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陈毅说过,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与敌军打消耗战,物资消耗得不多了,战士们忍着饥饿继续作战,是人民百姓一车一车地将粮食物资运到前线,保证了解放军的作战的物资,是战争胜利的关键。

说到百姓们的物资援助,那真的是太多了,深受民心爱戴的解放军经过村落就会受到村民的招待。但是人民解放军不会白白拿乡亲们的粮食,一般是不会接受百姓们的资助,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我军会以借粮的名义来收取乡亲们的粮食,日后再相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要讲的故事就是一件这样的事情,时隔多年再次出现的借条凭证,它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下。

40年前,陕西一政府办公室门前,一名老汉一直在外面踱步,手里只有一张年久的旧纸条。工作人员看出了老汉的焦急,上前询问是否有什么问题,老人支支吾吾地说了几句,将手中纸条递了上去,工作人员看后大吃一惊,原来这是解放前解放军跟老百姓借粮的凭据。经过专家的鉴定,这张凭据属实。经过交流,老农将自己家族的故事讲了出来。一下子将大家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这张凭据怎么来的?

老先生的名字叫郭建英,这张欠条是他的祖父留下的,祖父家是做煤矿生意的,在当地都很有名,为人守信正义,是大家恭敬的大善人。凭借自身的优势,郭老爷积累了许多的家产。随后便是到了抗战时期,战火流离的百姓苦不堪言,经常可以看到逃亡的百姓。郭老爷子经常施舍救济当地生活困难的百姓。后来便是国民党对八路军的封锁控制阶段,要求百姓不准给八路军粮食,并进行威胁。即便是如此,面对转战经过的八路军,百姓们还会偷偷给八路军送去粮食。

在两军交战时期,往往不会很快就能打完,会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对阵,这时后备物资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战士们不能饿着肚子作战,人是铁饭是钢,军队对军粮的需求非常大,而在战时,粮食的价格都是非常昂贵的,百姓们都买不起,但是还会留给八路军,由此可见八路军是深受百姓们的爱戴的。而作风优良的八路军不会白白拿百姓们的粮食,在战需情况下,会跟百姓们打借条,在战争结束后,再如数归还。因此,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有很多百姓会拿着凭条来取物资,但更多的是留住珍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八路军行走在郭老爷家乡附近时,战士们已经很久没有吃饱饭了,即便这种情况下,八路军也不会选择跟百姓们借粮。得知消息的郭老爷,立刻兑出1100万法币,买了十车粮食就给八路军战士送去了。突如其来的物资解决了八路军的急需。团长感激地跟郭老爷子交谈着。郭老爷原本打算直接送给八路军,但是团长怎么说也不行,最后打了借条,郭老爷打算留着当纪念,代代流传。

为什么现在又拿出来?

经过此事后,郭老爷子的声誉越来越好了,深受广大乡亲的尊敬。后来来了几个乡外人,跟郭老爷做竞争生意,他们故意压低物价,卖的价格跟成本价差不多,让老百姓都来买他们的货物,这样久而久之,郭老爷的生意就落寞了,最后无奈破产了。直到郭姥爷过世时,他将凭据传给了儿子,并告诉他不到迫不得已,不要去用了。再到后来传到老汉这里,老汉原本也是打算珍藏着的,但是无奈家中变化太大,近几年老汉的妻子不幸得了重症,郭老汉为了给妻子看病走了很多地方,寻了很多配方,家中的积蓄已经花光了,妻子看病仍然需要钱,无奈之下,郭老汉想到了这张凭条,为了妻子,决定来到附近的政府去询问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政府按照当时金钱的兑换率给了老汉八万多块钱,有了这八万多块钱,老汉给妻子看病就宽裕多了,政府也给老汉的妻子派了医生,专程给他妻子看病。这件事也推动了军民一家亲的氛围。

回顾整个抗战年代,除了有英勇的八路军战士浴血奋战,还有我们最和蔼可亲的乡亲们在背后默默地努力,为战士们缝衣服、添粮食,做好的万全的后备准备,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八路军也是一心一意为新中国奋斗,也正是这份坚持与努力,赢得了中国百姓的支持,最终解放了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