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站在新时代的坐标点上回望,老百姓餐桌上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从吃不饱到吃饱、吃好,再到吃出健康、吃出品位、吃出文化,从填饱肚子到吃遍全球,记录着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的巨大成就,更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供应仍然紧张,“吃了吗”曾是人们见面说得最多的一句问候语。经济在发展,生活在改善,但在只能凭粮票、油票、肉票等才能购买食品的时代,逢年过节,供应点的购物长队是那个年代的一大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队买白糖(1986年摄,由叶盛高提供)

上世纪70年代,由于全国各地的酒楼饭店都属于国有公司,不仅大家没有在外吃饭的习惯,就算想吃,也找不到地方。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大地,餐饮市场逐渐发展壮大,“下馆子”一度成为时尚,谁家有喜庆事,都愿意在饭店摆上几桌,又省事又有面子。而如今城市里的各大高档酒店、特色饭店成了地方美食的代表,民宿、农家乐、私家厨房也成了人们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以前吃得“多”,现在吃得“少”;以前吃得“精”,现在吃得“粗”。鸡鸭鱼肉已不再是人们的必点菜,胡吃海喝的日子也已成为历史,从单一到丰富、从果腹到健康,绿色、低脂成为新的关键词,餐桌上的变化成为历史的符号。“小小一方餐桌上摆放的一日三餐见证了我的梦想、我的生活,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区餐饮协会会长、杭州富阳蓝钻国际城堡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国用他的故事为我们讲述他心中餐饮“太阳”梦的升起、他眼中百姓“舌尖上”的变迁。

△蓝钻国际城堡酒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钻国际城堡酒店

滚烫的记忆,老底子的味道

“我读书的时候,去春江饭店吃饭叫‘敲小锅子’,或者叫‘敲哑盘’。”郑国回忆说,那时如果有人请客去春江饭店吃饭是一件不得了的事,即使是去吃碗面也是件相当奢侈的事。

终于,18岁的时候,第一次有人请郑国吃饭,地点在春江饭店。“我那位同学上班后,第一个月工资发下来,才二十多元钱,就一定要请我去春江饭店吃饭。”可是等两人跑进春江饭店一看,却都傻眼了,普通的菜要八角或者一元,只有沃豆腐是两角一碗,“摸摸口袋里的钱只有这么几元,只能先来碗沃豆腐尝尝。”郑国说,第一碗沃豆腐上来,“三下五除二”两人便吃了个精光。“味道是好,油水也足。当时可以吃到猪油,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最后,郑国与同学就着2瓶烧酒,吃了5碗沃豆腐。这一餐成了他对请客吃饭最“滚烫”的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春江饭店在富阳老百姓心里的分量好似“国宴餐厅”。跑去春江饭店吃顿饭,成了日常生活里的一个谈资,在朋友、邻里面前更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

“春江饭店还有句‘荡话’,叫‘春江饭店里喝面汤’。”据郑国的好朋友、春江饭店老师傅斯晓夫回忆,那时富阳街上电影、戏文散场,客人涌进春江饭店,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来吃碗面。“油渣面、香干面、葱油面……浇头都是事先烧好的,面烧好了,只要盖上去就好了。但如果客人点了一碗肉丝拌川的话,真的要‘骨头抽抽紧’了。”是因为这碗面烧起来很麻烦吗?其实并不是,而是吃这碗面的人,一般来讲都是“吃客”。“所以要‘当心’烧这碗面。”斯晓夫说,肉丝拌川只需用到潮面、韭黄、肉丝、笋丝,潮面下锅以后要两面煎炒至金黄,看似简单,实则制作时要心无旁骛。

春江饭店、车站饭店、工农饭店、东方饭店、幸福饭店、春城饭店……富阳城里的饭店越开越多,餐饮市场也逐渐发展壮大。时间飞速流转,如今“下馆子”早已不再是一种时尚、一种谈资,家庭消费已成为餐饮消费主流。“有些味道已不在,只能缓缓缅怀,同时还有更多味道需要用传承去铭记。”郑国说,“舌尖上”的记忆就是那个年代的记忆。

红火的年代,青春的记忆

上世纪80年代初,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郑国踏上社会。当时《甜蜜的事业》风行大江南北,进场当工人成了许多年轻人的梦想,郑国幸运地进入富阳无线电厂当了工人。虽然已经摆脱吃不上饭的时代,但“吃”这件事仍是“头等大事”。

“那时坐绿皮火车去北京出差,我们宁愿买坐票也不愿意买卧铺,因为省出来的钱可以买吃的。”郑国回忆说,报纸是出差最好的“搭档”,买了吃的可以包起来存着,累了可以铺在地上,钻到座位底下睡觉,“火车一靠站就去找吃的,火车站里到处都是小商小贩,安徽的烧鸡、德州的扒鸡……都是从来没尝过的美食,还可以买瓶二两的‘小茅台’尝尝鲜。”

经过几年磨砺和实践,郑国渐渐感到技术工人并非自己的梦想,与自己的期待相差甚远,此时两件事深深触动了他:一件事是他的发小在城东村承包了50亩土地,前面开饭店,后面种蔬菜,当年就获得了饭店2万元、蔬菜5万元的收成;另一件事是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遍大江南北,涌现了一大批万元户。“要知道当时年轻人在工厂上班,一个月工资才40多元,想成为万元户要等到何年何月?”一腔热血的郑国很快扔掉无线电厂的“铁饭碗”,选择“下海”自谋出路。

