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从北平城西门头沟峰顶向城内方向望去,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城内外乌泱泱号称70万大军的国军将士。

如果你碰巧带上了望远镜,更远的地方漫山遍野的都是对北平城翘首以盼的解放军们,一场关于北平城命运的大战即将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内除了驻守于北平“绥远王”傅作义的50万地方军队,还有20万来自南京总统府直接调遣的“中央军”。

这些“中央军”并不直接听从傅作义调遣,“中央军”为首的将领李文和石觉甚至还有蒋介石对傅作义进行监视的一层关系。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将来,傅作义决心放下成见迎接解放军进城,完成北平城的和平解放。

蒋介石心腹李文和石觉究竟会对傅作义的起义行径如何反应,傅作义将会如何控制那20万来自南京精兵?

位于风暴中心的北平

北京,古称幽州、燕、蓟、北平。除了长达千年的政治中心的历史外,北京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了北京城,就来到了一望无览的山区,高耸的地势对华北的平原地区呈俯瞰效果。

在北宋时期,北京作为当时燕云十六州的中心,也是一座巨大的军事堡垒,其易守难攻的特性整整困扰北宋上百年之久。

无论是明末李自成北伐还是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入北京城后都顺势拿下了大半个中国。可以说,谁拥有了北京谁就基本上能稳坐天下之主。

辽沈战役国军大败后,作为实力派将领,曾经名震一方的“绥远王”傅作义被蒋介石派往北平就任“华北剿总司令”,负责保卫北平方面的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国军在东北大败,势力退出东三省。但位于北平的国军并没有立即积极的开展防卫计划。

据当时国军内部的军事研究所推测,辽沈战役后解放军并不会立即进入山海关。

从休整部队、清点战利品、恢复生产和基层组织的角度上来说,东北这么大的地盘起码要三个月才能整合完毕。

令国军内部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关于平津间的战局毛主席已经早已做下批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毛主席的批示大概为:“解放军同志们要千万不怕苦不怕累,关内的国军已成为惊弓之鸟。我们解放军接下来的关键不在于围攻北平,而在于包围天津、唐山、塘沽等城市,这样北平就断了后路自然不战而降。

包围的关键在于“围而不打”,我们解放军背靠东北物资粮草充足,他们国军物资匮乏没有长久之计。时间在我们这里,要用时间来换来华北战局的最终胜利。”

傅作义刚到北平不到一个月,东北野战军就从辽宁等地秘密集合,向山海关内进军。

当时解放军用兵如神的点在于:傅作义想要在解放军未站稳地盘时出动军团对决,打个措手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解放军却神速般的包围北平城外的大部分军事要点,将北平城围的连个苍蝇都飞不出去,将国军变成了待宰羔羊。

区别于解放军内部的斗志高昂,当时驻守在北平的国军已经到了崩溃边缘。

紧锁的城门,缺医少药的仓库,暴躁爱殴打新兵的士官,漫天的火药味和空空如也的肚子是当时国军内部的基本境遇。

况且当时北平城内的国军也都成分复杂:有从东北逃来或撤离的伤兵溃兵,有日伪改编的部队,有地方军阀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部队在平常的时候都听调不听宣,如今正面临着缺医少药食物匮乏的窘境,怎能使他们保卫北平?

傅作义的“小把戏”

曾经有学者分析了傅作义当时的心理状态:虽然他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抗战,表面上看他会对蒋忠心,但其实他心里还有自己的另外打算。

在就任北平市长之前,蒋介石还给过他一个方案:东北一失则华北不保。

最正确的战略方案应该收紧部队南撤在淮海准备大决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方案虽合理但被傅作义一口回绝,他一怕自己再也回不到自己的绥远省,二来怕自己的军队被中央军消化吸收。

他心理既不想到南京把自己的军队交给老蒋,也不想为保卫北平而丧命,更不希望北平被炮火摧毁。

在北平彻底被围困之前,解放军总军委曾派出两次代表同傅作义开展了两次北平和平解放的谈判。

第一次和谈在北平城已被初步包围的时候,解放军派出北平的地下学生组织劝傅作义起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由于当时双方之间的分歧太大,这次谈判没有取得任何结果。

第二次和谈是傅作义主动提出来的,傅作义找出当时的独立党派民盟副主席张东荪,对于“华北联合政府和军队收归于政府”的要求降低。

东北野战军军委认为,军队收归于政府难免再像当年的大革命时期一样,军队不被共产党控制而导致革命功亏一篑。

军委罗荣桓拒绝了傅作义有关于“军队归于联合政府的提议”,提出“军队必须解放军化”,并给了傅作义最后期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军抓住了当时傅作义大不了当个“绥远王”的念想,先是大兵包围张家口,继而攻克密云县,解放军将北平围了个水泄不通,彻底的断了傅作义的后路。

“如今北平四面八方都是敌军,好像把北平城围得像那铁桶一般!城内几十万国军马上就要面临着弹尽粮绝的局面了。”

