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奇石文化是具有传承的一席之地,从唐至清,文献由杜绾《云林石谱》、范成大《太湖石志》、赵希鹄《洞天清录集》、林有麟《素园石谱》、计成《园;台》、文震亨《长物志》、李渔《一家言》、诸九鼎《石谱》、周棠《石谱》为代表的几个春秋时代的奇石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奇石的审美艺术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剖析:趣味审美“似”、艺术审美“似与不似”和观念审美“不似”的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趣味审美“似”,是赏石者在接触奇石时最初步的审美感受。

在这个阶段,赏石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看奇石是否“像”某种事物,比如像动物、像植物、像人物等。

这种“似”的审美,源于赏石者对世界的认知和熟悉,赏石者往往会对与自己熟知的事物相似的奇石产生亲切感和喜好。

如一方形似阐石的石头,我们会称之为“禅石”,并对其喜爱有加。

这种趣味审美“似”,是奇石审美的基础,也是最直接的审美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审美意识的升华,赏石者对奇石的审美就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似”,而是进入了艺术审美“似与不似”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赏石者不仅要求奇石在形状、色彩、质地等方面与某种事物相似,更注重的是奇石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性和独特性。

赏石者在欣赏奇石时,会注重其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欣赏其在“似”中的“不似”,品味其在模仿中的创新。

如一方既像老人又像禅石的石头,我们不仅会欣赏其形象的生动,更会品味其内在的韵味和哲理。

这个阶段的审美,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趣味,而是进入了艺术的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念审美“不似”的艺术,是奇石审美的高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赏石者对奇石的欣赏已经超越了“似”,而是注重其“不似”。

这个“不似”并不是指奇石与现实事物的不相似,而是指奇石超越了现实的束缚,具有了独特的艺术性和哲理性。

赏石者在欣赏奇石时,更注重的是其内在的精神和意蕴,品味其超越现实的艺术魅力。

如一方看似普通,但却被誉为“一花五叶”的石头,赏石者在欣赏它时,并不会注重它是否“似”某种事物,而是会深思其背后的哲理和寓意,品味其超越形似的精神内涵。

这个进阶的审美,已经进入了哲学的领域,是对奇石的高阶审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奇石的审美是一个从“似”到“不似”的视角认知过程,是一个从趣味到艺术再到观念的提升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赏石者对美的独特追求和理解,也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奇石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