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目录:

引言

1 雨 2 冻雨 3 雪 4 霰 5 雹

6 露 7 霜 8 雾 9 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言: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雨、冻雨、雪、霰、雹、露、霜、雾、霾等现象,也是地理试题中也经常出现的地理概念,那么这些地理事物有怎样的区别或联系呢?

为了便于区分,我们可以将以上地理概念分为2组:

第1组:

1.雨、2.冻雨、3.雪、4.霰、5.雹;

第2组:

6.露、7.霜、8.雾、9.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下是具体介绍:

1.雨:由水滴组成,大部分水滴的直径大于 0.5 毫米。云质粒经各种物理过程长大,例如,在水云中,云滴通过凝结碰撞形成更大的水滴,当水滴大到不能被上升气流支托时降落到地面,便是降雨。形成降雨的三个必备因素是水汽、降温与凝结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冻雨:冻雨看似下的是雨,但雨滴的温度小于0℃,为过冷水滴,降落到近地面很冷的电线、树木、房屋以及地面上时,立即冻结成冰,分分钟给接触到的一切,披上一层“冰衣”。如下图。冻雨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雪:雪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混合云是由小冰晶和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的,在混合云里,当过冷却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时候,就会冻结沾附在小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落到地面,便是降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霰(xian) :云中的冰粒下降过程过程遇冷( 0℃以下)凝结成的黄豆般大小的球形或圆锥形的颗粒,掉到地面上有弹性,会跳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雹 :形成于强对流云中的固态降水,直径一般在0.5—5 厘米,可大到10 厘米以上,大多呈球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形体。主要形成于特别强盛的积雨云中,云层下部气温较高,多为水滴;上层气温很低,飘浮冰针和雪花,在低处冻成半透明的冰珠,形成冰雪相间的冰雹,当这些冰球降落到地面是,便是降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露: 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露点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0°C以上,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地表物体上(表面积相对大的、表面粗糙的、导热性不良的物体),这就是露。所以露大多在暖季的夜间到清晨的一段时间内形成,形成条件一般是晴夜静风,近地气层湿度较大,上层空气较干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霜: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以下,地面物体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便达到饱和,由于此时温度低于0℃,水蒸气在地面一些传热性能不好的地表物体上凝华成冰晶,或者露珠凝结成冰晶,这即是霜。所以霜大多在冷季夜间到清晨一段时间内形成,形成时一般是静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雾:其形成和露一样,不过水珠更小,附着在空气中悬浮的尘埃上。

雾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雾生成在大气的近地面附近。造成水汽凝结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蒸发,二是空气自身冷却。当空气中有凝结核时,饱和空气如继续有水汽增加或继续冷却,便会发生凝结。凝结的水滴如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时,雾就形成了。另外,过大的风速不利于雾的生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霾:大量烟、尘等微粒(肉眼无法分辨)均匀地悬浮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当大气较稳定时(大气扰动小),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数天以上。雾和霾的核心物质不同,形成条件不同,且霾对人体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题或者一些高三的地理模拟题中出现很多的新概念题目。有的学生很欣喜,做起来如鱼得水,得分极高,有的学生遇到就头疼,得分极低,甚至颗粒无收。

材料: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下列关于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线东侧为暖气团、西侧为冷气团

B.干线东侧为干气团、西侧为湿气团

C.干线东侧为冷气团、西侧为暖气团

D.干线东侧为湿气团、西侧为干气团

点睛:第一看干线两侧气团的干湿,首先舍弃A、C选项。第二根据新概念“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因此,需要看露点值的大小来定干湿,数值越大,越湿,干线东侧露点数值大,因此湿气团,西侧数值小,是干气团。

2.下列关于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干线形成后,其东侧气团被迫抬升

②干线形成后,其西侧气团被迫抬升

③干线形成后,雨区可能位于其东侧

④干线形成后,雨区可能位于其西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点睛:根据概念“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干线也就是锋面。根据常识,比重大的气团在下面,比重小的在上面,因此,干气团在下,湿气团在上。东侧湿气团被抬升。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类似这些出现新概念的题目,其实是学生的福气,阅读——考试时耐心阅读、平时多积累阅读水平,快速提炼文中的要点,结合画图,这些题目几乎都是平稳的送分题。

附录:类似的露点题目。

材料:空气中的水汽来自下垫面,在一定条件下,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气温升高而升高,空气中水汽含量达到上限时,称为饱和空气。气温下降有可能使不饱和空气变成饱和空气,露点温度是指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达到饱和而发生凝结时的温度。

下图数据来自GIS推算,是晴朗条件下某时刻相关城市大气即时温度及露点温度(单位:°C),PQ为晨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下列城市中,水汽含量达到饱和的是

A.北京

B.大庆

C.长春

D.佳木斯

点睛:注意露点的概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晨线以东城市中大气中水汽含量均为过饱和

B.北京大气中水汽含量为过饱和

C.北京、呼市两地空气中水汽含量差异很大

D.佳木斯即时温度高于大庆的原因是佳木斯太阳高度比大庆大

小知识:

