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越发内卷的当下,许多人的内心都充斥着焦虑和迷茫。

现实的重负就像枷锁,让人束缚其间,难以挣脱。

想要从生活的泥潭中找到出口,就要学会向内安顿自己。

阅读经典,便是一种汲取精神力量的方式。

《红楼梦》的“写实”,会让你发现,人性与世情,其实亘古不变。

读一读这部被鲁迅先生评为“如实描写,并无讳饰”的传世之作,或许就会明白:

你所经历过的困境,他人也曾踏足;你所感受到的悲欢,他人亦能相通。

借由《红楼梦》的智慧,我们将抵达一种更加自在从容的生活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楼开篇,写的是江南乡宦甄士隐的故事。

甄士隐为一乡望族,禀性恬淡,只爱观花修竹、酌酒吟诗,对功名无所求。

其妻封氏温婉贤淑,二人感情甚笃。

甄士隐膝下无子,只得一女,却无重男轻女之心,对女儿爱如珍宝。

一家人生活美满,其乐融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性情恬淡,与世无争,却有助人之心、成人之美。

与穷儒贾雨村萍水相逢,因欣赏其才学,便起了周济之意。

又怕贸然相助伤了读书人的面子,待贾雨村主动说起自己的困境,他才赶忙拿出早已备好50两银子和两套冬衣,助其科考。

如果说,银钱对于身处富贵的甄士隐还不足为道,那两套冬衣,则是其悲悯恻隐之心的真切体现。

毕竟,除了母亲,天底下还有谁会为自己添置御寒衣物?

甄士隐之于贾雨村,实有再造之恩。

可纵是如此豁达仁厚、秉性善良的“世外之人”,命运也没有饶过他。

先是女儿被拐,深受重击;继而房屋被烧,痛失家园;而后遭岳丈哄骗,财产尽失。

人到暮年,却步入凄风苦雨、贫病交攻的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陷入困顿之际,贾雨村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

甄士隐被拐的女儿英莲被卖两次,闹出人命案,贾雨村正是负责判案的主审。

然而对昔日恩人的女儿,贾雨村却并未伸出援手。

为了平步青云,他向“四大家族”投诚,不惜徇情枉法,胡乱断案,让英莲失去了与父母相认的唯一机会。

最后甄士隐看破红尘,随破足道人出了家,甄夫人则在思夫念女中了却余生。

人在落魄时,连自己施过恩的人都难以指望,遑论他人。

想起《聊斋志异》中有一则故事,名为《宫梦弼》:

富人柳芳华慷慨好客,常常急人所急,爱为朋友纾困解难。

待家中财产被挥霍殆尽,柳芳华也一病而死,妻儿难以度日。

儿子去向受过父亲恩惠的朋友寻求援济,却吃遍闭门羹,无一人待见。

人心凉薄,自古皆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身处高位时,所见到的都是浮华的表象;

当你身陷低谷时,才有机会看到世间真相。”

风光时的觥筹交错、推杯至盏,未必是真心的相待;

而落魄时的冷眼旁观、避之不及,才是现实的写照。

趋炎附势、拜高踩低本就是世间常态、人之本性。

身处困境时,与其向外求索,不如安顿内心,默然蓄势。

一个人最大的清醒,是看清人心,平和面对人情冷暖;理解人性,坦然接受世态炎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楼一书,可谓繁华尽显、热闹纷呈。

钟鸣鼎食的贵族日常,被曹公的如椽大笔描摹得如见眼前。

赴宴听戏,联诗赏花,雪中观梅,围炉烤肉……

贵族公子、侯门千金人上之人的生活,令人艳羡。

然而,光鲜背后,每个人的孤独与无奈都难以言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玉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内心却常常被“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感知充斥,孤独感挥之不去。

他厌恶仕途经济,不屑功名利禄,与世俗观念格格不入,因而不被常人理解。

他与黛玉互为知音,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却不能自主,后来纵然与宝钗举案齐眉,终究却对黛玉意难平。

黛玉才华横溢、聪慧敏锐,内心的细腻与哀愁却鲜有人懂。

她寄人篱下,富丽府邸对她只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严酷处所。

对身世自怜自伤,对爱情患得患失,她的孤独难以排遣。

贾母身处贾府权力中心,享尽荣华富贵,一生尊荣无数,但其内心深处也有着无人可诉的孤寂。

早年丧夫之痛,暮年家族衰落,儿孙辈的纷争与疏离,都让她心下戚然、怅惘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熙凤手握大权,唯我独尊,看似风光无限,内心却也充满苦楚。

