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仅供中国大陆地区执业的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如您非前述专业人士,请离开本页面

2024年9月8日,由礼来举办的“第八届礼来中国消化道肿瘤高峰论坛”于北京、上海、哈尔滨、长沙四地线下同步召开。会议邀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李进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苏展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

本届论坛延续“规范、精准、关爱”的主题,邀请到了国内多位结直肠癌领域资深专家共同参会,集中讨论了消化道肿瘤领域的进展与挑战,特别强调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前沿策略,以及精准检测、晚期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等学术热点问题,并通过临床真实病例分享,深化了学术碰撞与交流。本文与您共同回顾会议精华,共享学术盛宴。

群英齐聚 盛大开幕

上午场论坛伊始,礼来中国首席医学官迟海东博士表示,期待此次论坛能够在消化道领域专家的引领下,共同探索未来肿瘤治疗新思路。未来礼来也将继续携手广大肿瘤科医生,在创新的道路上持续前行。随后,大会主席沈琳教授、李进教授、张苏展教授致开场辞。

沈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不仅为学术碰撞与交流提供了平台,也是促进消化道肿瘤领域发展的阶段性总结,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召开。

李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目前中国消化道肿瘤患者人数众多,生存期短[1]。期待在此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同道互相学习和探讨下,能够让患者得到更大获益。

张苏展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信此次论坛的召开,各位专家能够从真实临床实践出发,为广大基层医生带来更多专业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李进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苏展教授

立足国情与指南,消化道肿瘤治疗任重道远

首位讲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健教授以《中国肿瘤研究与诊治现状》为题发表演讲,表示我国消化道肿瘤患病人群巨大,尤其是结直肠癌。从2022年GLOBOCAN的数据来看,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已成为仅次于肺癌的存在[1]。但总体来看,由于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持续减少,肿瘤死亡率每年降低1.2-1.3%[2],证明早筛早诊在整体治疗中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研究显示:筛查可降低结直肠癌(CRC)40%发生率和67%死亡率[3]。然而,目前仍然面临普及性及接受率低、筛选质量不高、过度诊断等挑战。此外,多学科团队 (MDT) 在肿瘤管理中逐渐占据越来越重的地位,是助力精准医疗的重要举措。李健教授期待能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开拓创新治疗方法,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相关目标。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薛俊丽教授就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中外指南进行解读,在靶向治疗方面,前线聚焦EGFR通路,对于“适合强烈治疗(RAS/BRAF均野生型)”潜在可切除患者,CSCO指南删除FOLFOXIRI+西妥昔单抗的Ⅲ级推荐[4]。后线抗血管治疗中,呋喹替尼已经被纳入NCCN指南,推荐用于三线及以上mCRC的治疗,且国内从2018年到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5-7]。在2024CSCO指南中,提高了TAS-102+贝伐珠单抗的推荐级别,为Ⅰ级推荐[4]。后线抗HER2中,NCCN指南移除了德曲妥珠单抗适用人群的“限RAS/BRAF野生型”的限制条件,将用药剂量从“6.4 mg/kg”修订为“5.4 mg/kg[5]。关于后线KRAS G12C抑制剂,NCCN指南推荐KRAS G12C突变患者采用KRAS G12C抑制剂+抗EGFR进行后线治疗[6]。而免疫治疗方面,目前临床研究带来的临床实践改变并不多,未来仍需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去识别对免疫治疗更敏感,更能从中获益的人群。

随后,李健教授在“对话前沿”环节担任主持人,就结直肠癌精准诊疗中未满足的需求以及中外指南在靶免治疗方面的更新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作用这两个问题展开提问。关于结直肠癌精准诊疗中存在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李进教授刘莺教授表示,未来结直肠癌的精准治疗需要在免疫治疗上有所突破,积极探索免疫联合其他药物的方案。精准检测是精准治疗的前提,临床实践中结直肠癌的精准检测至关重要,并期待将精准检测与药物研发相结合,或可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更佳临床获益。

关于中外指南在靶免治疗方面的更新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作用,张苏展教授薛俊丽教授谈到,中国的CSCO指南具有前瞻性,且其能够为中国医生提供清晰便捷的临床指导。而在临床实践中,基层医生的认识与指南仍有差距、药物的可及性和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等限制了相应靶向药物的实际应用。后续应更加关注药物可及性和基层医生的推广工作,也期待未来更多国内创新药物的上市。李进教授补充道:尽管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面临诸多挑战,但对未来仍应保持乐观态度。目前已有研究探索PD-1抑制剂、VEGF单抗及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在结直肠癌中的疗效和耐受性,期待未来临床证据公布,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健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薛俊丽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准诊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助力结直肠癌患者全程获益

