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羊城晚报特别推出“名家说名作·新中国风”系列融媒体策划。

邀请广东文化界创作者、研究者,解读近年来重点文艺精品创作、重要红色文化遗产保护,讲述名家名作里的共和国75年光辉历程。

杨黎光:深圳崛起神话,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缩影|新中国风·名家说名作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杨黎光:深圳崛起神话,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缩影|新中国风·名家说名作⑥

02:58

“我所着书写的深圳河,是深圳与香港的界河,连接着深圳与香港的山水。”

深圳,不仅是杨黎光的第二故乡,更是他创作的沃土。2022年,是他来深圳生活的第三十个年头,他想写写这座城市。2024年,《奔腾的深圳河:中国与世界的相遇》出版。

《奔腾的深圳河》真实描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曲折进程,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深圳河为脉络,书写一条河、两座城,中国与世界相遇的故事。

深圳河总长仅有37公里,她的短促流程成为风雨如晦的中国近现代史的一道明线,她见证了“东方之珠”香港和“奇迹之城”深圳的相生、相隔、相知。

这部作品以深港作为样本,既是深圳的改革史、创业史,又是一部大湾区史。在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看来,《奔腾的深圳河》以丰富的历史资料、深入的社会观察和独特的人文关怀,展现了深港两地的历史变迁和未来发展。“这本书不仅是对深圳改革开放历程的一次全面回顾,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一次全景展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深圳写一本文学“大书”

为一座城市立传,为何会选择写一条河?

1992年,杨黎光从安徽来到深圳。32年来,他不仅见证了深圳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也以媒体人、作家的身份参与了这座城市的建设。多年来,他一直有个愿望:为深圳写一本文学“大书”。

“可从哪儿着笔呢?一提到深圳,大家都会想到罗湖的‘小渔村’、蛇口的‘开山炮’,这些都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深圳经济特区史的开端,还需要我重新再写一遍吗?”

杨黎光避开了写作的捷径,将目光转向少有人涉足的“深圳河”。“三十多年来,从我第一次来到深圳,直到今天,这条河始终就在我的视野里,有时甚至天天与它相见,它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是一种特殊的记忆情感。”

这条弯弯的深圳河,不仅是杨黎光与深圳这座城市的情感纽带,更是近代中国历史的载体。1898年“深圳河”这三个字才以一条河流的名称第一次出现在香港文件里。1986年,罗大佑作曲的《东方之珠》开始唱遍全国,“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的旋律感动了同胞们,这条“小河”正是深圳河。

“这本书从3万年前写起,随后如同缓缓流淌的深圳河水一样,一直走向近代,走向当代,走到今天。我一章一章地记录着它的历史。”在杨黎光看来,深圳河,是一条自然的河流,更是一条历史的河流。

从7000年左右新石器时期的“咸头岭遗址”,到近代的“九龙寨城”、辛亥革命时期的香港,再到新中国成立,“三趟快车”串起亲情,东江之水越山来,“一国两制”构想解决香港问题,97回归港岛夜雨紫荆花开……这条河流牵系着深圳和香港世代黎民百姓,见证着他们的悲欢离合,更映照着时代的更迭巨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座丰碑

怎样站到时代精神高地,直面时代的矛盾冲突,更加全面地反映深圳的现实,更加深刻地表现深圳的精神,仍然需要作家用作品去发现,去探索,去追求。杨黎光在《奔腾的深圳河》中全方位描写了这座城市的地位、意义、价值,也包括深圳历史和深圳精神。其中,对深圳精神的刻画最为重要也最为出色,因为它是深圳之魂,是深圳得以昌盛腾飞的力量。

“大胆创新,敢想敢干,深圳在改革开放中趟出一条独有的发展之路,辐射全国。”杨黎光至今还记得1992年1月在报社接到的那个电话,一位读者路遇邓小平同志登上深圳国贸大厦,兴奋地在电话中告诉他,小平来到深圳了!这个消息振奋人心。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后,深圳特区进入高速发展期,到处朝气蓬勃,人们普遍充满信心和希望。

对于当年深圳的崛起,作品做出了详细记载,其中很吸引人的是对一些历史场面的生动描写,它们使重要历史人物形象在文学笔触下变得更加丰满。邓小平 亲眼看见城市的巨大变化后,在国贸大厦旋转餐厅里发表的讲话,再一次指明了中国改革开放这艘航船不变地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座丰碑、一个标杆,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范本和样式,深圳的崛起神话,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缩影。”回望深圳的发展历程,杨黎光表示,这四十多年来,深圳乃至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匀速向前的过程,而是有快有慢,甚至也有一度停滞艰难的时刻,但是我们始终在向前走,这一点很重要。这也是杨黎光创作这本书的初衷。

思辨性是杨黎光报告文学作品的一大特点,在这片土地生活了32载,杨黎光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并逐渐形成自己对这座城市的见地和思考。

“我并不仅仅是写一本深港历史的书,而是想让人们知道,今天的深港地区是怎么走来的,将来我们还要往哪里去。我希望这座城市走得更远、更稳、更好。”

监制:陈桥生 林洁策划:邓琼 侯恕望统筹:朱绍杰 吴小攀 麦宇恒 何奔文本:孙磊拍摄:唐德荣剪辑:陈贤宇 彭灏明 实习生 秦梓茁包装:周敬雅联合出品:文化副刊部 音视频部 品牌传播中心影像视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