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戟 , 援、内与刺、胡呈十字垂直,援长锐厚重,中脊二道凸棱并联为血槽,刺较短,但前端扁圆刃,无尖锋。缚柲处长胡四穿,有阑,基部一圆穿,长方内。此器较罕见,出土地域仅限于北方草原文化边缘一线。除了勾啄,又增强了推拒作用,刺的功能不明显,为戟兵的早期形式之一。

戟,古书中也称“棘”,是将戈和矛结合在一起,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13世纪)。最初以青铜制造,战国末期才逐渐用铁代替青铜。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极为重要的兵器,它多用于战车上使用,最为盛行的时期是西汉魏晋。《三国志.吴志》:“吕布手使方天画戟......。”晋以后,戟逐渐的淘汰出战争的舞台,到了唐代,戟已被用为仪仗器物。

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戟出现于商代。由于戟比戈和矛更为先进,它很快成为将士们作战的格杀利器。西周时期出现了整体铸造的戟。春秋中期,用戟的史实在《左传》中亦多有记载,由于戟较戈和矛的杀伤效能为佳,故很快得到推广应用,到了战国时期,已基本上取代了戈的地位。战国末年,冶铁技术的发展催生了钢铁铸造的戟。那时,钢铁质地较坚韧,铸成的戟刺尖锐修长。戟的形体也有所改进,戟下侧垂直伸出的援,由宽钝变为窄尖;与援对应的内取消,只造较长的胡来缚柲。由此,戟由“十”字形进化为“卜”字形,故称“卜字铁戟”。西汉以后,戟的“援”由平直变为弧曲上翘,进一步增强了前刺的杀伤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戟(汉) 敦煌市阳关博物馆藏

“卜”字形,无铜冒。刺、枝相交夹角呈弧形刃。该处又有一小圆穿,用来夹缚固定柲柄。以下器柄扁平无刃,但内侧边上下共四对小细圆穿孔。

戟在当时是军队中的常备兵器。三国时期,戟的种类增多,有长戟、手戟、双戟等。手戟柄短体轻,可刺可掷,是性能优良的防身自卫兵器。长戟、双戟则柄长体重,杀伤威力大。到唐代,戟退出了军用兵器的行列,成为一种表示身份等级的礼兵器,叫“矟戟”。那时,矟戟是朝廷文武官员表示身份的仪仗物,门前列戟以示身份高低;皇帝派重臣巡视或统兵出征,赐“矟戟以代斧铖”,表示授于权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叉戟(汉—魏晋) 敦煌市阳关博物馆藏

戟身长大,刺如长剑起中脊,横枝如牛角,弯尖上翘。皆两面刃。枝基有一小穿,以下柄阑外侧开刃,内侧三对小穿孔眼,供固定捆缚柲杆。东汉时期,戟兵的刺、枝发生弯曲演变,此戟即是其例。此外又见于徐州、南阳的画像石和广东、广西出土实物。此戟横枝如叉的尖刺弯刃,可叉可戳,三国时期有所谓大戟长槊,大约如斯。

戟按式样和大小分为方天画戟、青龙戟、钩镰戟等长兵器,以及双戟、短戟等。戟都是由锋、援、胡、内、搪五个部分组成。《释名·释兵》:“戟有三锋两刃,内长四寸半,胡长六寸,其援长七寸半,三锋者,胡直中短,言正方也,刺者著截,直前如截者也。戟胡横贯之,胡中矩之外勾磐拆,与柄长一丈六尺。”《周礼.考工记》:“戟,广有半寸,内二之,胡四之,援五之。”戟用援之法有冲铲、回砍、横刺、下劈刺、斜勒等;用胡之法有横砍、截割等;用内之法有反别、平钩、钉壁、翻刺等;用锋之法有通击、挑击、直劈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戟(魏晋) 敦煌市阳关博物馆藏

“卜”字形,枝、刺长度相等,其间稍呈钝角弧刃,刺锋圭首形,体扁平,比横枝稍宽而厚重,枝以下略短,因锈蚀,胡、穿不明。

戟在古代不仅是军队中的主要兵器,而且常常作为武器的泛称,比如“持戟之士”,就像我们今天所指的“战士”一样,包括所有拿枪操炮的兵士。另外戟往往还以它的装备数量来象征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比如《战国策·赵策》中记载,毛遂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劝楚怀王联赵抗秦,他说:“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所谓“持戟百万”说明楚国当时有强大的军队,足以联合他国与秦国抗衡。春秋前期鲁隐公十一年(前712年),郑国在伐许前授兵时,即有子都拔棘逐颖考叔的事发生。鲁庄公四年(前690年),楚伐随,“授师子焉”,说明楚国已用戟装备军队了。

戟自问世以来深得兵家赏识,几经变迁,几番征尘,作为军队中的主要兵器,留下了血刃敌寇的战绩。然而在银盔铁甲面前,戟的杀伤力大为减弱,而枪、矛等刺兵器仍能大显身手,于是枪渐渐取代了戟。

来源 | 中华古兵备艺术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