收过废旧电器、贩过带鱼,也推销过蘑菇,但梦想与现实不一样,头两年里,郑国不但没赚到钱,还上过当,把好不容易赚到的钱亏了进去。痛定思痛,郑国决定沉下心来做餐饮、开饭店。1990年,郑国在320国道附近开了一家小饭店,取名“太阳楼”。“当时20多岁的年轻人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朝气蓬勃,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奋发向上、永不言败。”此后,正如这店名一样,不管刮风下雨,这轮“太阳”每天照常升起。

开饭店终究是一个靠客人用味蕾“投票”的行业,不仅要有好的厨艺,也要有新鲜食材。“虽然那时候我们有什么客人点什么,但我必须保证食材的新鲜度。”每天早晨6点不到,郑国便前往城区商业城买菜,傍晚再去一次,每天两次,几乎雷打不动。当天的菜必须卖完,即使干到凌晨两三点,郑国也绝不卖“隔夜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山路(今为龙浦街)农贸市场(商业城前身)(1985年摄,由叶盛高提供)

“当时大家没那么讲究,鸡鸭鱼肉,只要是荤菜就是好菜。”但郑国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精益求精,只要有空就烧菜,即使没有客人,也是他烧好一个,妻子孙雪娟尝一个,商量改进方法。郑国愣是凭着一腔热情,把浓汤鲫鱼、卤鸭、白切鸡、跑蛋等家常菜烧出了自家的独特风味,东坡肉更是成为一绝。“这道菜(东坡肉)可以说是帮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郑国笑着说,自己在灶台前亲自掌勺,端着锅一颠就是十年,不仅颠出了自己的幸福一家人,也颠出了他的人生梦想,太阳楼很快远近闻名,成了富阳首屈一指的饭店。

餐桌之变,时代之变

“那时候来饭店就是吃饭,要吃饱吃好。”郑国说,自己每天都要蒸上一大桶米饭,因为来的客人都要吃上几碗,“一桶米饭大概只够二三十个人吃,现在的话估计一两百个人都吃不完。”他笑着说,过去大家都是“干饭人”,而现在大家很多连米饭等主食都不吃了,会选择南瓜、玉米、番薯这些粗粮、杂粮来替代。

变化的不仅是主食,还有餐桌上的食材。上世纪90年代末,郑国去杭州新上的大饭店考察学习,第一次见到象拔蚌,“好家伙,竟然要卖上百元一斤,还是拿来爆炒的,我吓了一大跳”。不过很快,象拔蚌、龙虾、鲍鱼、东星斑、面包蟹等进口海鲜开始走进富阳城区各大高档酒店、走上富阳人民的餐桌,来自东海海鲜、来自云南的菌子、来自戈壁的羊肉等,都变得稀松平常。郑国的菜谱渐渐从家常菜变成以本帮菜为主,融入“八大菜系”等流派烹饪手法和风味特色“融合菜谱”。

“想当初三黄鸡刚上市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鸡肉怎么可以这么嫩,放着土鸡不要,争着点三黄鸡。现在呢,肯定是选择土鸡了。还有,过去因粮食短缺而用来充饥的野菜如今都成了健康食品,受到追捧。”但在郑国看来,餐桌上的食材看似“风水轮流转”,实则真正变化的是大家对“吃”这件事的理解。“从吃饱、吃好到吃得精、吃得健康,大鱼大肉的‘土豪吃法’已经被大家摒弃,绿色健康科学膳食和养生食疗概念已经成为主流。”郑国说,特别是年轻人,在追求健康的同时,更追求口味多元化。“可以说是健康和‘重口’都要!”

不仅如此,随着团购、外卖、点评……“互联网+”在餐饮业得到全面渗透和深度扩展,郑国也通过中央厨房、固定配方、统一采购配送等现代管理方式实现产品标准化。“未来的餐饮一定是向着更美味、更营养、更便捷发展。”当然,作为区餐饮协会会长,他的目标一直没变——把本帮菜做精做细,让更多消费者领略富阳美食的魅力和文化底蕴。

与餐桌上的饮食一样,城市发展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1995年,郑国在320国道边买了5亩地,建了1000平方米的新店,首次实行明档点菜、明码标价。2002年,郑国又在金桥北路买下十余亩土地,建成富阳城北的标志性建筑——太阳城堡,开业初期那句“太阳城堡,啧啧还好”的广告语,更是一度红遍富春江两岸。

△太阳城堡大酒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阳城堡大酒店

“一方面是因为实力有限,所以只能选在比较偏僻的城北城郊接合部,另一方面,按规划,金桥北路会成为城市中轴线,把大本营建在那里最合适。”因此,即使最初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公交车、出租车也不来,甚至路灯都盼了四年,但郑国仍相信这里会成为城市中心。2020年12月30日,随着第一趟地铁列车从蓝钻国际城堡酒店旁驶过、开往杭州主城区,富阳早已快速蝶变为高质量发展城区,沿着金桥北路,一条城市新轴线正在立起来。郑国说,站在酒店的楼上,他看到了富阳城市发展变化,也期待富阳变得越来越好。

来源:富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