江苏省肿瘤医院朱梁军教授分享了晚期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困境与进展,对于MSI-H/dMMR型结直肠癌,免疫疗效普遍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尽如人意[8],可考虑使用联合治疗策略提高疗效;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一些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筛选能够从免疫治疗获益的MSI-H/dMMR型结直肠癌患者,优化患者人群选择。结直肠癌多数为MSS/pMMR型,单纯免疫治疗疗效差[9]。可考虑尝试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和放疗、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其他靶向治疗以及双免联合或不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探索,有望将MSS免疫冷肿瘤转为热肿瘤,改善MSS/pMMR型结直肠癌患者疗效。

河南省肿瘤医院刘莺教授就晚期结直肠癌靶向治疗进展进行详细论述,表示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历经二十余年,现在已经有了非常精准治疗选择,当前抗血管治疗已用于mCRC全线治疗[4,10];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是mCRC患者一、二线主要治疗选择之一,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三线主要治疗选择[4]。同时,随着精准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不断发展,相信够给患者带来更好获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省肿瘤医院朱梁军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省肿瘤医院刘莺教授

之后的“共话创新”环节由李进教授主持,围绕持续抗血管生成治疗策略发出提问。张苏展教授、刘莺教授薛俊丽教授均肯定了持续抗血管生成治疗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作用。目前,抗血管生成药物主要包括贝伐珠单抗和小分子TKI。对于mCRC患者,如果前线治疗中使用化疗药物,三线治疗可选择抗血管小分子TKI,使患者有一个短暂的“化疗间歇期”。

跨地区交流,MDT团队为结直肠癌患者规范精准诊疗保驾护航

下午场论坛由大会主席张艳桥教授开启,张艳桥教授对于近年来MDT团队的发展壮大表示由衷地祝贺和开心,同时强调了MDT团队合作在制定和执行治疗计划中的重要性。

随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志伟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刘振洋教授分别对各自MDT团队人员展开介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庆鑫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向芳教授分别带来一例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肺多发转移患者和一例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诊疗过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MDT团队和湖南省肿瘤医院MDT团队从指南出发,聚焦检查、治疗策略等多维度展开热烈讨论。

讨论内容覆盖了手术、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的适用性,以及针对不同患者情况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目前,三线及以上靶向治疗/化疗均能明显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11-14]。对于明确诊断的患者,积极干预,能够帮助患者稳定病情。同时,MDT团队专家们还强调,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完善影像学检查是达成精准诊疗的重中之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艳桥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彩纷呈,完美落幕

最后,张艳桥教授宣告本次大会圆满结束,她表示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与创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结直肠癌患者延长了生存期[15]。而此次大会丰富的知识干货,也将助力结直肠癌患者收获更加光明的未来!

*以上照片均获专家知情同意

审批编码:PP-ON-CN-1641

审批完成时间:2024年09月30日

参考文献

[1] WHO GLOBOCAN China 2022.

[2] Han B, et al. J Natl Cancer Cent. 2024 Mar;4(1):47-53.

[3] Cenin D, et al. BMJ Open . 2022 May 16;12(5):e048156.

[4] 2024 CSCO结直肠癌诊疗指南.

[5] NCCN Guidelines Colon Cancer. v4. 2024

[6] NCCN Guidelines Colon Cancer. v4 .2023

[7] 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药物呋喹替尼胶囊获批上市.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8] Diaz LA Jr, et al. Lancet Oncol. 2022 May;23(5):659-670.

[9] Cai L, et al. Immunology. 2024;173:209-226.

[10] Johnson D, et al. Cancer Treat Rev. 2024 Feb 24:125:102700.

[11] Grothey A, et al. Lancet, 2013;381(9863):303-312.

[12] Li J, et al. Lancet Oncol. 2015 Jun;16(6):619-29.

[13] Mayer RJ, et al. N Engl J Med.2015;372(20):1909-1919.

[14] Xu J. et al. J Clin Oncol. 2018 Feb 1;36(4):350-358.

[15] Eng C, et al. Lancet. 2024 Jul 20;404(10449):294-310.

审核:Ruth

排版:Squid

执行:Uni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