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美国百老汇到北京人艺、国家大剧院,老字号戏剧机构用良好的口碑获得了一批戏剧爱好者拥趸,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顶级“厂牌”。近年来,“大戏看北京”、“江南小剧场”等品牌活动的逐渐成熟,让戏剧厂牌的建设从内容扩大到运营,优质内容走出根据地,依托各地大力开展的惠民文化活动,在全国范围流动起来,带来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也为我们揭示了戏剧厂牌建设的深远意义。

内容厂牌:粉丝消费力的源泉

如果把戏剧当成一道精致的美食,内容就是最核心的“食材”,戏剧厂牌是最善于烹饪的“大厨”,对作品品质的把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从历久弥新的北京人艺,到“为人民娱乐服务”的开心麻花,戏剧厂牌在传承发展及推动艺术创新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严格的艺术标准、精益求精的服化道,成为粉丝消费力的源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许多创作者表示,戏剧厂牌的建设让戏剧从业者更具使命感与责任感,出于对羽毛的爱惜,创作者不仅鞭策自己提升艺术质量,更有意识的在传统基础上领先思考,融合现代元素创造新体验,这样的思考对促进艺术批评与进步有重要意义。例如,1982年8月,由时任北京人艺导演的林兆华(现北京大学戏剧研究所所长)执导的话剧《绝对信号》在北京人艺排练厅试演,被视为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的开端。在随后的几年中,小剧场戏剧的影响悄然渗透于全国各地,促进了戏剧形式的多样化,更催生了如牟森、孟京辉为代表的“戏剧人”,为中国话剧带来了新的生机。

运营厂牌:戏剧文化的传播者

酒香也怕巷子深。周期性的戏剧展演活动,让更多优秀戏剧得到曝光机会。如“大戏看北京”、“江南小剧场”等,戏剧品牌活动不断推陈出新,为观众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元的观剧选择,成为了戏剧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勾勒了另一种戏剧厂牌可能——运营厂牌。通过精细化运营,不仅让观众可以放心走进戏院解锁严选内容,也让更多地方优质戏剧获得曝光机会,对激励青年一代创作者有着积极意义。惠民福利补贴等政策的扶植,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院,了解和喜爱上了戏剧。

9月13日,北京人艺小剧场话剧《晚安,妈妈》作为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暨江南小剧场秋季演出季(以下简称本届展演)开幕作品在苏州演出,观众在大合影环节高呼“常来!”,这简单的两个字,不仅表达了苏州人民对作品的喜爱,也彰显了戏剧的运营厂牌已然成为了连接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桥梁。

厂牌建设:多维度的推动力量

然而,营销过度的行业问题也逐渐显露。

随着有文化消费习惯的观众越来越多,戏剧内容越来越丰富,行业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却有受访观众表示,“每星期都会去看,但质量太‘参差’了。”“尤其是很多小剧场演出,看简介云里雾里的,看剧像赌博。”关于 “翻车”的原因五花八门 : 演员的表演水平有限,情感表达不到位,无法沉浸; 原创剧本故事发展缺乏逻辑性,情节转折突兀,让观众难以理解; 舞台布景粗糙,无法为剧情营造出合适的氛围……

“我们要精品!”的观众呼声正在回响,让厂牌的优势更加凸显。“‘国字号’出品比较信得过,所以上新必看,也会冲着‘卡’去二刷三刷。另外就是有行业组织背书的,一般不会‘翻车’。”

这样的“老饕”观众群体正在快速壮大。他们不再满足于表面的浮华与热闹,而是以更加敏锐的目光和细腻的感受力去审视每一部戏剧作品。在本届展演演后谈环节,许多观众向主创提出了更为尖锐深刻的问题,引发了创作者思考。例如,在《比萨斜塔》的演后谈上,观众就文艺作品价值观是否要与时俱进的话题进行了犀利的诘问,“to be or not to be”的讨论留给了每个在场人思考的留白。

与此同时,票价差异大、定价依据不明的客观问题也困扰着资深戏剧迷。针对戏剧市场问题及持续发展需求,各地政府在优化工作机制、加快剧场建设、推出优质项目、涵养艺术生态、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特色品牌上下足功夫,文化惠民补贴诚意满满,实实在在的调动了观众用脚投票。

近年来,苏州市在小剧场建设上取得了广泛认可,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杨芳在此前的分享中表示,明确部署与规范指引、加强载体建设、聚焦内容生产、涵养演绎业态这“核心四招”共同构成了“江南小剧场”品牌建设的关键策略,推动了“江南小剧场”品牌的快速发展。

本届展演期间,中国剧协层层筛选了23部优秀小剧场戏剧作品荟聚姑苏,不仅有开闭幕式、剧目展演、人才培训班、学术交流活动,期间还同时开展剧目演后谈、戏剧工坊、外场快闪、公益讲座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戏剧盛宴,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小剧场戏剧的独特魅力,也为小剧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助力内容创作的精品化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演剧目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目演后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届中国剧协小剧场戏剧创演人才培训班开班仪式

品牌建立的过程,是从知晓到忠诚的过程,而忠诚带来更高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有不断产生品质上乘的艺术作品,才能让观众累积信任,实现情感链接和共鸣。建设戏剧厂牌,不仅是每一个创作者的必由之路,也是戏剧发展的关键动能,终将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形成全面推动,促进产业融合,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带来新的增长点。

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作者 | 钟达

编辑 | 钟达

点个“在看”,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