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河北邢台市信都区,太行山里连片的板栗树上,一串串栗蓬挂满枝头,60多万亩板栗陆续迎来丰收。

燥热终于过去,早晨7点拎上竹竿出门时,42岁的郭春燕已经能感觉到凉意。

记者:这么长的竿?

郭春燕:得长点,不然大树够不着。今天去这一片,明天去那一片,一般情况下都是早起去。

郭春燕种板栗,也开农家乐,每次上山打板栗,他都要开上农家院拉货用的面包车。

郭春燕:这个车稍快点、方便点,不怕下雨。

打板栗、捡板栗,这是郭春燕的“童子功”。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前南峪村,漫山遍野的板栗树,一直以来都是村民们重要的经济收入。

郭春燕:现在山区有个好事,就是村村通公路,所有的坡地都可以开车。

眼前这片板栗树,是郭春燕去年从村里承包下来的,具体有多少棵,他自己也不知道。

打板栗是个费时的事儿,不仅上下山需要时间,一棵板栗树,也做不到一次收完。今天熟几颗、明天熟几颗,板栗有自己的节奏。

郭春燕:其实说白了就是个辛苦活,得从树上挨个把它打下来,然后再从树下面挨个拾到桶里边。你还得捡快点,因为不是说就这一片,因为这漫山遍野全部都是,下个地方还等着你,你还得赶紧去。

记者:这个丰收季对你来说太漫长了。

郭春燕:太漫长了,最少得一个月。它得慢慢熟,你得慢慢捡,需要耐心,需要很好的体力支持。

掉到地上的板栗,外皮还裹着绿色的栗蓬,混在树下的草丛中,还得瞅得仔细。而栗蓬上的硬刺,即便是戴上手套,也挺扎。

郭春燕:一个一个捡,需要眼神好,需要手快,才能拾得干净点,属于一个技术活,捡得多就练出来了,熟能生巧。

板栗难摘,却好卖。山谷中的前南峪村年年办板栗竞拍活动,村里的“板栗王”,树龄已经有2500年。有拍卖就有知名度,村里人种的板栗品牌叫响了,销路也不愁。

郭春燕:你拾板栗的时候,感觉板栗太多,这活干得太累,可是你把板栗一卖,人家把钱往你手上一搁,立马一切辛苦、疲惫全部都没有了。

收获的季节,游客也多了。郭春燕和爱人租了村里的闲置房屋,农家乐经营得热气腾腾。傍晚的厨房里,收完板栗回来的郭春燕洗干净手,就成了厨师。

记者:游客多的时候,自己一个大厨忙得过来吗?

郭春燕:一个大厨肯定不行,得找人帮忙。

记者:你开农家院的时候,其实心里边有底?

郭春燕:嗯,反正自己会做菜,正好守着自己的超市,方便,自己超市有菜。

记者:这是板栗收获的时候才有的菜吧?

郭春燕:对。

板栗红烧肉、板栗炖鸡块、板栗馒头、板栗粥……这个季节,山里的美食大多与板栗有关。

明媚的日子里,郭春燕手上有被栗篷扎出的小伤,有被热油溅到的痕迹,也有每一天的努力换来的生活的甜蜜。

郭春燕:一年里最忙的就是这个时候,辛苦一年,丰收季节就可以换点收入,这就是属于农民的幸福。

(记者杨海灵 河北台记者魏娜 邢台台记者崔铁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