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

江津人民万众一心

抵御外辱

以伟大的家国情怀创造了

令人瞩目的抗战文化

今天小布带大家走进

津沙抗战文化遗址群

了解这一座座屹立的抗战文化“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沙古镇 通讯员 杨莹 摄

位于重庆西南部长江之滨的江津,在抗战时期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和人文底蕴,被确定为战时疏散区。随着大批文化机构、学校和工矿企业的迁入,江津境内一时精英荟萃、文脉昌盛,成为抗战大后方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援战中心,形成了与重庆沙磁文化区、成都金牛文化区、北碚文化区齐名的津沙文化区

目前,津沙抗战文化遗址在全区分布约70余处,主要由抗战时期的政府机关、学校、工厂等组成。江津区高度重视抗战遗址的保护和利用,经调研、收集、整理,最后梳理出15处基础条件较好、教育意义较大的场所,集体命名为津沙抗战文化遗址群

15处场所分别为:张爷庙、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重庆善堂中医药博物馆、重庆女子师范学校旧址、王政平民居、夏公馆、卞小吾故居、国立中央图书馆旧址、江津区图书馆白沙分馆、高洞电站、南京内学院旧址、三五三九传统风貌区社区记忆馆、江津中学本部、国立九中旧址(江津二中)、国立华侨二中旧址(继侨小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洞电站

津沙抗战文化遗址群是中国抗战时期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址不仅见证了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也彰显出江津在抗战大后方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为当前和未来传承抗战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今年5月,津沙抗战文化遗址群被正式命名为“江津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卞小吴故居

张爷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爷庙,建于明代,是白沙古镇中唯一尚存、保存较完好的原型原貌的殿宇框架庙,由当时屠宰行业人员筹资修建,供奉张飞,故此名为张爷庙。

1922年至1926年,聚奎书院在此办学;1931年至1950年,白沙镇区立女子初级中学校在此办学。在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时,张爷庙接收了许多流亡的师生,并承载着安置国民党伤兵的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爷庙现布展有四个展厅,白沙书画展厅、陈可之画展厅、白沙抗战文化历史陈列馆、邓若曾展馆。张爷庙具有重要的历史、宗教、艺术和科学价值,对研究江津乃至我国抗战时期的教育状况,尤其是白沙在重庆作为抗战陪都时所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民参观中师陈列馆

中师陈列馆全称“中等师范教育历史陈列馆”,馆名由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总督学柳斌题写。中等师范教育有百余年历史,因其辉煌的发展历程、显著的办学特色、重要的历史地位,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教育普及的中坚”“中国教育的基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师陈列馆选址江津区白沙镇陈家坡“朱家洋房”。该建筑修建于清末民初,面积近2千平方米,是合院式民居建筑,又带有欧式建筑元素,极具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人文景观。朱家洋房古为私塾,抗战时期作为第二陆军医院,是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师主题文化街区

中师陈列馆是一所全面展示我国中等师范教育百年历史的综合性展馆,陈列馆最大限度保持朱家洋房原貌,以正气、大气、典雅、规范的造型语言和空间氛围,将师道、模范、教育等元素充分表达出来,再现百年师范的辉煌历程及重大影响力。

江津善堂中医药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津善堂中医药博物馆坐落于白沙镇公园路社区太平街93号(旧时称永灯坪),建于清末,坐东南向西北,建筑面积736平方米,原是供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石刻神像庙宇,人称其为“三王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药博物馆(乐善堂)

1937年底,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白沙成为重庆“陪都”上游的一个重要的集镇,涌来了许多沦陷区逃荒而来的难民和伤兵,人口一下猛增到5万,因场所有限,无处安置,就在当时的“三王庙”暂时安置了伤兵。白沙百姓在殿外搭棚煮粥,熬制百草药汤,对这些难民和在抗日战场上撤下来的伤兵格外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4年初春,冯玉祥将军来到白沙宣传献金抗日,前往“第二陆军医院”和“三王庙”慰问伤兵和难民。当冯将军听说白沙老百姓的义举后,他说,“白沙人都是乐善好施之人”。于是,这“三王庙”就改名成乐善堂,有人当场挥毫写下“善堂”二字,后被制匾悬挂于门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作为文物保护点,相关部门对“善堂”进行了抢救性的修建复旧。2023年8月善堂中医药博物馆开始筹建,同年12月31日布展基本完成,2024年元旦节,面向社会免费试运行。

王政平民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政平民居

王政平民居位于白沙镇红花店社区红豆树农场,建于民国时期,坐北朝南,为典型中西合璧折中主义风格,墙体由青砖砌筑,用砖均模压“政平置”字样。建筑面积1075平方米,为砖混穿斗式举架,屋顶为四坡面屋顶,青瓦屋面。建筑主体为两层,局部三楼,西端设有地下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政平民居

1940年,第八中山中学班在白沙红豆树农场创办,招收流亡学生入学。创建时,有高中3个班,初中4个班,共有学生约300人,班主任吴子我。1941年夏,并入国立十七中,为其女子中学分校。1942年3月国立女子师范学院接收国立十七中女子中学分校,改为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址设在红豆树。1940年到1942年三年间,红豆树学校经过了第八中山中学、国立十七中女子师范中学分校、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中三次变革。

国立中央图书馆旧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立中央图书馆旧址

南京中央图书馆奉命迁川,先在重庆设立办事处,1939年3月20日迁到江津白沙镇,地址在上松林,办公处设在遛马岗邓家院子,在现高屋三重堂设有藏书分点。邓家是清末民初江津望族,邓家院子始建于清末,土木石结构,四合院布局,是典型是中西合璧式建筑,抗战时期先后作为军政部学兵总队第二团第三营的驻地、国立中央图书馆的办公楼。1940年,正式命名为“国立中央图书馆”,蒋复璁(徐志摩、金庸的表兄)任馆长。1946年5月迁回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立中央图书馆旧址

在白沙镇的五年时间里,举行了多次的文化展览,其中大型的有6次,国立中央图书馆在白沙得到了较大拓展。现已修缮完成,并作为潘昭亮雕刻工作室投入使用。

国民党党史编撰委员会旧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

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旧址,位于白沙镇石坝社区,同时也是白沙镇人民政府与重庆三峡银行联建的白沙镇金融教育基地中心,目前已创建成为重庆市级金融教育示范基地。该址于2015年修复。

为了总结中国国民党的历史,1929年召开的国民党三届一次会议上决议通过了成立党史编纂委员会,负责党史资料编纂及搜集等事。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迁到重庆,1939年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随国民党中央图书馆、国立编译馆、国民政府审计部一同迁来白沙,征用居民作为办公地点。该建筑修建于民国初年,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为当时流行的两楼一底房屋,仿日砖木穿斗结构楼为办公用房;二楼三楼为档案储藏库。1945年8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第二年,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迁回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民党党史编撰委员会

作为白沙镇金融教育基地中心,设置了七大功能区,开展丰富多样的金融宣教活动,提升了全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践行了社会责任,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全媒体记者:周小烨

编辑:黄娅秋 编审: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涂 鹏

总编辑:黄 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