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出身农民家庭又亲事农活的毛主席,自小就对劳苦大众有着深厚且朴实的情感,在他心里,人民群众永远是第一位的。

1952年,毛主席来到河南开封工作,在河南开封,毛主席遇到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老大爷送给毛主席一样东西,这也让毛主席感慨万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老大爷与面条

1952年10月底的一天中午,刘洪声正在午睡,连续不断的电话声吵醒了他,刚拿起电话,听筒里就传来对方焦急的声音:“小鬼,你到底干什么去了!怎么连电话也不接了?快!快请张玺同志接电话,我有重要的事情找他。”

刘洪声从对方的口气里听出焦急,也听出了责备,再加上这通电话是由河南省公安厅厅长宋烈同志打来的,他真的一点也不敢怠慢,他赶忙叫醒张玺同志。

张玺拿起耳机,刘洪声只是听到嗯、好的回答,宋烈在电话那头跟张玺说了什么,刘洪声是听不到的。

但是从张玺的面部表情来看,宋烈跟他说的显然是一件好事儿,不然张玺也不会面带笑容。

几分钟后,张玺放下耳机,扭头对刘洪声说:“马上请省委常委到这里开会,就说有重要的事情商量,要快!”

接到指令后,刘洪声立刻去办,没过了一会儿,要请的人全部都到齐了,这次的会议从下午2点一直进行到晚上,除了剩下张玺、吴芝圃、陈再道等人还在会议室之外,其他人都面带笑容,步履匆匆地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的高涨情绪感染到了刘洪声。

“有啥大喜事啊!大家怎么都匆匆地来,然后又满面笑容离开了呢?”刘洪声不解。

就在这时,刘洪声看到张玺和裴孟飞窃窃私语,随后几个人便一同点起头来,看着大家的模样,刘洪声越来越好奇了。

碰巧的是,裴孟飞看到了刘洪声,他告诉刘洪声:“小刘,毛主席要来了!你快去行政处借上20000元来(系指未改革前的旧币),就说我们要急用!”

得知毛主席要来,刘洪声高兴地一下就跳了起来,连忙说:“我知道了!我立刻去办!”

随后,刘洪声便跟着张玺等人坐上前往开封火车站的汽车。

汽车抵达兰封车站,郑州铁路局调运处处长前来接见他们:“火车刚从徐州站出发,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抵达,我们先休息会儿,吃点东西吧。”

在处长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一家售卖肉夹馍的餐厅。

晚上9点,兰封火车站灯火通明,似乎做好了欢迎客人到来的准备,刘洪声和张玺等人迈着急促的步子在站台上走来走去,那个他们期盼的那个身影究竟在哪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过了几分钟,一列火车鸣着长笛开了过去,紧接着,第二列火车徐徐驶来停在了蓝封车站,毛主席等人终于到了。

毛主席来河南是为了处理工作,稍作休息后,第二天便展开工作,毛主席说:“河南这几年的工作确实做的不错,下面主要谈谈黄河治理的事情,这件事情办不好,我真的睡不好觉!”

为了能让毛主席更直观地观察到黄河,刘洪声带着毛主席乘车来到坝头,他们一行人亲眼看着毛主席登上大堤,一个个激动地落了泪,这是毛主席第一次视察黄河。

看着滚滚黄河,毛主席突然想起那些因战争而失去安稳生活的黄泛区人民,于是便问:“黄泛区人民怎么样?他们还好吗?”

“很好,今年麦收我到那里看了一下,因战争逃走的家人们也都回来了,他们把家园重新建了起来,这里的发展越来越好了……”

听到张玺的汇报后,毛主席笑着点点头:“那就很好,为了群众,你们要加把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视察黄河之外,毛主席还去了柳园口,他要看看开封正北这段“悬河”。

毛主席沿着大堤一条小路往下走,在路上,毛主席遇到一位穿着麻布衣,头发花白,手里拿着一些面条。

老人家迎面而来,突然看到了毛主席,他瞬间就愣在了原地,老人家颤抖着声音对毛主席说:“您是主席吗?是主席吧!”

毛主席面带微笑朝着老大爷点头。

朴实的老大爷把手里的面条送给了毛主席,但没想到,老大爷的面条还没送出去,就被毛主席的警卫员给阻止了,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毛主席的安全,另一方面,身为国家主席,他不会允许自己拿人民群众一分一毫。

警卫员的阻拦动作让老大爷倍感委屈,突然嚎啕大哭起来:“这是我亲自买回来的面条!”

见状,毛主席立刻让警卫员双手接下老大爷送上的面条,见毛主席收了,老大爷情绪才缓和下来,他对毛主席说:“我知道,是您领导我们穷人翻了身!别说是面条了,就是掏出心来,我们也是愿意的!”

老大爷说这话时眼里蓄满了眼泪,嘴唇也一直在颤抖着。

告别时,毛主席叮嘱老大爷要注意身体,说罢便离开了。

毛主席离开后,老大爷突然瘫坐在了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清醒过来,然后拔腿朝着村里面跑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天,柳园口的人很多,毛主席看完黄河后便同一些修船渡船的百姓聊了起来,不出意外的是,大家全部都认出了毛主席。

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高低起伏的喊叫声从远处传来,大家嘴里喊的是“毛主席万岁!”

口号越喊越响,聚集来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把毛主席紧紧围在中间,面对大家的热情,毛主席也拿着手里的帽子不断朝着人群挥舞着,眼前的场景震撼又感动,真正体现了什么是军民一家亲。

毛主席真正将群众放在心里,他曾经说过:“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要真心真意地为群众们考虑、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问题。”

毛主席来河南视察黄河,便是为当地群众谋利的体现。

在毛主席心里,人民群众必然是首位,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老乡不回来,我也不走

当年,胡宗南部刘戡率4个半旅沿着延河北进,先头部队追踪到达距离毛主席所率领的中央机关驻地靖边县王家湾隔了几个山头的地方,面对险峻的战情,中央机关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向西北方向的转移。

部队转移前,毛主席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居住在王家湾的乡亲们。主席立刻派人找来这个村子的村长,请他们组织乡亲们一起跟着大部队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个时候,村里面的老人家们正赶着牛羊,带着儿女朝着东山走去,那边正是敌人前来的方向,没办法,村长只好把这件事情汇报给毛主席。

得知此事后,毛主席命令担任安保任务的三支队:“你们要惜一切代价,把老乡全部追回来,如果老乡不回来,我也不走了!”

一旁的警卫员听到毛主席的话后,悄悄问了一句:“这次的转移任务重大,如果带上老乡们,不是暴露了我们行军的目标吗?”

毛主席一听,“啪”一下就站了起来,他对着警卫员严肃说道:“我们的部队早就和乡亲们成为一体了,在这样危险的时刻,如果我们不保护老乡,还有谁来保护他们!如果我们不保护群众,我们还是共产党吗!”

正是因为有了毛主席的坚持,这个村子的乡民们才有了活路。

不管是视察黄河,还是接过老大爷送来的面条,亦或者带领支队指挥乡亲撤退,都可以看出装在毛主席心里的,永远是人民群众, 毛主席为何这般伟大,为何能做到民心所向?人民群众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