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被称为共和国的“战神”,更是教员的心腹爱将,他从一名普通班长一路走到华东野战军统帅高位,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功高如日月。

可在1958年,这个关键的历史阶段,令人景仰的解放军总参谋长粟裕却蒙上了冤屈,被扣上了“极端个人自由主义”的帽子。

那时的粟裕也不便多言,只得默默忍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批评的大环境一经形成,一时之间肯定是无法收场,于是锋利如刀的谩骂便接踵而至,矛头直指粟裕。

性情温和的粟裕也就被调到了军事科学院,教书去了。

从总参谋长,这个实权职位,到科学院的副院长,这个闲职岗位,二者的跨度自然是云泥之别。从好的一面看,粟裕也远离了漩涡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改革开放以后,在教员身边长期担任秘书和护卫的李银桥,晚年回忆教员对粟裕的评价,说:“1955年授军衔时,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然三次辞让。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军区司令员,现在又让了元帅衔。”

最后,李银桥还说:“毛主席私下虽然对粟裕有些看法,但还是认为粟裕是屈指可数的人才,将才,帅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才:一定要找到他

湖南省西部的会同县是靠近贵州省的一个贫困县,位于湘西南部的山区,这里也是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区。

在会同县城北面约10公里外的伏龙乡的一个村子,长满了枫树,这就是粟裕的家乡。

粟裕,出生于1907年8月10日,父亲粟周亨,是一个落地秀才,又兼做一些贩运木材的生意,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

粟裕刚满六岁,父亲就将他送进私塾读书,三年后又进入县城的新式小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看粟裕生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可粟裕自认为自己是汉族人,然而外界却出于居住地的原因,将粟裕认作是侗族。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广西的白崇禧一家,其实严格来说,粟裕其实已经是汉化的“侗族人”。

1925年,粟裕考入了湖南省第二师范学校,在学校接触到了社会上的新思潮,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27年6月,粟裕正式入党,那个时候,“白色恐怖”的硝烟弥漫在社会各地。

为了保护粟裕,党组织将粟裕转到了叶挺的第24师教导队,当了一名学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初,叶挺十分欣赏粟裕,将其安排在警卫队工作。后来,大革命失败后,粟裕跟着朱德上了井冈山。

正是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粟裕在战争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了教员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今后成为一代战神,打下了坚实的军事思想基础。

粟裕也曾多次回忆这一经历,说:“在井冈山,是我从一个基层干部成长起来,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路途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时期。”

此言非虚,很少有人知道,粟裕是得到教员军事宝典真传的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9年6月22日,红4军在龙岩地区召开了党代会。选举前委书记,教员因一些人故意不投票,没有当选。

于是教员7月8日暂时离开了红4军,路途中,不幸患上了疟疾,不得已到永定县金丰山区养病。

养病期间,粟裕奉命带领第3连,担任警卫任务,从而使粟裕和教员有过一段时间的直接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段很短的时间,粟裕就像一名初入江湖的侠客,懵懵懂懂。不过得到了教员的亲自指点,聆听了这位隐居高人的教诲,粟裕进步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