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官网更新显示,2024年,北京大学获批18项杰青、17项优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分杰青获得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席瑞斌,男,汉族,1980年3月出生,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统计科学中心研究员。2014年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青年计划,202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兼任中国现场统计协会理事、青年统计学家协会副会长、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计算统计分会常务理事。

他于1998年考入内蒙古大学数学与物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地进行本科阶段的学习,2002年获内蒙古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2005年获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硕士学位;2009年获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同年以助理研究员身份加入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生物医学信息学方面的研究。2012年9月加入北京大学。

席瑞斌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统计、生物信息、高维统计、网络分析、生物医学大数据、组学大数据及肿瘤的精准医学。他先后主持或参与过科技部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基金委重点项目及基金委面上项目等多个科研基金项目。近年来有50多篇文章发表于Nature, Nature Genet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Bioinformatics, Biometrika, NeurIPS等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和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霆,男,出生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现任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2004-2008,理学学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008-2013,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导师:裴坚教授);

2013-2018,博士后,斯坦福大学化工系(导师:鲍哲楠教授);

2018至今 ,特聘研究员,博导,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领域是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有机电子学;柔性可穿戴器件;生物医学电子技术。主要开展了新型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离子电子混合导电材料、柔性电子器件的研究。已发表论文超过80篇,总引用超过14000余次,H因子51,相关研究成果被Science、Nature等期刊和国内外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包括Science、Sci. Adv.、Nat. Commun.、J. Am. Chem. Soc.、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申请中国和国际专利12项,已获授权7项,部分专利成果已实现规模化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堉,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博雅”青年学者,202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2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随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入职北京大学。

主要关注二维半导体的可控制备,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构的新奇物理特性及相关器件。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青年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项目,入职北京大学以来发表通讯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Scienc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Synthesis,Nature Communications (5)、PRX、PRL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华星,1983年11月出生于广东茂名。2007年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学士学位,2012年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5年在美国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2015年至2017年3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别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4月入选浙江大学“百人计划”并回国工作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3年7月起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长聘副教授。202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朱华星主要从事基本粒子与量子场论的理论研究,在量子场的辐射修正、红外结构、幂次修正等方向取得了系列成果。代表性工作包括提出了一套基于能量关联函数的高能喷注理论,搭建了从喷注测量到光锥上量子场研究的桥梁;首次计算得到横动量依赖部分子分布函数的三圈辐射修正;发现了强相互作用味单态共线演化的类空/类时互反律关系;给出了自然界中最重的基本粒子—顶夸克的微分衰变宽度的最精确理论预言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婧,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长聘副教授,研究员,2024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中国颗粒学会气溶胶专委会副主任,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科学协会(IAMAS)青年科学家委员会主席,及多个期刊编委工作。获Elsevier/JQSRT Richard M. Goody大气辐射与遥感青年科学家奖,美国气象学会(AMS)Henry G. Houghton 青年科学家奖。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学士 (2006),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2011)。

主要从事气溶胶光学遥感、气溶胶辐射与气候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主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在Nature Reviews Earth and Environment,Science Bulletin, GRL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涂云东,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教授。入选“日出东方”北大光华青年人才,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7,2021,2024),北京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2024),202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4年和2006年先后获武汉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和经济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6月加入北大光华。亚太青年计量经济学者会议发起人和主要组织者。40余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多个国际国内知名专业杂志。著作教材《时间序列分析》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于2022年9月出版。研究领域涵盖时间序列分析、非参数计量方法、大数据分析、金融计量和预测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彪,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2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2年获得北京大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北京大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博士学位。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康奈尔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生态学和土壤生态学的研究。通过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等多学科手段,结合野外调查取样与定位实验、温室和生长箱的控制实验、以及室内分析与模型模拟等方法,研究森林和草地等生态系统的地下碳循环过程(根系分泌物和周转、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形成、养分循环等)对全球变化(比如温度升高、降水格局改变、氮沉降增加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理,为我国制定应对全球变化的政策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少鹏,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2024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3.9 - 2007.7 北京大学,理学学士 (统计学);2007.9 - 2009.7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统计学);2010.9 - 2011.9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生;2009.9 - 2013.1 北京大学,理学博士(生态学)。

2013.4 – 2015.9; 法国国家科学院(CNRS),博士后;2015.10 – 2017.9; 德国整合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iDiv),博士后;2017.10 – 至今; 北京大学,预聘制助理教授(研究员)。

主要从事理论生态学研究,重点关注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多样性-稳定性关系、食物网结构与功能、集合群落理论等。相关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在Science, PNAS,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Nature Food, Nature Communications, Ecology Letters, Ecology等期刊。担任Ecological Monographs,Ecology Letters等期刊编委。

来源: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