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冲锋》以新中国第一位特级英雄杨根思的英勇事迹为蓝本,图为海报(局部)。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影片《志愿军:存亡之战》上映5天,已连续4天单日票房突破1亿元。截至记者发稿,该片总票房逾5.7亿元,稳居国庆档榜首。这个假期,红色题材电影在线下影院领跑票房的同时,线上的红色题材网络电影也呈现火热势头。根据第三方影视数据平台的网络电影一周累计分账榜:《冲锋》位列第一,《突进夹金山》位列第四。

线上线下红色题材电影作品共同升温,说明了这一题材的观众基础之坚实,同时也对业内如何拍好此类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看到最后那句‘三连,冲锋’的时候,令人动容,不禁潸然泪下。"观众周斌在豆瓣上写下了自己的观影感受。网络电影《冲锋》以新中国第一位特级英雄杨根思的英勇事迹为蓝本,讲述他从入朝作战,到壮烈牺牲的历程,全景式地展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不屈不挠。

严肃革命历史题材如何建立起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冲锋》导演崔炎龙说,真实便是打动观众的基础,"自有万钧之力"。影片中的杨根思对新兵说:"不要满脑子想着当英雄,而是要活着回去。"正因为如此,他的牺牲才格外沉重和有意义。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既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电影在描绘杨根思的同时,也着墨于他的战友张佑民、崔青山、郑光哲、王井云、王喜等人,其中有老兵的无畏多谋,也有新兵在战火中的成长,这些志愿军官兵的性格鲜明、真实可信,让英雄群体的形象喷薄而出。

不少军事电影迷是异常"严苛"的,有些甚至到"一帧一帧"挑毛病的程度。获得了他们的认可,是对制作方相当高的褒扬。电影《冲锋》开始不久,不少观众对志愿军的军帽感到突兀,好在有热心的弹幕解释"杨根思所在部队就是这种帽子。"影片制作团队此前对是否采用50式大檐帽曾经有过争议,但是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还原历史的真实样貌。从影片中识别出五花八门的武器装备是军事电影迷独有的浪漫,从三八式步枪到汤姆逊冲锋枪、92重机枪、汤姆逊M1A1、M1918A2自动步枪等,大家如数家珍。战术细节往往被很多同类影片忽视,而电影《冲锋》中的志愿军战士在敌军猛烈火力下穿插交替前行,弹幕中的观众激动地科普"三三制"。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战场细节,影片的执行导演主动要求陪演员一起参加军事训练。认证为电影《冲锋》故事板绘师的工作人员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电影是需要赤诚热爱的一门艺术,我们抱着极为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作品,剩下的,就需要交给观众和时间了。"

真诚是获得认可的"密码"

网络电影《突进夹金山》聚焦红军长征途中翻越夹金山的壮烈故事。除了展现红军战士的英勇外,影片还刻画了历史洪流中挣扎求索的百姓,如被抓壮丁的逃兵多吉、山匪头目、藏族村民等。

制作团队对电影作品的真诚同样是《突进夹金山》获得好评的重要因素。影片拍摄于海拔3000米的地域,地形、气候以及高原反应都是挑战。演员们身着单衣、穿着草鞋或布鞋在森林和冰雪覆盖的高原上完成拍摄,力求真实再现红军长征时的细节。电影评论区一位网友写道:"画面写实,情节紧凑。"另一位网友留言:"虽然不是知名演员,但演技非常棒。"也有不少观众认为影片"复古"的风格色调,在当下影视作品中比较罕见。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冲锋》和《突进夹金山》并非十全十美,但一周分账票房成绩说明,真诚和真实是获得观众认可的"密码"。这也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此类题材影视创作中观众诟病已久的一些问题,如以抗日战争、地下党等为噱头,本质上是包裹着"红色外衣"的枪战片或功夫片;在人物塑造上,往往将主角偶像化,个人英雄主义突出;拍摄中历史的失真、服化道的随意等。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在谈及如何创作红色题材影视作品时指出:"创作者对历史的感受越深刻、越细节,作品就越有说服力和生命力,也越能赢得年轻人的喜爱。"

作者:卫中

文:本报记者 卫中 图:海报 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