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桠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椴树相寻。”这是南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的高句丽野山参的生长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参,虽为草本之质,却能历经磨难……储存数年之久的干参,浸泡于酒中,竟然也能发芽吐叶,开花结籽……”通化作家青斗在小说《参帮》中,讲述了人参神奇、神圣、神秘的三大属性和一段人参奇缘。

在“中国人参之乡”通化,很多人都能说上一两段关于人参的传说故事、歌谣和民间习俗,白白胖胖的“人参娃娃”形象活跃在各种艺术作品中,这得益于长久以来通化市对人参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绵长的老岭山脉上,覆盖着面积广大的原始森林,藏满大自然的慷慨恩赐。清朝,包括通化在内的长白山地区被奉为“龙脉”,拥有严密组织与规则的“采山人”,世代传承着与大山和谐共生的禁忌与技巧,不断走入森林,将山中的珍宝带给人间。

人参文化的脉络蜿蜒于通化的山水之间,给这座城市留下深厚的文化印记。

“三月十六,山神之寿。祭祀山神,把头保佑。”声声祈福中,通化市人参文化研究会为采参祖师老把头的坟茔添撒莱阳土和五龙河水,这是吉林省非遗“长白山老把头节”祭拜活动中的一幕。老把头孙良墓是迄今为止在长白山区发现的与人参文化相关的、唯一的地标性历史遗迹。“老把头孙良”在长白山一带被奉为挖参、开山、伐木的先祖,同时也是诚信守诺、吃苦耐劳精神的化身,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采参人都会举办隆重的仪式来祭祀“老把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的人们把人参叫“棒槌”,把进深山老林寻找、采挖山参称为“放山”。放山习俗是长白山区劳动人民在2000年寻找采挖山参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由专用语言、行为规则、道德操守、挖参技术、工具器物等构成的独特风俗习惯,所表现的信仰思想、道德规范、环境意识和传统技能,极大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理念,逐渐升华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人参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通化人参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通化独有的“边条人参”被誉为“园参之王”。上世纪80年代,通化地区参农尝试在林地中人工撒播人参种子,任其自然生长,十几年后采挖作货,取得了成功。自此,通化地区的林下山参开始普及推广,如今已成为通化人参产业的主打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遗古都、国参故里”,集安是吉林省人参主产区之一、全国边条参唯一产区,有着1700余年的人参应用历史和500余年的人工栽培历史。2015年建成开馆的中国野山参博物馆,是集安市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作为国内首个集野山参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于一体的主题博物馆,围绕野山参历史文化,全面展示了野山参的物种起源、生长条件、药食同源等自然规律和文化现象,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通化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参不仅被精心培育,更被巧手厨师们融入一道道美味佳肴,成就了“通化人参宴”的传奇。佟江宴的谢新杰大厨是长白山人参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五代传承人。

药食同源,美味健康。人参宴,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烹饪技艺瑰宝,以炖、煮、蒸、炒等多种方式结合,菜品种类繁多。石湖蜊蛄人参冻、雪落鲜参火腿沙拉、人参醋烹柳根鱼、果木碳烤和牛人参卷……这些融色、香、味、形、器、滋、养为一体的美味佳肴,既保留了人参的药用价值,又展现了食材的美味口感,玉盘珍馐、令人垂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参以“神草”之姿被推向巅峰,除了人参天然药效和文化意义的赋予,更离不开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蓄势赋能。如今,通化市在种植、销售、科研、品牌等领域均走在产业发展前列,集安市、辉南县、柳河县、通化县被划定为人参生产保护区,全产业链产值占据全省“半壁江山”。

宜参林地分级分等、林下山参种源护育、人参数字化平台建设、“通化人参”地理标志申报、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条例出台、林下山参标准制定……随着通化市向人参产业千亿级目标加速迈进,人参产业的潜力和魅力正在充分释放,通化人参的故事也将越讲越动听。

记者:张书源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杨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珍宝出深山 焕新天地间——解析通化人参的“文化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珍宝出深山 焕新天地间——解析通化人参的“文化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