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
前言
1950年11月,周总理接到一份电报: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
看着此时全部心思都集中到战役指挥上的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稍作沉思后决定,暂时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毛主席。否则,将会对主席造成重大打击,严重影响他的身体健康与工作。
一个多月后,随着美军在第三次战役中全线撤退,周恩来总理终于将电报报送毛主席。
当毛主席看到这封内容简短的电报时,他没有像其他人预想的那样伤心流泪,而是压着情绪,埋头看了几分钟的电报,摆摆手平静的说:“战争嘛,总有伤亡。”但他的脸色却异常难看。
此时,毛主席的脑海里又浮现出,毛岸英上战场前,问他的那个问题:“做毛泽东的儿子,我合格吗?”想到这里,毛主席内心一阵剧痛。
他多么想当面告诉毛岸英:“当然合格,你是我的骄傲!”但这句话,他却再也无法当面告诉儿子。
毛岸英和毛主席
努力做毛泽东合格的儿子
8岁与母亲杨开慧一起进监狱,9岁亲眼看着母亲被枪杀,一度流浪街头忍饥挨饿,被老板打、被特务打,毛岸英有过一段凄惨的童年经历。
直到14岁,他才被组织找到。此时的他,身上的衣服早已破烂不堪,身材极其瘦弱。在组织的安排下,他被送往莫斯科读书。
因为见识过敌人的残忍,感受过母亲伟大的革命精神,毛岸英自小就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志向。再加上父亲毛泽东的影响,毛岸英更加坚定这一想法,并付诸实际行动,朝着“做毛泽东合格的儿子!”这一目标不断前进。
在苏联期间,毛岸英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父亲送给他的哲学著作,并详细写下读书心得。
看到信件,毛主席非常高兴儿子有远大志向,但他也建议毛岸英:“年轻的时候,应该多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政治虽然也要谈,但当前还是应该以自然科学为主,切不可本末倒置。”
杨开慧与毛岸英、毛岸青
毛岸英听从父亲的话好好学习,英文、俄文、法文、德文的成绩都很好。再加上性格直爽,他深受周围人喜欢,拥有极强的号召力。
后来,随着苏联反法西斯战局愈发紧张,毛岸英决心学习军事知识,为上前线作战做准备。他找到苏联红军政治部副主任,告知对方自己的想法,对方非常支持。很快,毛岸英如愿进入伊万诺军事学校学习。
苏德战争后期,毛岸英终于实现了上前线作战的愿望,担任了一个坦克连的指导员,这让他对战场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毛主席带病前往机场迎接儿子。也是从这一刻起,他深刻认识到,因为是毛泽东的儿子,所以他更要以身作则,不能搞特殊,要比别人做得更好。而此时的他,似乎还没有成为父亲认可的合格的儿子。
毛岸英(中)在莫斯科
父子重逢第一天,毛岸英穿着一身帅气的苏联军装,人显得很精神、很干练。毛主席却稍显不悦,让毛岸英立即脱下洋装,换上布衣。毛岸英听话照做。
回国前几天,毛岸英一直跟毛主席住在一起,跟父亲一起吃小灶。不久,他被毛主席要求搬到中央机关去住。
一次,毛岸英从机关回来后,毛主席问他:“你吃的什么灶?”听到毛岸英回答中灶后,毛主席生气地批评他:“你有什么资格吃中灶?你就应该和战士们一起吃大灶!”
