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之中

前言

提到中国的美食,那不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只要是能看到的,基本上都有可能登上中国人的餐桌。

这其中有熊、老虎等野兽,也有毒蛇、河豚等带有剧毒的动物,甚至田间地头的老鼠都能成为某些地区的特色菜。

从古到今这几千年的时间,猫这种最为常见的动物却很少登上中国人的餐桌,而至于为何不吃猫肉,李时珍早已留下了答案。

那么猫相比其他动物到底有何区别?李时珍留下的答案又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时猫的地位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猫并不是中国的本土动物,不然十二生肖当中怎么会没有猫这种动物的存在。

但要论其猫在中国的历史,也有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国古代最早出现有关猫的文献是在西周时期,当时《诗经·大雅·韩奕》中就有“有熊有罴,有猫有虎”的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现在的角度翻译的话,猫这种动物可能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凶猛的野兽,而且是与熊和老虎并列的存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了猫身上的另一种特性,因此开始逐渐将野猫驯化,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耕社会,粮食可以说是人们的重中之重,但当时田鼠是农民的大敌,它们不仅会破坏庄稼,还会传播疾病。

但猫能够凭借其敏捷的身手和敏锐的捕食能力,帮助农民对抗田鼠,也正因为如此,《礼记·郊特牲》中记载了“迎猫,为其食田鼠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猫这种对农业生产中的帮助,使得古人意识到它与人类共生的关系,因此也逐渐有人认为猫是他们心中的守护神,而非餐桌上的佳肴。

当然,这一观念并非仅在中国古代出现,在其他国家同样存在,在古埃及,猫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生物,而这种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与古埃及不同的是,猫并没有被中国古人当做是神明供奉,而是将其放在了与耕牛同样的位置。

当然,在每年的腊祭当中,猫作为能捕食田鼠的神兽之一也会被固然祭祀,这无意中表明了猫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猫还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唐代就有“猫洗面而客至”的说法,意指家中的猫洗脸预示着第二天会有客人来访。

这种象征性的解释,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猫的喜爱之情,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猫逐渐演变成了招财进宝的象征,招财猫的形象也因此深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一点之外,一些民俗禁忌和执政者的态度也同样影响着人们对猫的态度,比如民间故事中唐代女皇武则天在未掌权时因为在后宫争宠,则被诅咒为死后变为老鼠。

之后武则天真的当上皇帝,但可能因为心虚的原因,便下令禁止全国养猫吃猫肉,尽管这个命令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但也间接导致当时社会对猫产生一种保护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猫的传说和迷信,比如“猫有九条命”“猫眼能见鬼魂”等等。

这些故事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猫的敬畏之心,使得食用猫肉成为了一种不被接受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中国人对待神明的信仰一直都尊崇这务实主义,就那龙王爷来说,风调雨顺那是龙王爷,久旱不下那直接上大炮轰。

尤其是在古代那种能让人饿极了的年代,只要能保住性命,不饿肚子,那无论什么敬畏都要往后稍稍,所以中国人不吃猫肉的另有他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性价比不高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那些经常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肉类,比如猪肉、鸡肉,都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肉量充足,二是易于大规模生产。

这些肉类不仅能够提供大量的肉食,而且养殖成本相对较低,非常适合用来满足大众的需求,但是猫肉却完全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猫的体型通常很小,身体上能用来食用的肉量也非常有限,相比起其他常见的肉类,猫肉显得少得可怜,更重要的是,猫肉的味道和口感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美食的期待。

有些人可能会说,像鱼翅、海参这样的食物虽然量少,但因为味道独特,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可是猫肉既没有足够的量,也没有特别出色的风味,自然很难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养殖的角度来看的话,猫肉同样不具备成为主要肉类来源的条件,猫是一种典型的肉食性动物,它们主要靠吃肉来获得营养,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新鲜精肉。

这意味着,如果想通过养殖猫来获取肉食,就必须投入大量的饲料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往往会超过猫肉本身的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句话说,养殖猫用于食用,很可能是一桩亏本的买卖,正因为如此,即使市场上有人尝试养殖猫来获取肉食,也很容易因为成本过高而放弃。

另外古代医学虽然不发达,但也同样能意识到食用猫肉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因为猫通常会捕食老鼠和其他小型鸟类,而这些动物身上往往携带各种各样的寄生虫、病毒和细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猫捕食了这些动物后,这些病原体可能会进入猫体内,成为潜在的健康隐患,考虑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很多人自然会选择避免食用猫肉,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不过虽然我们是这样认为的,但古人在书中的记载并不是这样,不过对于为何不吃猫肉这个原因,李时珍早在书中就交代的非常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临颍融媒,2019-09-29,“中国人为何不吃猫肉?真实原因,原来李时珍早已记载”

李时珍的答案

早在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就曾提到,李时珍这个名字对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作为一位出身医药世家的大夫,李时珍一生致力于医学研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最终完成了长达192万字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药物百科全书,更是当时世界上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医学著作之一

它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还加入了自己多年实践的心得,为后世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猫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尽管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于食物的选择并不像今天这样丰富多样,但即便如此,猫肉依然未能成为受欢迎的食物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猫肉的味道并不令人满意,书中提到,“猫肉不佳,味甘酸,亦不入食品。”这意味着即使是最有经验的厨师,也难以让猫肉变得美味可口。

许多人尝试过烹饪猫肉,却发现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猫肉总是带着一股酸味,而且肉质松散,不易咀嚼,这让人们望而却步。

除了口感不佳,李时珍还特别提到了食用猫肉存在的健康隐患,在那个医疗水平相对落后的时代,许多现在看来较为常见的疾病,在当时都是严重的危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敦煌发布,2024-04-25,“中国人为什么少吃猫肉?原来李时珍已告诉我们答案,古人早就试过”

李时珍指出,猫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这会导致人们体内的“火气”上升,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上火”现象,在中医理论中,“上火”是指体内阴阳失衡,表现为口腔溃疡、便秘等症状。

而在现代医学中,则有可能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此外猫肉中还含有较多的嘌呤成分,这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能够在体内代谢成尿酸,加重痛风患者的病情,这些健康风险在缺乏现代医疗手段的情况下,无疑增加了食用猫肉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猫作为一种天生好动、喜欢独自活动的动物,身上容易携带各种细菌和寄生虫,比如弓形虫和肺吸虫,这些都是猫身上的常见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即便是在高温烹饪的过程中,也可能无法将其彻底杀死,如果人们不小心食用了含有这些寄生虫的猫肉,轻则会引起肠胃不适,重则可能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本草纲目》中的警告不仅仅是出于对口感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出于对公共健康的担忧。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