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策研究院,很多人可能都知道这个名称,知道司马南、郭松民等人都是其“高级研究员”。但不知道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也不知道它们到底研究出了什么,更不知道“高级”在哪里。
网上公开资料显示,昆仑策研究院有自己的网站,其自我介绍如下:
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注意,它这里面说“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说“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说“讲真话、讲实话”。
真实的昆仑策研究院到底是干什么的,留到后面说,现在先来看看,它到底有没有像它自我标榜的那样对社会负责,讲真话、讲实话。
看看下面昆仑策在9月30日发布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请问福建省教育厅:为什么入选的是柳传志而不是任正非?》,文章第一句话就说:
近日,柳传志入选福建省中小学《诚信教育》教材且放在首篇一事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与讨论。
“近日”,相对于发布时间“9月30日”,应该大致是一个怎样的时间范围呢?往前说一个月,算不算近日?往前说一年,算不算近日?
就算往前说一年,也算“近日”。那么,柳传志入选福建省中小学《诚信教育》教材被曝光发生在什么时候么?2022年9月1日。而且,第二天教材就被召回,所以当时戏称柳传志中小学一日游。
也就是说,昆仑策研究院发布的这篇文章,说“近日,柳传志入选福建省中小学《诚信教育》教材且放在首篇一事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与讨论”,这完全是假的,近日根本没有发生这回事。
2022年9月1日曝光,第二天召回,不用说,关于柳传志的那篇文章肯定会被删掉,现在教材肯定已经更新过了。
昆仑策研究院这篇文章在各大自媒体平台都同一天发布了。文章没有标注原创,拉到最后,其注明来源:昆仑策网,转编自“暖风冷雨”。
何为“转编”呢?自然应该是以原文为基础,稍微改动,改动幅度不会超过50%,也就说,大部分是作者的内容,少部分是自己修改添加的。
但是昆仑策研究院“转编”的这篇文章,与原文相去甚远,几乎是“脱胎换骨”了。不信请你来比较一下。
这是原文:
这是昆仑策“转编”之后的:
比较之后可以发现,昆仑策“转编”后的文章,比原文更具有挑动性,而且很像是给华为做广告的软文。
实际上,昆仑策研究院别有用心,不过是借用了“暖风冷雨”之名,发布了一篇挑动舆论的广告软文。
虽然,华为是值得赞扬的,了不起的民企,任正非是正能量,而柳传志确实存在争议。此外,福建省的那个教材在两年前把柳传志搞进去,显然与资本有关,也的确应该受到批判。
但是,不管怎样,这是两年前的事,不是“近日”的事,说轻一点,原作者与昆仑策研究院翻炒旧闻,说严重了,他们就是在造谣。
“暖风冷雨”只是一个普通小自媒体,干这种事情,倒罢了,昆仑策研究院居然也干这个事,公然信谣传谣,这就说不过去了,这是自己打自己脸。
看看原文,平台已经提示可能包含AI创作信息,可能不靠谱的,而昆仑策不核实,信谣传谣不讲,把原文改得“面目全非”“脱胎换骨”,实际上就是原创了,却还打着“暖风冷雨”的名字发,这是要拿别人当替罪羊吗?
看看昆仑策研究院“转编”后的文章,明显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上宣传了华为,但暗地里矛头对准了福建省教育厅,而实际上更是对准整个教育事业。看下面留言,这篇文章成功挑起了公众对教育的负面情绪。
现在来看看这个昆仑策研究院到底是怎么回事。据其自称,是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的机构:
结合第一幅图,可以看出,有些关键词让它显得高大上,比如“战略研究”“聚贤才”“献明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智囊”等,还有“研究院”这个名称。
但实际上,根据注册信息,这就是一家小微企业,注册名称是“昆仑策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宋一峰,不知何许人也。看看下图,看看它的经营范围。
根据注册信息与经营范围,这其实就是一家广告公司,所谓“战略”“智囊”,就是给客户出点子,但却把自己打扮得高大上,好像治国安邦的智囊团似的,很有迷惑性。
但是,这样一家小微企业、广告公司,看起来并没有按照规定的经营范围去做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召集一批人整天发文章。这些人号称高级研究员,也没看见研究出什么,又高级在哪里。
奇怪的是,像司马南、郭松民等人,还有好多,好像身份都不简单,都是在自媒体平台上活跃的名人,居然都聚拢在这个公司门下,什么力量使然?
似乎,这个小微企业只是他们的壳。
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这是好事,但靠着说假话,靠着信谣传谣,靠着借他人之名、揪着两年前的问题搅动今天的社会舆论,引来一群吃屎的苍蝇臭虫,这违背了自己秉持的“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这不是“献明策”,这不是对社会负责,这是卑鄙无耻的行径,无助于社会和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