李文,“华北剿总副司令”国民革命军前军长,正在军队会议室里忧心忡忡的向傅作义和司令石觉商讨。

“如今我最害怕的不是共军攻进来,而是这么多缺衣少食的弟兄们,饿极了把城门打开将我们送去做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文、石觉、傅作义三人彼此之间并不熟,顶多也是之前听过对方的名号。

越到战局危急的时刻,这些军阀习气浓厚的将领就开始首先怀疑起自己人。

会议结束后傅作义一回到市长办公室,就被自己手下的亲兵副官着急忙慌的拉到了楼梯旁。

这个副官跟随傅作义征战数年,早已经成亲信。他这么着急想要传达的信息,不得不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大啊,听手下弟兄传话,石觉那个保安团司令要打开城门把你和李文卖给共军换他一辈子荣华富贵。”

听说之前东北一些国军弟兄没有选择投诚,最终不是关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就是强制去边疆劳改,我听到这些地方的名字都感觉到害怕!

石觉一旦打开城门向共军投诚,我们这些老伙计这辈子恐怕都人鬼两隔了。现在怎么办?你快点想想办法啊!我们这些老伙计的命都由你决定了”

解放军宽待起义国军将领傅作义他是知道的,听说其他起义将领不仅没有治罪甚至还到了新政府任职,这也许是一条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共军可不是一般的厉害,东北这么多兵工厂里面的炮弹要多少有多少,炸开我们北平城墙只是时间问题。”

“北平城可算是个宝啊,当年八国联军来过、日本鬼子来过都没有毁坏,这老祖宗留下来的遗产可不要坏在我傅作义手上”

与此同时,让傅作义决定和平解放北平的还有自己女儿傅冬菊所立下的大功劳。

虽然出生在国民党家庭,但她心向工人学生运动。在学生时期,她就被组织吸收为成员,加入了轰轰烈烈的革命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平被围困期间,她对自己的父亲讲了许多关于解放军和共产党的政策,以及毛主席对未来和平解放北京的态度,打消了傅作义的最后顾虑。

“要将北平城整个的保留下来,一点都不能被毁坏”傅作义最终做出了他的抉择。

在手下将领通过和解放军首长的秘密会谈后,傅作义和解放军决定开始第三次和谈,这次和谈也是达成共识的和谈。

最终的和谈结果是:为了保卫北平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民安危,他傅作义愿意将北平和平解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解放军达成共识后,目前最为棘手的部分就是蒋介石派来的监军,李文和石觉。

虽然这两人有可能向解放军投诚,但李文和石觉毕竟现在公开的立场还是保卫北平,并且解放军那边并没有来自于李文和石觉的确切态度。

如何处理这两位棘手人物?傅作义表演了一场“小把戏”。

在傅作义做出抉择后的一天清晨,傅作义以“华北剿总司令”的名义召集了所有城内士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把戏的核心就在于将李文和石觉的部队全部以城防的名义安排在城门外,而自己的部队驻守在城中。

这样一来没有部队在身旁的李文和石觉就像没有獠牙的老虎,是杀是剐完全由自己决定。

午间国军内部高级宴会上,没等傅作义在开饭前的讲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文就指着傅作义痛骂:“我和弟兄们总算是看出来了你的真实面目了。

你对得起先总理对你的期望,委员长对你的栽培吗?实在令人寒心。”

傅作义没有辩解,“我已经下定决心起义向解放军投诚了,

委员长那边我也解释过了。今后我们啊大道朝天,各走一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们这几天就有到南京的飞机来接你们,你们保卫北平的任务已经结束了”

傅作义的小把戏成功了,李文和石觉最终还是和平离开了北平,北平完成了解放。

为何不反抗?

回顾李文和石觉的一生履历,他们离开北平后并没有选择向解放军起义而是跟随蒋介石撤逃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用形容词来形容他们来说,他们就是国民党的死忠顽固分子,人民的对头,国军内部一根好用的螺丝钉。

他们的大部队虽然在城外,但李文和石觉仍有机会借着自己在国民党内部的官职和手上的军队重进北平城。

既然有机会,那么李文和石觉为何不反抗傅作义接下来的起义行径而是灰溜溜的坐飞机逃跑?

有时候武力上的优势并不能抹平人心中的愤懑,当时的实际情况在于国军已经在北平城内人心尽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说军民鱼水情,而国军和百姓的关系却是剥削者和被压迫者,解放战争末期人民已经放弃了国民党。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蒋介石集团内部的种种危机正在不断加深,各个集团的矛盾已经变得无法掩盖。

国统区法币改革的失败,使得民间物价飞涨甚至钞票贬值百倍。

无论是当时的北平还是苏州上海武昌广州的街道上都是罢工罢课罢市的市民,用实际行动来对蒋介石集团表达不满。

尤其是北平城中,以清华大学北平大学为首的学生面临着法律的严惩和军警的枪炮,公开进行“反饥饿”游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军已经在北平的工人农民学生之间名声臭了,国军内部也深知这一道理,结果就是根本无法组织起对北平有效的保卫。

当时淮海战争还没打响,真正的大决战还未预演。

李文和石觉自知无法保卫北平,只能撤回淮海准备最终的决战。

民心尽失和战略收缩,是当时李文和石觉对傅作义起义政策不进行反抗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