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网络博主“Jim博士”发文,批评过去十年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冷冻电镜业务”,并且指出“电镜学术模式”的四大弊端。
Jim博士:电镜王子的兴奋,令我不寒而栗
很多网友表示不能认同,希望“Jim博士”能够提供更确凿的证据来论证。
今天,Jim哥就简单的给大家随便展示一个实例!
我们去中国政府采购网,搜索一下“超导量子”,时间是2022年9月到2023年8月这一年,我们看看中国学界采购了什么东西。
搜索结果显示,一共检索到22条内容,这些内容中,主要涉及两个大类,一个是超导量子芯片,一个是超导量子干涉系统。
我给大家看看这个超导量子干涉系统,它全部是进口的,比如这个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采购,费用是76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2022年10月花了1800万采购了只有芬兰Bluefors可以提供的稀释制冷机。你让中科大袁岚峰出来讲话。
山东大学花了1011万采购进口超导量子干涉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花了685万采购进口超导量子干涉系统!
复旦大学花了450万采购进口超导量子干涉系统!
湖南大学花了700万采购进口超导量子干涉系统!
不仅如此,湖南大学同批次,还买了440万的美国进口X射线装置。
武汉大学花了1050万采购进口超导量子干涉系统!
武汉大学同批次还采购了2400万的冷冻电镜!
请大家注意,我这可是随手用了一个关键词,只限定了一年,只是一个类别的设备,以及并非全部统计,就是这么个情况。
所以,你认为你懂科学游戏吗?
如果我们继续统计,就能了解为什么论文越累计越多,创新越来越少--那是因为国外的进口设备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功能更全、操作更简单了呀!
其实,那些整天喊着“遥遥领先”的,都是伪专家,他们不懂科技是何物,更不知Jim哥多批判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体系到底是咋回事!
我们下期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