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自主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主要讨论了中国在经济和技术发展中实现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路径。书中通过对多个工业领域的深入研究,包括汽车工业、通信、VCD/DVD播放机工业等,探讨了中国企业如何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学习和能力发展,从依赖外来技术逐渐走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之路。

书中强调,自主创新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更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作者路风在书中深入分析了技术能力与技术本身的区别,指出技术可以引进,但技术能力必须通过学习和自主开发积累。全书涉及多个行业的案例,显示了自主创新在提升中国技术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

此外,书中还批评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思维模式,指出仅依赖引进外资和技术不会带来长远的技术进步。相反,自主创新是实现国家竞争力提升的唯一途径,尤其是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

目录

目录

再版前言

序言一 顾淑林
序言二 秦海

绪言
Ⅰ 理解“自主创新”
Ⅱ “走向自主创新”的历程
Ⅲ 有关自主创新的理论主题
Ⅳ 致谢

第一篇 走向自主创新: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工业的政策选择

导言

第一章 中国汽车工业陷入合资模式的轨迹
1.1 前30年: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开发
1.2 后20年:为什么合资之路不可逆转?
1.3 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市场裂变

第二章 “以市场换技术”的陷阱:为什么合资不导致技术扩散和能力成长?
2.1 产品开发是汽车工业技术结构的首要环节
2.2 昂贵的产品开发能力是后进者所面临的主要瓶颈
2.3 产品开发是获得知识产权的核心环节
2.4 不发展自主产品开发能力的代价是什么?

第三章 中国汽车工业进行自主产品开发的案例
3.1 哈飞之路
3.2 吉利造车
3.3 “黑马”奇瑞

第四章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能力成长的关键变量:自主产品开发
4.1 模仿和技术学习的关系
4.2 使引进的技术产生扩散效应的关键变量
4.3 自主开发对于工业竞争力的意义
4.4 本土技术能力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国自主开发企业的成长

第五章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演化:从战略失误到编造神话
5.1 汽车产业政策为什么失败?
5.2 编造神话的动机是推卸责任
5.3 发展自主开发能力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勇气、信心和进取精神

第六章 结论:加强自主开发是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唯一出路
6.1 为什么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仍然要强调自主开发?
6.2 中国汽车工业实现自主开发只能靠“两条腿走路”
6.3 果断地转变国家政策的原则和重点,动员所有的政策手段支持自主开发
6.4 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汽车工业是能够成长起来的

第二篇 技术依赖和自主开发的不同命运:从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的自主创新看技术变革下的两条道路

导言

第一章 面对技术变化的无奈:威孚从引进技术走向自残的合资道路
1.1 柴油机燃油系统的一次重大技术变化
1.2 技术变化对中国油泵油嘴工业的挑战
1.3 威孚:从引进技术走向合资

第二章 面对技术变化的奋起:无油所在孤立无助中走向自主开发
2.1 无油所:生于计划体制,长于改革开放
2.2 涉足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
2.3 把电控高压共轨系统开发到底的英雄气概
2.4 向产业化冲刺

第三章 讨论:两条道路的战略含义是什么?
3.1 没有自主开发的技术引进只能导致技术依赖
3.2 依赖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3.3 跨国公司的步步紧逼与中国的产业危机
3.4 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组织体系
3.5 结语:不自主就灭亡

第三篇 在历史的沉重中起飞:我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导言 大飞机项目的战略决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第一章 一个有关中国发展的大道理:能力是技术进步、工业发展和国家竞争优势之源
1.1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质
1.2 技术能力的性质
1.3 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

第二章 从大道理看中国在发展大飞机工业上的历史教训
2.1 第一个教训:运-10下马丢掉的不是一个产品,而是技术能力赖以发展的开发平台
2.2 第二个教训:分歧的根本点是依赖外国设计还是自主设计
20年来的根本性战略问题是什么?
自主设计是发展大飞机的关键战略环节
几个争论的实质问题到底是什么?
2.3 第三个教训:失败的根源是组织和体制
从运-10下马的原因说起
航空工业主管部门对运-10项目的一贯仇视
航空工业管理体制的组织逻辑
仿制生产的技术文化
不同的组织原则有多重要?

