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云南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呈现一幅“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为充分展现新时代云南边疆地区建设成就,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云南8个沿边州(市)级学习平台、云南网,推出“沿着边境看中国·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系列策划,带你一起沿着边境沉浸式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领略“疆”山如画,见证国泰民安。本期让我们一起走进沧源佤族自治县单甲乡嘎多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沿着边境看中国 | 云南沧源嘎多村:古寨新颜如诗如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沿着边境看中国 | 云南沧源嘎多村:古寨新颜如诗如画

“月亮升起来哟,山寨静悄悄……”二十世纪80年代的一首《月亮升起来》,歌声婉转,情感动人,让“嘎多”这个坐落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边境古寨被世人所知。如今,这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寨在保护和开发中焕发着无限生机。

嘎多村边境线长13.1公里,全村456户1958人。是东方小夜曲《月亮升起来》的创作地和《阿佤人民唱新歌》的采风地,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高坡陡、刀耕火种,交通不便、人背马驮的场景是嘎多村历史的真实写照。如今,古寨变景区、历史变财富、文化变资源,嘎多村实现了蜕变。

在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幽谷里,独具佤族特色的落地式、干栏式民居散落在绿水青山间;石板路、“弯月标志”的房顶、木板墙体、文化图腾、观月台等遍布村寨,让这座“月亮古寨”韵味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嘎多村通过挖掘秘境边陲、传统村落、月亮古寨等优势,坚持“原始的、传统的、生态的”理念,规划“月亮古寨”、月亮湖、岛里田园综合体,联合当地知名茶企和临近的边境村寨打造最美边境环游路线,引导党员领办农家乐、超市,开办民宿、直播带货,打造集爱国主义、传统村落、山水运动、康养休闲、生态采摘、农家特色为一体的边境旅游村寨。

2023年嘎多村游客量达10余万人次,带动群众增收50万元以上。在村里做生意的村民陈学艺说:“我现在吃上了旅游饭,收入比以前高了,日子越过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寨变景区”让嘎多村村民唱响新生活,也让村寨有了更多的发展动力。嘎多村着眼全村闲置土地、低产田地、连片土地,把分散的劳动力和土地盘活集中起来,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布局“千亩茶、千亩菜、千亩药、千箱蜂、千头牛”五个特色产业,形成产业结构样样好、特色产品季季卖、农民农事天天忙、群众收入稳稳增的发展态势。2023年,嘎多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30.26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西葫芦采摘期,嘎多村致富带头人李尼惹种植的50亩西葫芦销售一空,获得了10万元的收入。李尼惹话里满是喜悦与感谢:“我的西葫芦不愁卖!县里的农业科技人员教我们用滴灌技术种植,今年产量提高了很多。”

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了,嘎多村又探索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抱团发展”模式,推动全村实现共同富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嘎多村以党组织牵头,建立了沧源县单甲乡嘎多村绿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带领下围绕土地集约化利用、产品选育、科学养护、生态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整合村集体经济,协调各方资源,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产业化发展,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蓝莓、木耳、野生笋等地理产品已具备相当知名度。

小小的村庄人口不多,但却有了自己的农特品牌产品。噶多村副主任田福明说:“发展的脚步与当地群众思想观念的改变紧密相连,从以前的‘要我改变’,转变成了‘我要改变’,劲头就不一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傍晚,村民们聚在村口的广场上,哼起那首熟悉的《月亮升起来》,看着月亮缓缓升起,生活也如月亮一样“升起来”了。

来源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 吕世成 陈洁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副总编辑 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