有不少学者希望我讲讲《楞严经》,现在我们就来讲讲《楞严经》。

以往解读经典都是逐字逐句的解读,但是楞严经比较长,并且很多字都是违规的,审核比较严,所以这里就不逐字逐句解了。

首先第一节是交代法会由来。有位波斯匿王,因为其父的讳日,而设斋筵礼诸佛,请求得到他们的护佑。

如来就让文殊菩萨带领各位菩萨和阿罗汉去赴斋主们的筵请。只有如来的弟子阿难,先已接受别处的侍奉,远游未归。

阿难在回归的途中,一名叫摩登伽的女子色诱阿难,将阿难捉按到了淫床之上,并施予淫行,即将毁坏阿难的持戒之体。

然后如来命文殊菩萨持此咒去护卫阿难,接着阿难和摩登伽女都被带到了如来这里。阿难见到如来,悲泣起来。

他悔恨自已,久远以来一向以“多闻”而称名于世,然而并未成就圆满的道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难从学佛以来,一向是以多闻为学,并非智分,故不肯依之造修,所以未全道力,才导致现在被迷。

而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所以让文殊菩萨去解救阿难,就是体现了以般若智慧,打破多闻多见的毛病。

于是阿难便知道了多闻无用,并且自知自己爱习深厚,非大法不足以断之。所以就在这里请教佛陀,“妙奢摩他、三摩、禅那”的最初下手工夫。

而我们现在很多人也是以多闻多见为学,就是不肯切实用功,到头来不过一场空。

阿难请问佛陀的这三种功夫,其实我们在《圆觉经》里有提到过,即一心三观之谓,分别对应“空观、假观、中观”,这里先不做详细讲解。

因为佛陀在这里并没有回答阿难的问题,而是先揪出阿难的病根,不先找到病根,又怎么能开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佛陀问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其实这就是在问阿难,当初你在我的法中,看到了什么好的相,于是让你开始发心学佛,然后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阿难回答说:「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这里阿难说,他是因为见到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于是才心生爱渴之心,所以才从佛修行。

从这里一眼就能看到阿难的病根了,以见色相而生爱慕者,正是妄想之心也!故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所以憨山大师说:“此阿难见佛但爱色相而未见法身,用妄想心以爱舍爱,岂真出家耶?”

这就是阿难的病根,这个病根不除,见色依然还是会着相,于是就有了开头阿难被色诱的情况。

所以憨山大师又说:“此其爱习种子潜发现行,既爱如来,安得不爱摩登耶?此乃因地发心不真,果招纡曲,所以今日遭此淫室之难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你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然后开始追求它,心生爱慕,这个追求之心依然是妄心,这是住了佛的相,住了那三十二相。

既然佛相很美好,如来三十二相非常好,难道我追求成佛错了吗?在前期起修时,住个佛的相也未尝不可,这样才能起心去修佛。

但是一旦功夫纯熟,就要放下这个心,追求成佛的心也是执着心,一样要抛弃,不然就会落入法执里头。

所以真正的修,是无修而修,修而无修,不是为了成佛而修,所以大德说:“佛之一字,吾不喜闻。”

所以达摩祖师说:“道本圆成,不用修证。”所以禅宗的核心宗旨就是,无修无证无得,你原本就是,不是造修才得的。

因为阿难有舍妄求真的毛病,认为有个佛可得,所以这里佛陀并没直接告诉他如何修证,而是先指出他问题的根源。

佛性原本就是一物不立的,什么都没有,妙性本空。当你认为有个佛可得时,认为有三十二相可得时,便已经住相了,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本体了。

所以没有一个真可求,所以永嘉大师说:“不除妄想,不求真。”

所以没有佛可修,没有涅槃可证,没有菩提可得。而无修才是真修,无证才是真证,无得才是真得。

那么现在就明白《楞严经》开篇,以阿难示堕淫室的背后,讲的是什么意思了。

这个妄想追求之心不只是阿难独有,很多人都有,看到佛相多好啊,能得解脱,于是心生爱渴,所以开篇就先打破你的这种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看这里佛陀是怎么回答阿难的。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因为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不停的轮转,生死相续,都是因为不知道常住真心。而是用各种妄想心,而这个妄想心不是真心,所以有轮转。

这个妄想心就是上面说的,阿难认为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从而起心修佛,这就是妄想心,用这个妄想心去修佛,不能成功,最终必落生死轮转。

既然如此,那要如何才能求得无上菩提?佛陀接着又说:「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

也就是只有直心方能证得这个无上菩提,而不爱渴的妄心,关于直心,下次再细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