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说起老舍的代表《骆驼祥子》,很多人都会想到祥子的悲惨命运。殊不知,在民国时期,拉车人基本上活不过40岁的。说到底,他们一生所想不过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虽然这个愿望很卑微,但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终身都逃脱不了替人打工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话说“小富靠勤,大富靠命”,在现代社会之中,有人在各种高档场所一掷千金,而有人也为一日三餐四处奔走忙碌,这巨大的财富差距让人过上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也让很多人萌生出了想要赚快钱的念头。彼时的街头,很多人并不具备谋生的技能,也没有本钱,于是,拉车成为他们眼下的最佳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若大家将眼光聚焦在各种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之中,不难发现其中底层百姓的艰难。在民国时期。车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职业。在汽车未普及之前,一些达官贵人们常常会通过人力车来满足自己的日常出行。只需要一点钱,他们就可以命令车夫将自己带到想去的地方,可谓是方便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细看之下,这种车的车身主要有一层黄色的油布覆盖,里边是可以供人躺着的一张椅子,细心的车夫可能会为了提升顾客的舒适度而特意垫上一层垫子。在忙碌的时候,他们一天要拉上几十或上百趟。和很多靠燃料发动的交通工具不同,黄包车的车速主要是由车夫控制,但它也存在一个巨大优势,那就是车夫可以带着客人自由穿梭在一些狭窄的胡同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车夫这个行业,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老舍笔下的祥子。在当时,他的人生起起落落,关键词却离不开黄包车这三个字。在三次大起大落之中,祥子经历了租车、买车、卖车、丢车、买车和卖车的悲惨遭遇,而在故事最后,他还是挣脱不了命运的枷锁,转而成为了靠租车来跑黄包车的车夫,眼睛里“再也看不到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很多车夫即便买不起新车,也会退而求其次地想要买一辆二手车。之所以大多数的车夫想要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就是因为多数靠租车起家的资本家们并不会轻易放过他们。他们会用尽一切手段来压榨这些车夫,并可能提出二八或三七分成等过分要求。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生存,一些车夫不能不低头答应。可怜的是,他们整天都在跑车,但收入却少得可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黄包车夫们忍无可忍的时候,他们于1934年提出了抗议,还在街头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其实,他们此举不过是想要降低一下租车的费用,但在最后,他们还是被资本家盯上,成为了棋盘上的棋子。加上动荡的时局让很多人都不敢外出,因此,在民国时期,法租界也曾一度限制黄包车夫的数量,这也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车夫在下岗之后只能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他们常常要出去借钱或者是借粮度日,而有一些身患重病的人只能借高利贷去看病。在还不上钱之后,这些失去经济来源的车夫只能活活被人打死。但在乱世之中,从来并不缺少英雄的身影。谁也不知道黄包车夫里面还可以站立起很多了不起的大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时,鼎鼎大名的黄包车车王燕森就是很多黄包车夫心中的“老大”。如果清朝还没有覆灭的话,他或许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王爷。但在清朝灭亡之后,失去优渥生活的王燕森开始琢磨怎么做生意。摸爬滚打几年之后,他凭借着吃苦耐劳的品质很快赚得了第1桶金,也开启了他传奇的商人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开始,他也不过是一个靠租车过日子的车夫,但也许是从小见过世面,他并不想甘心做一辈子车夫。于是,他便咬牙借钱买了一辆黄包车,仅仅半年之后,他就将手里的积蓄翻了几倍,还买了几辆黄包车租给别人,这样一来,源源不断的租金又可以成为他收入中的一部分,让他一跃成为资本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的影响之下,很多黄包车夫都在拼命干活,他们无非是想要早点开辟门户,然后脱离被资本家抽大头的悲惨命运。也许是过于劳累,很多黄包车夫的寿命大多在四十岁左右。

在那个乱世之中,无数车夫在苟延残喘,他们拼命拉客只是让他们的生活获得一丝光明而已。在那个纷乱的世道,命如草芥是真实的写照,也是扎进人心口的一把刀子,让人不禁为那些车夫们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