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上个世纪以来,印度一直把“入常”当作衡量其成为全球大国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一直到今天,印度都没有得偿所愿。对此,印度外长说出其中的原因。那么,印度的“入常”之路为何如此坎坷?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印度又还要再等多久?

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结束后,一向致力于推动联合国改革,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印度,又开始为自己的“入常”之路而努力。有消息称,在美方有意推举德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国成为安理会新常任理事国的大前提下,莫迪政府担心这一提议会被其他五常国家驳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时间10月5日,印度外长苏杰生在一档专题访问节目中表示,印度的“入常”申请,可能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五常”国家反对,理由是“谁都不愿意放弃一票否决权,让其他国家分享这块蛋糕,他们可能通过各种手段,来延缓联合国改革进程。”

回顾印度的“入常”之路,从2005年首次申请,被俄罗斯一票否决,到2021年第六次“卷土重来”,被美国再次反对。甚至可以说,苏杰生这次说了句“大实话”。毕竟印度多次“入常”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推动改革进程的意愿并不强烈,而印度政府还没解决好本国与巴基斯坦间的矛盾,让一众穆斯林国家不赞同印度“入常”。

就当前形势来看,尽管俄乌冲突爆发后,“五常”国家推动联合国改革的意愿更加强烈,但在各方达成共识前,印度能否“圆梦”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毕竟力邀新成员“入常”的美国,目的是为了拉拢更多对抗中国和俄罗斯的“盟友”,而与俄罗斯关系良好的印度,极有可能不会受到美方青睐。退一步来讲,即便美国主动伸出“橄榄枝”,被列入候选名单的印度、德国、日本、巴西四国,也得掂量一下是否要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

有分析指出,这些申请“入常”的国家,虽然符合美方所提出的,安理会架构需要更包容、更全面的改革思路,但面临的阻碍也更多,因为每个国家都面临着至少一个常任理事国的一票否决。

现阶段,除非新成员国能接受成为没有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否则扩员工作的难度会相当大,毕竟连美方也无法接受自己手中的权力被分割,进而导致美国的话语权在安理会进一步下降。对于印度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意愿,中方的态度是一贯的,那就是“强调安理会改革,应该主要以增加效率为目标,而不应成为一些国家谋求国际地位的工具。”

在中方看来,优先增加非洲国家席位是现阶段主要推动的目标,因为只有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发声的机会,才能更好的维护国际和地区局势稳定。将常任理事国席位当成大国博弈的工具,只会加剧全球范围内的地缘冲突。

透过上述表态,看得出印度能否“入常”,不仅要看中国手里这一票,还要看莫迪政府能否拿出诚意,让“五常”国家看到印度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价值。相信随着印度拥有与常任理事国匹配的综合国力,得到第三世界尤其是邻国的尊重认可,“入常”将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