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师利国
“十一国庆”长假,各旅游景区做好了充分准备,喜迎八方宾客。难得的假期,人们各自选择心目中理想的去处,有的选择从没去过的风景区,有的选择回家陪老人,有的选择农村的田野,更多的是按兵不动。其实,人们都在寻找自己的生活方式,探索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桃花源记》迷倒了多少人,人们向往这种环境,众人追求这种生活,多少人在寻找世外桃源之地。从文章的描述来看,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如果现在真有这种地方,又有谁愿意在这里生活呢?我曾去过十堰市竹山县官渡镇“桃花源武陵峡风景区”,所处的环境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说实话,这里真是人间仙境,景色独特,可以用没有开发的处女地来形容。但是,如果让外地人到这里生活长住,我不敢保证百分之百没人愿意,反正我不会来,因为这里不是我想生活的地方。
当然,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环境有所改变。重点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关键是精神境界。桃花源并不是某一具体地点,而是一种精神追求,理想化概念。
在农村长大的我,十六岁第一次到县城,第一次看到宽敞的马路,路灯,堵河大桥,五层的楼房,觉得这是个好地方,心中思考着能在这里安家就心满意足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积累,心中的世外桃源更加宽范。但理想的世外桃源与现实生活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发生变化。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到竹溪鄂坪乡某村住队,全村几十家住户,大多数住在交通方便的公路两侧,但有四户住在山上。从公路到这里,需要一个半小时,距离不是很远,但全是笔陡的山坡,年轻人上去中途还需要休息一次,如果肩挑背扛物资,一定十分艰难。
我先后三次上去,看到在这里生的的农民是多么地无奈。饮水靠天上下雨,每家有一个蓄水池,浑浊的水质上面被杂草覆盖。我们做工作希望他们搬迁到山下住。他们说:“在这里住习惯了,地有种的,柴火有烧的,空气新鲜”。我们讲了很多道理,并且给予补贴。有一位老人讲:“在这里一切都很方便,到山下后地少了,烧柴不方便了,房前屋后果树怎么办”?我理解他们的心情,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对这里有深厚的感情,他们想守住这块几代人奋斗的基业。这里就是他们的世外桃源。
难道他们不知道外面世界吗?不是,他们是舍不得这熟悉的环境。后来听说他们已搬到山下,时不时地回去看看曾经的家园。
重庆江津农民刘国江和爱人徐朝清的故事感人至深。他们住在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处,丈夫刘国江为方便妻子出行,在悬崖峭壁上凿了6208级石梯,被称为“爱情天梯”。孩子们早已搬出大山,但二位老人始终不愿意下山。
是大山比城市好吗?不是。是因为这里有太多的感人故事,有太多的回忆。这里的一草一木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只有住在这里心中才能安宁,只有住在这里,才能释然。这里才是他们永恒的归宿,才是他们的世外桃源。
有一对夫妇退休后,把县城的房屋卖掉,搬到住在省会城市的女儿家。刚开始觉得大城市就是好,整天忙着带外孙。渐渐他们不习惯这里的生活,并不是女儿女婿不孝。他们自己说:“在这里住的不踏实,有一种悬浮的感觉,心始终放不下,怪就怪当初想问题太简单。经过反复思考,还是决定回县城定居,原来长期工作的地方才是家,有亲朋好友的地方才是家,你所熟悉的地方才是家”。女儿女婿知道父母的想法后极力反对,回去后别人怎么看?知道的是你们住不习惯,不知道的还会说我们对老人不好。况且房价上涨,买同样的房子是过去的两倍价钱。这对夫妇讲,暂时买不起房,租房子也要回到县城。
是县城条件比大城市好吗?不是的,是心情,人脉,归宿及熟悉的环境。
世上根本没有世外桃源,所谓的世外桃源,就是让心灵得以安宁,享受平淡生活,不追求外在物质和成就,不羡慕他人的生活,不嫉妒他人的成就,寻找适合自己的心境。处处皆是桃花源,就看你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去寻找。
2024.10.3十堰
☆ 作者简介:师利国,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转业回湖北十堰。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