自此以后,毛岸英一直与战士们一起吃大灶。他也开始更加努力,想要得到父亲的认可。
也是在这一年,毛岸英第一次,与刚被从监狱中营救出来的刘思齐相遇。
毛主席与毛岸英聊天
一天,16岁的刘思齐带着李讷从毛主席家里出来,下山的路上碰上了毛岸英。看着眼前这个颇显潇洒的年轻人,刘思齐觉得他和其他干部没什么大区别,都很朴素,唯一的不同就是,他很年轻。
匆匆打过照面后,两人就此分开,直到两年后再次相遇。1948年3月,毛岸英来到西柏坡担任中央宣传部编辑助理,恰好刘思齐也来这里看望母亲张文秋。
此时的刘思齐,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姑娘,梳着两条麻花辫,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很是引人注目,当然也吸引了毛岸英的注意。
当时,刘思齐与李讷住在一个房间,毛岸英晚上过来找她们聊天。听着毛岸英激情澎湃的说着马列主义,刘思齐只觉睡意来袭,昏昏欲睡。不久,李讷也说自己困了,但毛岸英却没有要走的意思。最后实在是太晚了,毛岸英才依依不舍地与刘思齐告别。
毛岸英与刘思齐
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两个年轻人随着越来越多的接触,互生好感。刘思齐假期结束回到山西继续读书期间,两人一直保持书信来往。
得知毛岸英与刘思齐相爱,毛主席非常高兴。刘思齐是他战友的女儿,她的父亲也因革命牺牲,有着与毛岸英非常相似的童年经历,是个很不错的姑娘。
但是,当毛岸英找毛主席要求尽快结婚时,毛主席却没同意。
原来,刘思齐还有两个月才满18岁。而当时的规定是,男女结婚,女方必须年满18周岁,男方年满20周岁。显然,刘思齐还不符合条件。
被拒绝后,毛岸英略微不高兴闹情绪,毛主席严肃的对他说:“谁让你是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再次意识到,自己不但没有以身作则,还差点破坏规定,实在是不应该。两人婚事因此被推迟。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毛岸英在毛泽东的影响下,越来越理解父亲,越来越坚理解共产主义事业的意义,也越来越接近成为父亲心里合格的儿子。
毛主席与毛岸英、刘思齐、李讷
从1949年10月份他写给向三立的一封信来看,他的觉悟已经非常高了,这也不难理解,他后来为什么会主动要求去朝鲜战场了。信件具体内容如下:
舅父“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位置”一事,我非常替他惭愧。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的了,而尤以为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之外,正是由于此:皇亲国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民已经获得根本的胜利。而对于这一层,舅父恐怕还没有觉悟。望他能慢慢觉悟。否则很难在新的中国工作下去。翻身是广大群众的翻身,而不是几个特殊人物的翻身,生活问题要整个解决,而不可个别解决。大众的利益应该首先顾及,放在第一位。个人主意是不成的。
毛主席忍痛“骗”刘思齐
朝鲜战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缨前往朝鲜。离开前,他问毛主席:“父亲,做毛泽东的儿子,我合格吗?”毛主席笑笑告诉他:“等你回来,我再告诉你答案!”没成想,毛岸英再也没机会听到父亲对自己的肯定。
做出这个决定,毛岸英其实也很纠结。当时,他与刘思齐刚结婚一年。临行前,刘思齐正在生病住院。他很清楚,自己这一去,很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以后可能再也无法继续照顾刘思齐了。