第三章 不是结论的结论:发展大飞机战略决策的原则应该是什么?
3.1 国家要首先明确大飞机项目的战略目标
3.2 充分认识到技术能力的宝贵性,在培育大飞机的技术能力上要意志坚定,长期不懈
3.3 坚持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夺取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3.4 大飞机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是突破现有体制的局限性

第四篇 走出中国的主导技术轨道:关于中国自主电信标准的报告

导言

第一章 论为什么必须让TD-SCDMA单独组网
1.1 在应用中改进是技术进步的基本规律
1.2 技术竞争关系到国家利益
1.3 是否将TD-SCDMA付诸应用是一个政治性的原则问题

第二章 SCDMA的技术火种是怎样燃烧起来的?
2.1 星火之源:信威公司、SCDMA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
“里应外合”:信威公司和SCDMA无线接入系统的开发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的技术起源
2.2 “大灵通”的崛起之路:技术的火种在市场点燃
1800M SCDMA(“大灵通”)的10年艰苦历程
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是系统标准技术进步的必由之路
2.3 在市场点燃的技术之火一定会越烧越旺
“村村通”选择了中国标准:自主技术系统的优势
SCDMA向宽带技术挺进
2.4 走出中国主导技术轨道(标准)的战略意义
系统标准是追赶者的最终技术壁垒
在系统标准上的突破就是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上的突破

第三章 结论:以政治决断让中国的技术标准获得应用机会
3.1 中国的市场必须为中国的技术进步服务
3.2 中国的标准战略要从支持TD-SCDMA和SCDMA做起
3.3 政治决断要求在政治层面上做出决策

第五篇 本土创新、能力发展和竞争优势: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工业的发展及其对政府作用的政策含义

导言

第一章 本土创新和中国VCD工业的崛起
1.1 理解本土创新的可能性
1.2 VCD的技术机会
1.3 创新的成功
1.4 创新者的失败
1.5 从VCD工业看本土创新的意义

第二章 中国VCD工业竞争优势的起源
2.1 进入VCD工业领域的技术路径和能力成长
2.2 失败的陷阱
2.3 竞争优势的源泉

第三章 向DVD工业过渡的动力
3.1 从建构创新到系统集成
3.2 成就与制约:中国VCD/DVD工业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结论:中国的工业发展需要面向新世纪的技术政策

结语: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意义

  • 自主创新的总结与展望
  • 对中国技术发展的长远思考

内容速读

内容速读

《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是一本系统探讨中国在经济和技术领域如何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走向自主创新的重要著作。由路风撰写,本书不仅是技术经济领域的研究,更是对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刻反思和战略建议。它的核心主题是自主创新,这不仅是一个经济政策的议题,也是中国实现强国梦的关键战略。以下,我们将从几个亮点和核心内容展开讲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精髓。

第一部分:自主创新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

书中首先为读者阐明了“自主创新”这一概念的理论基础。自主创新是指在不依赖于国外技术和知识的情况下,通过本国的科研、技术开发与市场实践,形成独立自主的技术体系。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过去数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中,大量依赖于外国技术的引进,这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高速度但缺乏内生技术能力的局面。

从理论上,路风引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和创新模式的差异,并指出,自主创新是技术追赶过程中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不应继续依赖“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因为这不仅未能真正提升本国技术能力,反而加剧了对外资的依赖。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技术扩散的速度和范围都发生了变化,仅靠引进技术而不形成自身的研发能力将无法支撑长远的产业竞争力。

他指出,技术能力不同于单纯的技术产品,技术能力是一个国家或企业通过长期学习和实践积累而成的竞争力。引进技术只能解决短期问题,但却不会提升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自主创新是国家实现技术升级、摆脱外来依赖、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第二部分: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深刻反思

书中第二部分详细讨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路径,并以此为典型案例,说明自主创新在其他产业中同样重要。路风通过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历史分析,揭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困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通过与外资企业的合资,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的汽车生产技术。然而,这种模式并未真正带动中国本土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相反,外资企业利用合资企业掌控了中国的市场,而中国企业却未能从技术上获得足够的积累和成长。

本书特别批判了合资模式的弊端。路风指出,合资企业通常会保留核心技术,而不会轻易向中方企业开放。中国企业虽然在合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但却无法掌握核心的技术开发能力,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这导致中国的汽车工业即使在全球销量上领先,但在技术上依然依赖外资。

