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字关注及时接收通知

信息来源:雅安西康博物馆i

雅安生活微信号:(yaanzaixian)编辑制作

雅安是原西康省所在地,一直到 1955 年西康省撤销都没有一座一劳永逸的石拱桥,因为雅安地区气候特殊,年降雨量高到二千毫米以上,每年暴雨成灾,雅安县志记载,暴雨把所有的桥梁、以及沿途的房屋冲毁殆尽,老百姓苦不堪言。 就是 1969 年,从雅安大兴镇到雅安城市的周公河,就有两次船毁人亡的事情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4年大兴学校

70年代,大兴农民反映强烈,他们要自筹资金修桥,终于在县委县政府的鼎立支持下,经过六年的艰苦奋斗,成功修建起一座石拱桥,这在雅安地区历史上是首列。

两次建省被评为四川好人、雅安市文联副秘书长余志均找我几次,要我写修建雅安大兴镇农民的那种精神,他反复说大兴农民的精神真正了不得,他父亲余作伦就是修建大桥的会计,他小时候经常到修建大桥的工地上玩耍,亲自见证了修建大桥的艰难,他看到他们身上流下血与汗水、泥水及鲜血,这些镜头深深的烙在余志均幼小的心灵里,他觉得这种精神需要要现在的年轻人继承下去,他万分着急,他说再不写出来好多人都去世了。他有三次说起大兴农民的精神时眼泪都流出来了,我受到感染,要他给我说大兴精神究竟是怎样感动你,能说出点细节?我说你能不能找几个当时参加修建大桥的人来讲?

我和他一起到原雅安县档案局,查到当时修建大兴桥的所有资料。修建时间,当时县委县政府拨的款,批的各种条子,参加修建大兴桥的农民名单、修建大桥每一笔开支,以及工地上的广播稿、表扬名单。

我还找到当时的大兴公社党委书记肖智维,他虽然坐在轮椅上,但头脑清醒,语言清楚,他把修建大桥的背景及他经历过的事情清清楚楚的讲出来,讲了两个多钟头,意犹未尽,我怕他身体吃不消,只好说明天再去,以后我又去请教了两次。从谈话中很敬佩他的那种廉洁奉公的精神。

我又去找到当时参加修建大桥的穆家支部书记陈淑华同志,她以后担任过大兴公社党委书记、草坝区委书记、雨城区纪委书记、雨城区政协副主席,她说,确实艰苦,她也参加了背石头,至今腰还落下痛的毛病。

当初稿送到原组织部副部长、现雨城区党史办主任陈芬时,她认真改稿查阅了大量资料,把修建大桥时间、通车时间、政府拨款多少、农民自筹资金多少、当时县委干部在任及调动时间都查得清清楚楚,不得不佩服她治学严谨。

这些都没有把修建大桥的整个过程和细节完整的表达完美。

三天以后余志均兴奋的告诉我,他找到当时修建大桥的副总指挥孔庆昌,我好兴奋,我们就坐在社区办公室聊起来,我这才知道了余志均说的大兴精神,他把修建大桥的那种艰辛、磨难说得非常具体、详细,确实非常感人,我也感动得几次流泪。

来的人是原来修建大兴石拱桥的副总指挥孔庆昌,原大兴公社三大队支部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4年大兴街头

大兴是原雅安县的一个乡镇,离雅安县城只有7公里路,但是只有一条泥泞的羊肠小道,而到县城却被一条波涛汹涌的周公河阻隔,咫尺天涯,大兴有近一万人,不知道是从那朝那代他们的祖祖辈辈就困守着这贫困的孤岛上,大兴是雅安县一个大镇,人口一万二千八百人,大兴物产丰富,是平坝地区,是千万来河流冲积形成三角洲,是雅安县水稻主产区,因为是泥沙土质,所产的红萝卜是雅安一绝,还有大白菜、莲花白、大葱白、韭黄等蔬菜是雅安人的最爱,可惜他们进城特别困难,不能把蔬菜变成钱,他们进一趟城要靠一叶扁舟,来往都挤着过河。就在60年代末就发生两起船毁人亡的事情。一次是农民稀罕城里的粪,用钱买,然后用背桶买粪运回大兴,还有一次是农民运送公粮过河,结果樯倾楫摧,那是大兴人永远的的痛,死亡的阴影笼罩着大兴人。

要得富,修公路!只是70年代的口号,要通公路就要修建一座桥,修桥的大兴农民祖祖辈辈的梦想。

大兴农民过着家徒四壁般的生活,都清楚原因是有一条河隔断了他们的前途。

有一座桥能使南北通途成为大兴人的梦。

他们在各种场伙呼吁、呼喊,我们要修建一座桥!

事情反映到公社党委,当时的公社党委书记肖智维,自他调大兴开始就听周围的同志和农民给他说,大兴要有发展必须修路,可以说他耳朵都听起茧茧了,他当然知道修路的重要性,可修桥修路谈何容易,特别是要修一座桥,那是要在雅安著名的周公河上修一座桥,周公河常年波涛汹涌,河宽浪急,就是最窄处也有176米,改革开放以前大家都穷,钱从哪里来?

肖智维何尝不想修路?这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大好事,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干部,他知道要修建一座桥的艰难,他早就到河边去考察,每次都只有望洋兴叹。

三干会上,六个大队的支部书记、大队长、50个生产队队长围着他,吵着要修桥,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势,他问:修桥的资金哪里来?他们集体发声:我们自筹资金!我们有3000多个劳动力!

