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道“奇葩”面试题,看似无厘头,实则暗藏玄机。

在一家大型公司的面试现场,来了6位求职者,面试官出了一道题目:“如果你的老板和同学,在同一天找你借车,你会借给谁?”

第一位求职者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会选择借给同学,毕竟有多年的同窗之谊。”

第二位求职者则选择借给老板,毕竟入职之后,能给自己最多帮助的是老板而不是同学。

第三位求职者想了想,谨慎地说道:“我选择谁都不借,现如今车子是不能随意借出去的。如果借出去了,没出事还好,一旦出了事,人家找的是车主,与同学、老板关系不大。”

第四位求职者也选择谁都不借,他给出了另一个理由:借给同学,会得罪老板,不利于之后的工作;而借给老板,则会伤了同学情谊。干脆,谁都不借,成年人不做选择。

第五位求职者坦诚地回答道:“这就要看我们彼此的关系如何?我会借给和我交情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六位求职者沉思片刻后,有条不紊地回答道:

“要是我的话,我先看看谁先跟我说的。如果我已经承诺借给同学了,就算是老板打电话借车,我也会直接说明情况,并询问老板是否还有其他办法,帮其解决问题。反之也一样,毕竟自己的承诺很重要。

当然,如果发现老板心里有隔阂,也就说明,这老板不适合长期共事,我会重新选择一个工作。同样,如果同学因此疏远我,说明这朋友不适合久处,我也会选择远离。”

听完他的回答,面试官当即宣布录用。

面试就像一次快速的职场“速配”,聪明的领导用人,学历不是唯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领导喜欢人才,还是奴才?”

经常看到有人问:“领导喜欢人才,还是奴才?”答案不过三种:“喜欢人才、喜欢奴才、喜欢听话的人才。”

生活中,能陪领导喝酒应酬的人很多,能为领导解决问题的人很少。而后者更能得到领导的重用。

你的前途从来不在一杯酒里,而在于你能否独当一面、独立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家冯仑讲过一件事:

他们要在海南办一张执照。当时拿执照非常困难。而且临近过年了,大家都觉得年前可能拿不到,要耽误事。

这时有一位下属跟他说,冯哥,这事你不用管了,我去办。

其实他谁也不认识,最后想到了一个办法,跑去给打字员买吃的,陪打字员聊天,然后这个打字员给他帮忙,又找到了其他人,最后真的在年前把执照拿了下来。

“千人一面,不如独具慧眼。”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而那些职场“应声虫”,虽然老实听话,但思维过于僵化,不懂应变,反而发展后劲不足。

心理学上有一个“路径依赖效应”,说的是人一旦选择一条既定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就形成了行为惯性,倘若中途没有颠覆性变动,那么,他便会一直依赖这样的路径走到底。

职场上,也同样存在这样的效应,当一个人将所谓的“老实听话”当成一种习惯去坚持的时候,也会形成一种路径依赖,但这种依赖往往会不知不觉成为他们成长当中的障碍,虽然个人感觉良好,实则结果很糟糕。

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要是三个人当中有两个都是听话的“应声虫”,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组合又谈何与诸葛亮比肩呢?

一个只满足于被安排的事情能应付过去就好,而不去主动思考和规划的人,在职场中注定只是一个浮标,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到“让人放心”,就是最大优势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职场江湖中想要混得风生水起,最重要的就是不被人情所困,懂拒绝,能护己;不因地位讨好,不卑不亢,坚定立场。

一个人值不值钱,就看他的原则值不值钱。如果行为没有底线,那么你的人格就很贫贱。

在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中,草根打工人孙少平一路逆袭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最初进城时,没钱没背景的他,只能流落街头揽工,万般无奈之下,便投奔了远房亲戚表舅一家。

表舅虽然不怎么待见他,但还是介绍他去同村曹支书家的工地上背石头,帮他解了燃眉之急。少平,对此心怀感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曹支书家房子盖好封顶的时候,同村的表舅也赶来帮忙,和少平一起搬运石头,却不小心把手磕破,血沾在了石头上面。按照当地的风俗,房子封顶见血是非常忌讳的。

表舅希望少平看在亲戚一场的份上,能帮忙隐瞒。结果,少平不仅没有隐瞒,还当场指认了他。

在少平的心里,亲戚的情面固然要给,但做事的原则更不能丢。

在是非对错面前,不能因为人情世故,而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最后,曹支书家的活做完了,结账的时候,女主人给少平算的是2元一天,而上工的时候说定的是1.5元一天。

少平坚持把多出来的钱退给女主人,他觉得人不能言而无信。

最终,坚守原则的他也得到了曹支书一家的“赏识”。

曹支书不仅帮他把户口迁到城里,还推荐他去铜城煤矿当工人,端上了“铁饭碗”,实现阶层的跨越。

正所谓,守规矩,才能获得信任;有原则,才值得托付。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能做到“让人放心”,便是最大的竞争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品不过关,什么都救不了你”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聪明与才干决定你能得到什么,而你的人品,却会决定你最终能走到哪里。”

每个人到最后,拼的都是人品,职场也是如此,人品不过关,学历再高也是枉然。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海外留学的姑娘,学问一流,能力超强,又顶着名牌大学的光环,想要找到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应该是如探囊取物,轻而易举。

但是,奇怪的是,她接连面试了好几家公司,而这些公司刚开始都很热情,但最终都将她拒之门外。

接连的求职失败,让她十分气愤,当场就找到面试官理论:“我各方面都符合岗位需求,为什么不能录取,你们是不是性别歧视,如果不是,请给我一个不录用的理由。”

结果,HR的话让她语塞:“女士,我们并不是歧视你,相反,我们很重视你。你刚来求职的时候,我们对你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都很感兴趣,老实说,从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们想要找的人。但是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发现你有三次乘公交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

原来,这位姑娘在国外留学时,当地的公交系统是自主售票,且不设检票口,全靠自觉。为了省钱,她就利用规则漏洞,选择逃票。

当时,确实省了不少钱。如今,也必须为自己的“信用”买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品,是一个人最可贵的职场通行证。

在领导用人标准中,人品意义深远,没有人会愿意信任、重用一个人品欠佳的员工。

拥有好的人品已成为现代人职业晋升的敬业标杆与成功人生的坚实根基。

在电影《长江七号》中,周星驰饰演的一位底层劳动者,对孩子常说的话就是:“我们虽然穷,但不乱说脏话,我们不去偷,我们不去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不会拿,你要努力读书,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一个人学历不足,可以提升;能力不够,也可以锻炼;但是人品不过关,那什么都救不了你。

作家爱默生说:“品格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发挥作用,而无需借助任何手段。”

一个人最好的工作状态就是:

思维超配,遇事不逃避,能独立解决问题;情商匹配,做事守原则,不困于人情世故;人品高配,做人无愧心,方能行稳致远。

人生就像一场储蓄,做个独立、重诺、靠谱的人,生命也因此愈加富有,职场也会越走越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