以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为例,路风展示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奇瑞作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代表,成功打破了外资合资企业的垄断,依靠自主研发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通过加强产品开发能力、提升研发投入,奇瑞不仅在中国市场获得了竞争力,还开始向国际市场扩展。路风认为,这种自主开发能力的成长是中国汽车工业真正实现技术突破的唯一途径。

第三部分:技术依赖与自主开发的两条道路

书中通过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的案例,进一步探讨了技术依赖与自主开发的不同命运。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是中国柴油机燃油系统的重要研发机构,面对国外技术的强势竞争,该研究所一度陷入技术依赖的困境。然而,通过自主创新的努力,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成功地开发了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并最终实现了技术突破。

路风在这个案例中展示了自主创新的艰难与价值。他指出,在面临技术壁垒时,中国企业如果选择依赖外资技术,可能在短期内能够获得市场机会,但从长远看,这种路径将削弱本土技术能力的积累。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的自主创新历程,正是中国企业如何通过艰苦的技术攻关,最终实现技术自主的范例。

路风进一步分析了跨国公司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他认为,跨国公司往往通过掌控关键技术,逐步限制本土企业的技术成长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本土企业不能坚持自主开发,就很容易陷入技术依赖的陷阱。因此,技术创新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更是国家工业竞争力的核心保障。

第四部分:中国大飞机项目的战略意义

在大飞机项目的研究中,路风提出了中国如何在高科技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的战略思考。他指出,大飞机项目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通过对中国大飞机项目的历史回顾,路风分析了运-10项目失败的原因,认为中国当时在组织和体制上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了这一技术项目的中止。

路风指出,发展大飞机项目必须坚持自主研发的原则,只有通过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掌控这一战略性产业。大飞机不仅是中国在航空领域崛起的象征,更是中国走向自主创新的标志之一。因此,作者主张,中国必须坚持在高技术领域通过自主创新,形成国家竞争优势。

在这一部分,路风还特别强调了技术能力的培养。他认为,技术能力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依靠坚决的国家意志和持续的投入。中国要想在大飞机项目上取得成功,必须打破旧有的体制桎梏,建立新的研发体系,鼓励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创新。

第五部分:通信标准与中国的系统标准创新

在通信行业,路风通过分析TD-SCDMA标准的推广,探讨了中国在全球技术标准竞争中的地位。TD-SCDMA是中国第一个自主开发的3G通信标准,尽管在技术上存在不足,但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应用推广,TD-SCDMA为中国在国际通信标准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路风认为,系统标准的突破是一个国家在高科技产业中崛起的重要标志。通过推动自主标准,中国不仅能够在技术上获得更多的自主权,还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正如在TD-SCDMA标准上的成功,中国通信行业通过自主创新,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并在5G技术的开发中处于领先地位。

作者还指出,技术标准的竞争实际上是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全球化的市场中,拥有自主技术标准的国家不仅能够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还能够通过标准制定掌控产业链的上游。因此,推动自主创新的技术标准,是中国在未来技术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

第六部分:本土创新与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最后,路风通过对中国激光视盘播放机(VCD)的发展研究,讨论了本土创新对中国企业崛起的重要性。VCD的技术创新推动了中国本土电子企业的崛起,也让中国在数字视频播放领域成为全球的技术领先者。

通过VCD的案例,路风指出,本土创新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企业战略。中国企业通过抓住市场需求,进行本土化的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还能够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在电子产品领域,本土创新是中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

路风特别强调了企业家在本土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中国企业家必须具备远见、勇气和坚定的政治意志,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实现自主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管理、组织和市场策略的创新。

总结:自主创新是中国走向未来的唯一途径

《走向自主创新》通过详实的案例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向读者展示了自主创新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性。书中探讨了多个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历程,揭示了中国企业如何通过艰苦的技术攻关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实现了从技术依赖到技术自主的转变。

路风在书中一再强调,技术能力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企业的主动创新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自主创新不仅是技术进步的途径,更是中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唯一选择。

这本书不仅适合经济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阅读,也是所有关心中国未来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读者了解中国技术创新之路的重要读物。通过《走向自主创新》,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中国如何在全球技术竞争中崛起,并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