肖书记调侃道:我只知道“三千铁甲可吞吴”,你们能吞什么吴?只能是吞无。

那么3千人全部挤入河也把河水隔不断!我有一个方案,你们听不听?大家当然听。

他说,修公路、建大桥,需要资金上千万,你们大喊自筹资金,那是杯水车薪,但是,为老百姓修路建桥是共产党要干的事情,没有共产党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干起来,你们的自筹资金会引起县委的重视的,我准备打这张牌,去找县委王书记。

那么贫困的年代,劳动一天只有0.36元的年代敢于喊出自筹资金的口号,需要何等的付出和胆魄!

王进喜就是榜样,他那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誓言家喻户晓。

这样铿锵的语言在大兴农民中成为口头禅。

掷地有声,不光肖书记被感动,县委的领导都被感动。

肖书记步行15华里,走到新贤街县委县政府所在地。70年代,县委县政府其实就是几间平房,里面有几张坐凳,一张办公桌,而且所有的局、委、办都挤在这几间里,王绍虞书记非常热情的接待了他,给他从竹篾编的温水瓶里倒了一杯开水,他非常认真的听了肖智维的汇报,认真的记笔记,当他听说农民因为载粪时船毁人亡、因为送公粮船毁人亡时,他再三追问是哪一年,死了多少人?两个钟头的汇报他一点没有倦意,合上笔记,沉思良久,然后他叫通讯员迅速通知在家常委来办公室开会。

他们都在隔壁,不到一分钟都挤坐在一起。他们是县长张兴泰、副书记王明义、常委刘书庭、常委孔庆锁、常委李兴盛。他们都来自山西,属于南下干部,刘书庭是新四军转业的。王绍虞是雅安地委秘书长调来雅安县兼任县委书记的。

他们都认真的听肖智维汇报大兴公社不通公路的困难,过河时船毁人亡的悲惨事件。王绍虞特别强调,我们解放了已经20多年了,党把我们派来,就是要解决农民的困难,要做焦裕禄那样的干部,可他们仍然被一条河阻断,我们如何对得起老百姓?现在大兴的老百姓都表态自筹资金也要修路建桥,同志们,大兴的农民每天挣三角六分钱,全公社一万一千人一年分红六万六千元,他们把每年分红的钱都捐献出来修桥,一直到大兴桥修建成功以后他们才分红,修建大兴桥需要六年时间,他们六年时间不分一分钱,这就是我们的农民!我们该不该支持?我想我们县委县政府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支持大兴建桥。今天把大家请来,就是表态,同不同意?结果大家都同意!

他又把时任交通局局长的吴德全请来,吴局长讲,我和几个工程师都非常清楚大兴桥的事,农民已经要求了若干年,我们去测量了几次,周公河河水充沛,每年汛期较长,到7.8月份有几次洪水暴涨时期,沿途的民房、桥梁均被冲毁,给人、畜带来极大危害,从解放初期交通局就申请在大兴到雅安城建一座桥,如要一劳永逸必须修建石拱桥才行。我们测定大兴桥长176米,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省交通局和我们共同测定,需要资金需要600多万,当时国家都穷,还要保国家建设大过程,根本照顾不到地方建设,要修建石拱桥要地方自筹资金,对雅安这样的贫困县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

王书记说,大兴人没有想国家出钱,他们提出农民自筹资金,他们有一万多人支持,出动劳动力3000人,这就有3千铁甲可吞吴的气势,士可鼓而不可泄,大家算一算,这光3000劳动力就价值几千万,这种精神就是金钱不能衡量的。县委县政府决定,把修建县委办公楼的资金,加上清仓查库资金共计175343元。我的意见全部用于大兴建桥。

肖智维感慨的说,那时的县委开常委会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一个问题提出来,大家当场讨论,同意就形成决策,分工负责,就立即执行。

王书记立即对肖智维说,现在全票通过,县委同意你们修路建桥。我们暂时还很困难,建桥的资金我们不能全出,只是给贴补一部分,我们准备把修建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的款拨到大兴。他立即叫来财政局长张正钢,他也是南下干部。王书记问他,我们财政还有多少钱?张局长说:筹了几年,准备修建县委办公楼的钱175343元,。王书记说,全部拨给大兴公社修路建桥,你马上到办公室开支票,请张县长签字,立即把支票让肖书记带回去。然后请张县长和王副书记落实建桥的各种物质。

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因为70年代一切都是计划经济,县委县政府对大兴农民修建石拱桥全程开绿灯,启动县政府的公权,凡属于雅安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各局各部门无条件批。

财政局给的175343元直接拨大兴建桥指挥部。

派交通局抽出最好的建桥工程师和技术员全程参加。

建桥需要的钢筋 物资局:批。

需要的水泥,物资局:批

需要优质木材,林业局:批。

需要煤炭,煤建公司:批。

需要汽油,石化局:批。

需要猪肉,食品公司:批。

工地吃的大米、面粉:粮食局 :批。

工地用电:电力公司:批。

农民工用布匹:百货公司 : 批

开采石料:政府给各公社协调:免费。

需要筛席:供销社负责组织供应。

需要胶鞋:供销社无条件:批。

凡是涉及修建大兴桥所需要的,各单位力所能及的都给予支持。

肖智维说:我当时对县委的决定感动的眼泪直流。

因为上世纪70年代是计划经济,这些都是国家管控物质,离开县政府的特批会寸步难行。

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王凌霄 (注: 此篇文章内容来自余志均、孔庆昌、陈淑华口叙,部分内容来自雨城区档案馆大兴文书档案 149 卷 )

作者简介:王凌霄,川师大毕业,曾经教书12年,后调党政部门工作,雅安市雨城区政协离退休支部书记,有文章500多篇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1997曾经获得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征文优秀奖、获得2021年省委宣传部、四川日报征文小小说二等奖。2023年获得雅安市、雨城区优秀党支部书记荣誉奖,雅安市作协会员。

图片来源:资料图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即可进入》》雅安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