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长宁苏州河畔,以“护航号”绿皮火车站、三十七民众夜校旧址纪念馆和城市小品为代表的红色历史路线,还原昔日旧场景,再现当年的红色历史,讲述苏河沿岸的红色故事。今天,“宁宁”就带你一同去探寻苏河沿岸的红色文化印记~

01

第一站

“护航号”绿皮火车站

首站,“宁宁”来到了万航渡路凯旋路交叉口。一列徐徐前行的绿皮火车映入眼帘,铁道尽头的指示灯、锈迹斑斑的铁轨、一比一复刻的火车车头,还原了老上海西站的站台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6年12月4日,随着沪宁沪杭联络线的开通,长宁站投入使用(时称梵皇渡站), 这座具有欧式建筑风格的特色小站,于1935年改名为上海西站,也是民国时期修建的一个百年老站。作为沪杭线的必经之路,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们便是乘坐沪杭线火车,途经梵皇渡站,去往嘉兴南湖完成了一大议程。之后,这座车站更名为“长宁站”,最终在建设地铁3号线中山公园站时被拆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纪念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乘坐沪杭线火车到嘉兴南湖的历史大事,周家桥街道在原址上复刻了老上海西站的站台景象,图文并茂地向过路市民讲述护航站的前世今生。在半开放的火车厢内,居民们可以休闲、议事,范北居民区定期举办各类公益活动、便民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第二站

三十七民众夜校旧址纪念馆

从凯旋路拐上万航渡路,“宁宁”便来到了今天的第二站——三十七民众夜校旧址纪念馆。步入纪念馆,朴实的青砖纹路营造出了浓厚的历史年代感,陈列的煤油灯、收音机、打字机、珠算盘等老物件,还原了昔日夜校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6年初到1949年,中共上海地下党利用创办民众夜校的方法去吸引、宣传、教育广大郊区的农民和工人,积极慎重发展党员,团结更多民众与国民党反动统治作斗争。周家桥三十七民众夜校便是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创办的省吾中学与中共沪西区委新泾分区委合作开办的一所工人夜校,学员大多是来自周边新丰、丰田等纱厂的工人。一直到1949年5月,这里都是当时工人运动的指挥所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造后的周家桥三十七民众夜校旧址纪念馆还原了昔日夜校的场景,不仅展示了抗战胜利后,党组织为唤起民众觉悟,壮大革命力量,推翻当时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受到的压迫,从而创办三十七民众夜校的历史,还是为了纪念省吾中学民众夜校的陈仲信、周维民、唐林宝这三位烈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第三站

《陈仲信》雕塑

周家桥三十七民众夜校的创办和教学,曾得到省吾中学民众夜校师生的帮助,尤其是陈仲信烈士,更是牺牲在了“周家桥三十七民众夜校”门口的不远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在1949年5月25日的清晨,当时人民解放军已进入上海市区,陈仲信踏上自行车,匆匆去设在圣约翰大学的人民保安队长宁区指挥部开会。经过苏州河边时,突遭龟缩在对岸碉堡里的国民党残部冷枪射击,一颗子弹射中陈仲信的腰部,他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此时,距离上海解放,只有2天,陈仲信因此成为了上海解放前牺牲的最后一名中共地下党员。

04

第四站

《米市》雕塑

沿着苏州河畔一路向西,穿过虹桥河滨公园,便来到了古北路桥下的米市雕塑。

抗日战争爆发后,因为周家桥地处市区边缘,成为了贩米单帮的中转站。从中山路(今中山西路)到沪杭铁路间的白利南路集中了大量米店米摊,名噪一时的“周家桥米市”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工作,中共浙东区党委浦东地委在沪西白利南路周家桥(现长宁路与遵义路口,长宁路南侧、遵义路东侧)买了一间房作米店为掩护,招牌叫“华丰米店”。该建筑1980年后被拆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周家桥街道通过具有艺术感的城市小品,打造“时光重现”苏河路,点亮苏州河畔的记忆,让市民重温了工人夜校、周家桥米市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上海时期作出的重要贡献。

别走开~

“宁宁”设置了有奖竞答环节

请在评论区回复答案

“宁宁”将为抢先答题且答案全部正确

前8位回复赠予竞答礼品哦!

01

中共一大代表从上海到嘉兴乘坐的沪杭线,开通于哪一年?

A.1916年

B.1921年

02

三十七民众夜校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哪三位烈士?

A.陈仲信、周维民、唐林宝

B.陈仲信、万忆琴、唐林宝

03

中共浙东区党委浦东地委在周家桥米市开设的米店名字叫什么?

A.华胜米店

B.华丰米店

04

上海西站最初的名字是什么?

A.长宁站

B.梵皇渡站

05

三十七民众夜校的创办,得到了哪所学校的支持?

A.省吾中学

B.圣约翰大学(现华东政法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撰稿/摄影:朱文轩

编辑:程 前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