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凤,一开始她只是在火车上当一名服务员,以为自己的一生就是在火车上度过,从没想过自己会遇到毛主席,更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毛主席最后一任的贴身秘书,并且陪伴毛主席度过了他最后的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张玉凤和毛主席的缘分,还要从一张报名表说起

张玉凤,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市,从小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14岁辍学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去了铁路局提交了一份乘车员的报名表,没想到领导看她踏实可靠,就给他发了录取通知书,安排她做了一名列车服务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张玉凤还不知道,就是这份看起来很普通的工作,让自己的未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铁路局工作了两年后,因为张玉凤长得清秀做事也特别认真,在到单位有非常出色的表现,恰好此时毛主席的专列正好聘请乘务员,张玉凤就被当时的铁路局局长安排调去了毛主席专列的服务员,知道这个消息后,张玉凤简直高兴坏了,不过心里也有一丝丝的害怕,在主席身边能工作,这是多么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也害怕自己的工作做的主席不满意,让主席失望就不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天张玉凤在列车停靠站台的空隙休息,突然看到一个身材魁梧的人在月台散步,心想这不是主席吗?这时候汪东兴正好过来了,就把张玉凤带到毛主席面前

毛主席看到张玉凤以后和蔼地笑着问“你叫什么名字呀?

张玉凤当时特别激动,低着头紧张的回答”我叫张玉凤,听到他的名字后主席反反复复念了好几遍。

时间短暂,两人的对话就结束了,这次会面以后,张玉凤就被直接调入主席车厢内工作了,这份工作一做就是八年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0年张玉凤突然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他去一趟中南海,当时张玉凤一头雾水,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当时接待他的人是毛主席身边的护士长吴旭君,两人一见面对方就开门见山:“你愿不愿意当主席的秘书?组织的意思是让你呆在主席的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你愿不愿意?”

听到这一席话,张玉凤呆住了,脑子嗡嗡的,这个消息太过于震惊了,一时之间紧张的不知道说什么,她只知道不停地点头,张玉凤知道自己从来没有像此刻这么开心过。

这一年成为了张玉凤人生中最特殊的一年,也是他的人生转折点,这一年过后张玉凤正式成为主席的秘书,而且在主席最后的人生时光中一直陪伴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为毛主席的贴身秘书以后,张玉凤一直兢兢业业一门心思都在主席身上,全心全意的照顾主席的生活起居,无微不至,不仅主席身边的人满意张玉凤的工作,就连主席本人也是对张玉凤夸赞有加

到了毛主席的晚年时候,主席的生活变得繁忙起来,很多时候忙得就顾不上吃饭,身体也总是生病,医生的嘱咐主席也不放在心上,总是带病工作,有时候还要熬一整个通宵,张玉凤作为他的秘书看到他经常不吃饭心里就担心的不行,这样下去主席的身体肯定吃不消,所以经常催促毛主席一定要按时吃饭和休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玉凤做事特别细心和体贴,而且善于观察和发现,对于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毛主席其实都知道,所以慢慢地就开始信任张玉凤,甚至把自己保险柜的钥匙也交给了张玉凤保管,到了1974年10月,因为徐业夫去世,主席身边没有可以信任的人担任秘书这一职位,由于对张玉凤的信任,主席就安排张玉凤担任自己的机要秘书。

对于主席的这个决定,张玉凤有胆怯,自己虽然跟着主席工作了几年,但是毕竟自己出身不好,文化水平也不高,照顾主席的生活起居自己游刃有余,但是机要秘书这么重要的职位自己不一定能够胜任,于是他就去找主席,说自己无法担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听完以后笑着说:“其实做我的机要秘书其实不难,第一注意保密工作,第二一定要谦虚谨慎,第三要多学习多看报

主席的一番话让张玉凤对自己有了不少信心,而且张玉凤本身就是一个做事特别细心的人,所以在担任机要秘书的期间,主席安排给他的工作几乎没有一点错误和纰漏,毛主席对张玉凤也是称赞有加

自此以后,张玉凤便成为了毛主席最后一任秘书,据张玉凤回忆说,主席的晚年生活其实很孤独,战友们一个个相继离世,过年的时候自己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年夜饭都是自己一勺一勺亲自喂得。此后主席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这段日子也是只有张玉凤陪在主席身边,陪他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站在身旁的张玉凤看到医护人员不再抢救时,才猛然意识到这件事还是发生了,虽然也有想过但是还是没办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一时之间泣不成声,跪在地上悲痛欲绝,主席不仅是主席,更像是自己的亲人。

主席逝世后,张玉凤也不再是秘书的职位了,最后又回到了铁路局工作直到退休

张玉凤知道自己的人生轨迹变化都是因为主席对自己的照顾,因为有了主席,自己的身份也变得不一样了,所以在主席逝世后,每年的清明节和毛主席的忌日,她都会带着家人一起去看望主席的遗容

(参考资料:《晚年毛泽东》《毛泽东最后十年》《文史博览》《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