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7月的一个凌晨,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突然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紧急电话。
打电话的是他的科学顾问普雷斯博士,此时,普雷斯正在中国,和副总理邓小平进行会晤。邓小平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派5000名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
卡特听后并没有丝毫迟疑,微笑着回应:“你告诉邓小平,他可以派10万。”
为什么邓小平会选择在那个时候提出派遣大规模留学生的计划?这个计划进行得如何?
1978年,中国刚结束文革,国家发展急需新的方向。邓小平当时担任副总理,深知现代化离不开科技和教育,科技的进步则离不开与世界的接触。
他认为,必须加大留学生派遣力度,让中国的年轻人走出去,吸收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知识,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6月,邓小平听取了清华大学校长的汇报,在听到关于留学生派遣问题时,邓小平直言不讳地表示:“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
尽管邓小平决心坚定,但在当时的中国,这一计划遇到过很大阻力。当时,国内的教育体系仍处于重建阶段,高校面临师资短缺、学科空白等问题。
一些人认为,国内的大学都在恢复整顿,派出如此多的学生出国学习风险太大。还有人担心,部分留学生出国后会滞留不归,那将是一大损失。
面对这些质疑,邓小平冷静地回应:“你先把人派出去,不要怕跑。跑10%、20%,还有80%。”
邓公相信,大部分留学生会选择归国报效祖国,即便有一部分人不归,也不足以影响整体的战略布局。
邓小平的远见,使得留学政策得以顺利推进。
中方最初计划的是派出500人,没想到,邓小平的决心要大得多,沟通时直接问可否派出5000人。
当普雷斯博士将这一请求转达给卡特时,卡特也很大胆,直接回复“10万也可以”。
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宣布,两国即将正式建交。当月的26日,首批52名中国留学生就踏上了赴美的旅程。
当时,中美之间还没有开通直接抵达的航班,学子们想去美国,还需要在巴黎转机。旅途虽然漫长,但无法抑制学子们内心的激动。
抵达美国后,这些留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两个国家的差距。
留学生柳百成回忆道,他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间,第一次接触到了计算机技术。
这种技术对他而言非常陌生,但在美国小学三年级学生家中,计算机就已经开始普及。这种科技差距深深触动了他,也激发了他推动祖国科技进步的决心。
柳百成学成后,毅然选择回国,他在计算机模拟仿真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传统铸造行业。
首批的52名留美学生,绝大多数都按时归国,他们不忘初心,成为中国科技、教育、工业等多个领域的中坚力量。
后来,中美之间的留学交流逐步深化,留学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到21世纪初,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走出国门,遍布全球各地的高等学府。
卡特回忆道:“我和邓小平之间的关系非常好,尤其是关于留学生问题的讨论,成为了我们友谊的象征之一。”
事实证明,邓小平的决定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对中美两国的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邓小平的留学生政策,体现了这位领袖对全球化趋势的敏锐洞察。正是通过这项政策,中国得以在短时间内吸收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与理念,为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