但为了不让妻子担心,毛岸英进入病房前努力调整好心情,故作轻松地跟刘思齐说:“我要去出差,明天就出发,可能,很久才会回来。期间你可能收不到我的信,但是别着急,现在交通不方便嘛,很正常,别担心啊。”
刘思齐以为是普通的出差,就没多问。但其实毛岸英很想告诉她,自己要去的地方是炮火连天的朝鲜,要到前线作战。每次话到嘴边,他都强忍着咽了下去。
毛岸英旧照
中间实在忍不住了,他问刘思齐:“你知道朝鲜吗?”刘思齐说:“知道啊,那里不是在打仗吗?”毛岸英赶紧转移话题。
因此,刘思齐一直没想到,毛岸英所说的出差,就是去朝鲜。多年后知道真相的刘思齐一直无法释怀,不断埋怨自己太蠢了,愧对于毛岸英。
做完最后的告别,毛岸英起身准备离开,刘思齐从病床上下来送他,两人一直走到医院门口,毛岸英按下不舍情绪,对刘思齐说:“别再送了。”
随后,他给刘思齐深深地鞠了一躬,腰弯得特别低。可能是觉得对不住刘思齐,这个鞠躬是在道别,也是表达对刘思齐的抱歉吧。
到达朝鲜后,毛岸英一有时间就想念刘思齐。当时国内来人不少,志愿军那边与国内的电报也很多。只要毛岸英愿意,带一个消息还是很容易的。
但他在朝期间,却只给刘思齐写了一封信,而且没有告诉她任何消息。由于没有邮戳,刘思齐也看不出来信是从哪里来的。
通知毛岸英牺牲的电报
1950年11月25日,美军新一轮轰炸再次袭来,担任俄语翻译的毛岸英,此时正在埋头整理电报。看到美军B-29轰炸机飞来时,警卫人员及时将毛岸英拉到防空洞。
敌机空袭后刚刚飞走,毛岸英就急切的回到作战室,继续处理电报。因为第二次战役马上就要发起,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他做。
让人没想到的是,已经离开的敌机再次返回,朝着志愿军总部倾斜汽油弹,地面瞬间火光冲天,毛岸英就这样被活活烧死,壮烈牺牲。
毛主席得知这一消息后,虽然心情异常悲痛,但他更害怕儿媳刘思齐经不起这样的打击。因此,毛主席对刘思齐封锁了这一消息。
两人见面时,刘思齐每次都要问,有没有毛岸英的来信,毛主席都是以儿子还活着的口吻,与刘思齐交谈。后来回忆起这些,刘思齐非常心疼毛主席。
刘思齐
她说:“当我对主席说东道西,谈论岸英时,心里在滴血的他,却还要哄着我。”可想而知,毛主席在隐瞒消息的那几年,内心承受了多大的痛苦。
一直以来,刘思齐都相信毛岸英是去出差了。直到不知情的摄影师侯波,给了她一张毛岸英穿着志愿军军装的照片,她这才意识到不对劲。
战争已经结束了,如果岸英真的去了朝鲜,也应该回来了,可他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消息呢?刘思齐终于忍不住了,她匆忙跑到毛主席的办公室,再次询问为什么岸英这么久不来信?
看着刘思齐,毛主席终于决定不再隐瞒。他平静地说:“岸英牺牲了。”
听到这里,刘思齐忽然大脑一片空白。很快,她情绪失控嚎啕大哭。一旁的周恩来赶忙安慰她。
处于巨大悲痛中的刘思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似乎听不到别人的说话声,只是一直哭。直到周恩来在她耳边悄悄说:“思齐,别再哭了,你爸爸的手已经冰凉了。”刘思齐这才缓过神来,努力停止哭泣,转而安慰毛主席。
刘思齐回忆与毛岸英的故事
其实,这样的场景,毛主席早就想到了。为了让刘思齐更好接受这个事实,他很早就开始做铺垫工作。
他像一位普通的慈爱父亲一样,曾经跟刘思齐促膝长谈四小时。挨个告诉刘思齐,自己家里已经牺牲的五个人的具体细节。他想让刘思齐意识到,干革命,就会有牺牲。可谓用心良苦。
毛主席苦劝刘思齐改嫁
虽然毛主席亲口承认了毛岸英已经牺牲,但刘思齐却始终不愿接受这个事实。毕竟,她连爱人的遗体都没有看到过。
因此,刘思齐在接下来几年中,一边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一边又在幻想,毛岸英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出现在她的面前。
