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梦萦中夏巨龙魂

土筑东方金字塔

古井无声留老痕

碑廊有印昭芳迹

一尊遗址物华存

五色泥层文化厚

陶鼎玉琮申上根

千年沉寂启重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青浦区重固镇西侧的小土墩——福泉山遗址,是环太湖地区一处重要的良渚文化遗址,它并不是一座自然形成的山丘,而是一处人工堆筑的墓地,蕴含着新石器时代各时期的人类文明之火,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被誉为“东方的土建金字塔”“古上海的历史年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泉山遗址远观仅是农田中的一个大土台,光绪年间《青浦县志》记载,福泉山的所在地“重固”,原先写作“鬼重鬼固”,据说是宋代抗金大将军韩世忠掩埋军士骸骨的地方,可见古人就认识到这里是一片丛葬地,往后才去掉“鬼”字旁,改为了“重固”。另一种说法,福泉山原名“覆船山”,因山形似覆船而得名,但覆船之名不雅,这才改为了福泉山(方言中音近)。还有说法山上曾有泉水,其水清甜,所以称福泉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次挖掘

1979年试掘

福泉山古文化遗址于1962年发现。1979年8月,为了开展太湖地区的古文化研究,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对福泉山遗址进行了试掘和发掘。此次试掘初步了解了该遗址的文化内涵与分布范围。根据出土遗物的数量、种类和精美程度判断,这是一座良渚文化的高等级大墓。福泉山宝库的大门,由此徐徐打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首次发掘

1982年9月至12月,上海市文管委考古部为配合当地筑路工程,对福泉山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到305平方米,清理了包括崧泽文化、良渚文化、汉代等不同时期的墓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深入发掘

1986年12月至1988年1月,上海市文管委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第三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累计达到800平方米,进一步揭示了福泉山遗址的丰富文化内涵。在此次发掘中,清理了多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包括崧泽文化居住遗址、良渚文化祭祀遗迹和墓葬、战国墓、西汉墓等,共出土各类文物2800多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6月25日,福泉山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着其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址公园打卡点位

历史年表 五色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泉山遗址内的五色土是这一古文化遗址的标志性特征之一,由黄褐、灰褐、灰兰(或灰蓝)、青灰、黄土等五种颜色的土层构成,如同一部历史年表,记录了福泉山遗址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西汉、唐、北宋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每一层土都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阶段。它们层次分明,相互叠压,完整地保存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这些不同颜色的土层,不仅反映了土壤成分、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变化,更记录了人类活动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轨迹。

人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139人殉大墓是福泉山墓地中发现的少见的人殉现象的高等级墓葬。墓主为成年男性,出土大量随葬的玉器、石器、陶器以显示其尊贵地位。但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墓坑东北角还有一具人骨,为青年女性,蜷曲于M139墓主的脚下。考古专家们认为,这是中国早期使用人牲的例证。

祭祀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泉山遗址祭坛呈阶梯状,自北向南,自下而上共有三级台阶,各台面中间平整,周围以散乱的土块堆积而成。后来的考古发现表明,在各处遗址中良渚文化祭坛的存在都非常普遍,但福泉山遗址中的祭坛是最早发现的,之后在瑶山、汇观山遗址等又相继发现,揭示了良渚文化社会共同的宗教理念。

文化陈列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泉山遗址陈列室》陈列了福泉山遗址1957年发现、20世纪80年代进行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发现及出土的文物、墓葬等。大墓随葬的玉、石、陶丰富精致,美不胜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址出土文物代表

玉琮

代表时期:良渚文化时期

玉琮是良渚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玉器之一,象征着神权和王权。福泉山遗址出土的玉琮制作精美,玉质青绿半透明,有的还刻有细腻的神象、飞鸟纹等图案,展现了古代先民高超的玉雕技艺。玉琮的出土不仅证明了良渚文化时期玉器制作的高度发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玉器的崇拜和信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泉山遗址9号墓出土 神人兽面纹玉琮

玉璧

代表时期:多个历史时期,尤其是良渚文化和战国时期

玉璧是圆形中央有孔的玉器,常见于古代墓葬中作为随葬品。福泉山遗址出土的玉壁制作规整,有的还刻有精美的纹饰,如战国时期的青玉双尾龙纹壁,极具艺术价值。玉璧的出土反映了古代先民对于礼仪制度的重视,以及玉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玉双尾龙纹璧

陶器

代表时期: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

福泉山遗址出土的陶器种类繁多,包括鼎、豆、壶、罐等生活用具和祭祀用品。这些陶器制作工艺精湛,器形规整,纹饰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审美情趣的变化。陶器的出土为我们了解古代先民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艺术成就提供了重要实物资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良渚文化高柄陶罐

石器

代表时期:多个历史时期

石器是古代先民的重要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福泉山遗址出土的石器包括斧、钺、铲等,这些石器制作精良,反映了古代先民对于石料的加工和利用能力。石器的出土为我们研究古代先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提供了重要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固福泉山遗址203号墓出土 石钺

象牙器

代表时期:良渚文化时期

象牙器是福泉山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之一,包括象牙权杖等。这些象牙器制作精美雕刻有繁复的纹饰,如兽面纹等,展现了古代先民高超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象牙器的出土不仅证明了良渚文化时期象牙资源的丰富和珍贵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奢侈品的追求和审美观念的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泉山遗址吴家场地点207号墓出土 象牙权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融媒体重固镇分中心

编辑:俞静彦

责任编辑:李艳丽(首席)

终审:潘胡刚

转载请注明来自“绿色青浦”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