露点,百度百科解释:露点(Dew point),又称露点温度(Dew point temperature),在气象学中是指在固定气压之下,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要降至的温度。在这温度时,凝结的水飘浮在空中称为雾、而沾在固体表面上时则称为露,因而得名露点。

总结:新概念题目,最终落实在概念的理解上,语言言简意赅,里面都有一些条件限制,也即是限制词、潜台词或者提示词,指引解题方向。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要狠狠地啃一啃阅读理解。

1、定义‌:露点温度是在空气中水蒸气开始凝结成露珠的温度。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达到饱和时,就会形成露水,此时的温度即为露点温度。
‌2、特点‌:露点温度与气温的差值可以表示空气中的水汽距离饱和的程度。当气温高于露点温度时,表示空气未饱和;当气温等于露点温度时,表示空气已饱和;而当气温低于露点温度时,表示空气过饱和,此时容易形成露水或雾。
3、影响因素
‌A温度‌:空气温度越高,空气中可以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多,因此露点温度也越高。
B‌湿度‌: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越高,露点温度也越高。
‌C气压‌:气压越高,空气中可以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多,露点温度也随之升高。
4、应用与意义
‌A天气预报‌:当露点温度接近当前气温时,表示空气中的水汽接近饱和状态,容易形成雾或降雨。因此,露点温度可以作为预测降雨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B除湿与凝露判断‌:露点温度还可以指导除湿工作。当露点温度很高时,表示空气中湿度较大,可能需要使用除湿器来降低空气湿度。此外,露点温度还可以用来判断物体表面凝露的可能性。当露点温度接近或高于物体表面温度时,物体表面容易凝露。
‌C人体舒适度‌:露点温度还与人体的舒适度密切相关。在高露点时,由于气温一般较高且相对湿度较大,人体容易感到闷热不适。相反,在低露点时,气温或相对湿度较低,有利于人体散热,因此感觉较为舒适。
综上所述,露点温度是一个反映空气湿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天气预报、除湿工作以及人体舒适度评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相关概念

1、水汽压(e):空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力(分压强)。国际制单位为百帕(hPa)。大气中水汽含量多时,水汽压就大;反之,水汽压就小。空气中水分充足,利于降水

2、饱和水汽压:在温度一定情况下,单位体积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含量达最大限度,空气就呈饱和状态,这时的空气,称饱和空气。超过这个限度,水汽就要开始凝结。饱和水汽压大小与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愈高,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愈强,饱和水汽压愈大。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压强,为饱和水汽压(E),所以,一天当中温度高时,饱和水汽压也会更大。要注意饱和水气压是一个理论值,影响因素是气温,二者呈正相关,与实际的水汽含量无关。

3、相对湿度(f):通常我们所说的湿度,是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由此可知,决定实际水气压的是空气中实际所含有的水量,在一天中往往较为稳定,不容易发生变化。饱和水气压是一个理论值,气温在一天当中的变化,会引起饱和水气压的变化,往往在下午会随着气温升高而变大。由于相对湿度为上述两个指标的比值,受饱和水气压日变化的影响,使得相对湿度在一天当中呈现出早晚较大,午后较小的特点。同时还要注意,如果天气现象迅速发生变化,比如降水,降雪,会导致空气当中实际含水量下降,进而使得实际水汽压下降,相对湿度下降,所以雨后天晴,空气明显变得干燥。

例题分析

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下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据此完成(1)~(2)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

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2)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对流旺盛

B.逆温增强

C.暖锋经过

D.冷锋过境

参考答案

(1)A (2)D

试题分析

(1)材料给出露点温度定义,告诉我们若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水汽达饱和并凝结形成降水。读图可知,18日14—20时,气温在0 ℃以上,但气温己达到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汽饱和形成降水,且风速逐渐增大,判断为风雨交加;在18日20时至19日4时左右,离地2 m气温仍达到露点状况,气温低于0 ℃,且又继续降温,降水应先以固态冻雨形式,再逐步形成雪花飘飘景观;因此天气变化依次为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选A项。若用排除法,依据一般规律。当气温高于露点温度时,表示空气未饱和。由于图中19日4时以后,气温高于露点温度,达不到水汽凝结的条件件,故第三阶段天气不可能有雨的形成,排除BCD。

(2)该地位于我国吉林省,且在18日14时—19日20时经历了降水、大风、降温等一系列天气现象,此时为11月中旬,故最有可能是冷锋过境。

这道题中主要考查气温的变化对相对湿度的影响。一般这道题想表达的,实际上是这样一个过程,11月18日14:00开始,吉林省某气象站附近有冷锋过境,受其影响风速先大后小,同时出现了降水和降温,由于空气中的水分因为降水而不断减少,使得露点温度不断降低。同时,降水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前期温度高于0℃,降水为液态(雨),后期温度低于0℃,降水为固态(雪)。

露点锋(干线)

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的密度小。露点是指空气因为冷却(降温)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露点温度越高,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就越大。

可以分析,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湿气团会抬升至干气团上空,形成的锋面称为露点锋,也称干线。抬升过程中,气温降低,达到露点后,产生降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来源于2020年山东卷高考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