由于毛岸英的牺牲对刘思齐打击太大,毛主席之后越发关心刘思齐,时常致信询问她的生活情况,安慰她要想开点。
在这期间,他对刘思齐的称呼也从“思齐儿”,到“女儿”,再到“娃”。显然是将刘思齐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疼爱。
同时,他还一直劝说刘思齐改嫁,毕竟毛岸英牺牲时,刘思齐才20岁,她的大好人生才刚刚开始。
毛主席、刘思齐、毛岸英合照
就在毛岸英牺牲的第八年,毛主席再一次劝刘思齐:“孩子,你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需要一个伴,等年纪大了没有伴很凄凉的。爸爸不忍心看你这样,岸英也不会想让你这样的。就让爸爸给你找个好对象吧。”
对此,刘思齐非常难受,因为在她心里,毛岸英还活着。如果让她现在重新找伴,就像是让一个恋爱中的人,与另一个人相亲,很别扭。
因此她回应毛主席说:“岸英离开那么多年,我却没有给他扫过一次募,没有尽到做妻子的责任,如果不去祭奠他,我是不会改嫁的。”
毛主席这才意识到,是啊,岸英去世这么多年,思齐还从来没有见过他,哪怕是他的墓碑。毛主席当即答应,同意刘思齐去朝鲜给毛岸英扫墓,但他有三个条件:
第一,此次行动不能花国家一分钱,所有费用都从毛主席的个人稿费中出。
第二,不能惊动朝鲜政府方面。
第三,此次行动中涉及到的所有活动,都不得见报。
1959年,刘思齐在妹妹邵华以及沈同的陪同下,来到毛岸英牺牲的地方——朝鲜。
毛岸英烈士墓
看到墓碑的那一刻,刘思齐仿佛看到了她深爱的人,瞬间哭倒在墓碑前,嘴里说着:“岸英,对不起,这么多年了才来看你,我来看你了……”
同时,她的手不断抚摸着爱人的墓碑。刘思齐那一声声痛哭,让陪同的人动容无比,站在她身后默默流下眼泪。
虽然刘思齐一行很低调,但烈士陵园的人还是从他们送来的花圈上,发现了刘思齐的到来。很快,朝鲜方面与中国驻朝大使馆联系,要求接待刘思齐,大使馆婉言拒绝。
从朝鲜回国途中,刘思齐突然病倒。下了火车后,她直接被送进医院。这一次,她不得不相信,毛岸英真的已经离她而去了。可能是一时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导致她几种急性病并发,在医院住了很久。
得知消息后,毛主席派卫士李银桥前往医院看望,并写信劝慰刘思齐,告诉她,这是心病,劝她想开点。
刘思齐为毛岸英扫墓
随着年龄增长,毛主席越发替刘思齐着急,多次劝她再找一个人。后来,有人向毛主席推荐了从苏联留学回来的杨茂之。毛主席非常满意,有意撮合,再次写信劝说刘思齐。
这一次,刘思齐终于接受了毛主席的好意。一方面,她也觉得生活需要继续,不能一直沉浸在往日的悲伤中。另一方面,刘思齐主要是想让毛主席放心。本就事务繁忙,每天还要惦记她的事情。如果她安定下来了,主席就能多点时间休息,不用操这么多心了。
1962年,刘思齐与杨茂之在主席的祝福下举行了婚礼。两人婚后生育四个孩子。其中长子名叫杨小英,取这个名字是为了怀念毛岸英。
1985年,刘思齐第二次来到朝鲜。本来她想去毛岸英当年牺牲的地方亲眼看一看,但考虑到当时是跟着政府代表团来的,提出这个要求不太合适,所以就一直没去。
2010年,刘思齐向朝鲜毛岸英墓碑献花
其实不光刘思齐,毛主席也想去看看儿子牺牲的地方,也想到儿子的墓碑前祭奠,但他没机会去。所以,当年刘思齐第一次从朝鲜回国后,毛主席非常详细的询问了朝鲜烈士陵园的细节。
从如何进的大门,到有多少个台阶、台阶前面有什么、平台上面有什么,甚至是毛岸英墓碑的具体位置,他都问了一遍,刘思齐还给他画了个图。当时毛主席就对刘思齐说:“你还应该去看看他牺牲的地方。”
毛主席如此详细的询问,不过是想借刘思齐的眼睛,看看儿子的墓碑,甚至想看看儿子牺牲的地方,跟儿子做个道别!
但这些,他从来没有说过。“干革命事业,总会有牺牲”,这句话看似是在安慰刘思齐,又何尝不是安慰他自己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