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学校现在有62个班级,3000多名学生,校园硬件设施全省一流,拥有全省最高标准的体育馆、一流的理化生实验室,你看这边的教学楼叫行知楼、行美楼,都是以‘行’命名的……”9月30日下午,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退休老师杜锦华重返学校,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锦华来到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看变化。

“我退休的时候,新校还没建起来,没想到学校变化这么大。和当年我教学的时候的教学条件,真是天壤之别,现在的孩子真是很幸福。”在一片朗朗的读书声中,杜锦华感慨万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陪同杜锦华看学校变化。

杜锦华1949年10月10日出生于淄博市临淄区,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她见证了新中国基层教育的发展和变化。1954年,她随父母搬家到张店,中学在淄博五中上学。“当年学校开设了俄语班和英语班,正巧我被分到了英语班里。为了学好英语,我就通过收音机里的广播,听电台里播放英语新闻。”杜锦华说,这段学习经历也为她以后当上英语老师奠定了基础。

1968年毕业后,杜锦华响应国家号召来到中埠小学,成为一名小学老师。“现在的老师都是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当时中学毕业就可以教小学生。”杜锦华回忆说,学校是用几间平房改造的,学校缺少老师,整个中埠小学一共十几个老师,教室是又黑又矮的土坯房,课桌用土坯和木板垒成,学生自带板凳;文具开始是石板石笔,后来才用铅笔和本子;小院子是操场;她兼任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的老师。“当时的学生入学率还是不高,很多孩子多的家庭都没有条件上学,大的孩子要带小的孩子,不像现在孩子们都能百分百上学。”杜锦华说,当年学生们不仅要上学,还要劳动,等春耕、秋收的时候,老师们带着孩子下田地劳动。

1976年,杜锦华回到城里,来到化纤厂小学教学。“当时的教室非常昏暗,即使是白天,屋子里也不明亮,不像现在教室里灯光亮堂。现在学校教室里都安上了空调,那时候的小学,连电风扇都没有。”杜锦华说,她肩负着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的教学,一天下来都很少离开教室。1981-1982年,杜锦华先后来到临淄师范学校和淄博师专进修英语,回到学校后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后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化纤厂等几个厂办学校合并成为高新区实验中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课堂。

“当年我们这代人教学是粉笔囊括了一切,如今则是多媒课件整齐美观,网络资源内容丰富。学校教室里配有智慧黑板、护眼灯、空调,桌椅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调节高度。还有木工坊、陶艺室等多功能教室,体育馆、食堂、运动场等一应俱全。现在的条件比我教学那时,好过了百倍千倍,现在的孩子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杜锦华说,当年学生们学英语只能跟着录音机模仿,有时候老师还要自己做教具和幻灯片。现在学校配有多媒体系统,通过电子白板授课,老师轻松了许多,再也不用吃“粉笔灰”了。当年许多孩子因为家庭原因上不了学而遗憾终生,现在贫困家庭学生还能申请补助。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与共和国一同成长,我非常幸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杜锦华满含深情,由衷地祝愿。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潘赞名 通讯员 边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