在家务漩涡里,她孤立无援,找不到支持自己的人;

在婚姻关系中,她与丈夫贾琏矛盾频发,貌合神离。

表面呼风唤雨,实则时刻担心地位不保,高处不胜寒的处境使得她的孤独感日渐深重。

宝钗的孤独,是曲高和寡的寂寥;探春的孤独,是壮志难酬的落寞;李纨的孤独,是心如枯井的荒芜……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红楼一梦,万境归空。

孤独感,或许是曹公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

繁华背后,是无尽落寞;满腹心事,又能向谁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达官贵胄,还是升斗小民,面对孤独,是每个人的终极课题。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孤独感亦是如影随形,避无可避。

身处人群里,被喧嚣和热闹包围,但无法融入其间,只能独自向隅;

面对抉择时,内心充满迷惘,然无人可依,找不到可以指引自己的人;

步入窘境时,满心焦灼却束手无策,除了默默承受,别无他途……

孤独,是人生的宿命。

生而为人,谁都无法摆脱孤独,与其排斥抵御,不如悦然接纳。

当你习惯了与孤独共舞,就会明白,能够相伴一生的,不是任何外物,而是内心的宁静与安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现在的说法,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

那《红楼梦》中的香菱,便是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她出身书香门第,父母皆是贤达之人,自小被视为掌上明珠。

若按正常的人生轨迹,她本可一生无忧、岁月静好。

然而,命运却对她伸出了狠恶的獠爪。

4岁被拐卖,从此挨打受骂,吃尽苦头;

12岁被贩卖,无奈为奴为妾,伺候他人。

从千金小姐沦为卑贱妾室,香菱之苦,在红楼诸钗中尤甚。

命运如此多舛,若换做旁人,早已郁郁寡欢,惨淡度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菱却未见愁态。

被“呆霸王”薛蟠抢夺进京的路上,当船停靠岸边,她看见岸上有几棵树,远处的人家在做晚饭,碧青色的烟连云直上。

彼时的她,前途未卜,前路苍茫,却未曾流露出对于自身处境的担忧。

那时的她,也还未读过“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诗句,却已能用一颗诗人的心去感知世界。

天然的诗心和对诗词的热爱,让香菱屏蔽过往,抵御残酷,在淤泥中向阳而生。

进入大观园后,她拜黛玉为师,孜孜不倦地学起了作诗。

自此身心投入,如痴如醉,在诗词的世界里安放心灵、寻求慰藉。

为了写诗,她废寝忘食,终日在池边树下、山石径旁苦苦思索,乃至睡梦之中也念念不忘。

有心人,天不负。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终于在梦里得了绝佳的八句,受到众人称赞,为自己赢得了大观园诗社的入场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说:

一个懂得在生活中找到心流的人,即使在全然绝望的情形下,也仍然找得到乐趣。

香菱学诗,正是进入了“心流”状态,屏蔽外在,全情投入,幸福的洪流也随之奔涌而来。

对人生的错位和不堪的过往,她没有耿耿于怀、念兹在兹,而是找到了自我救赎的路径,尽管她最终的结局依旧不够圆满,但已然让诗词成为照亮生命的光。

学会自我救赎,是人生最重要的课题。

它不仅仅是对苦难的超越,更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和实现。

人这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遭遇风雨侵袭时,应如罗翔老师所说:

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这世间水火。

找到自救的路,才能逃离困顿,逃出生天。

在人生的长河中,学会自我救赎,才能驶向光明的彼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楼一梦,亦是南柯一梦。

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转眼便成衰草枯杨,沦为荒芜;

多少才子佳人、风流人物,终成一抔黄土,归于尘埃。

人生的繁盛或困顿,都如过眼云烟,难以长久。

命运的起兴与寥落,都在循环往复,如是而已。

生命历经高光,终会走向暗淡;人生熙熙攘攘,终将茕茕独立。

倘若你正处于困顿之中,不妨以平和之心看待生活的波澜,以豁达之态面对命运的起伏。

跨过世间的沟壑,自会迎来坦途;走过难熬的心路,便可抵达安宁。

点个“在看”,与诸君共勉。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苏轼

作者 | 文娟

主播 | 佳音,十点读书签约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