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5日凌晨,毛主席一行乘坐火车来到了清华园站,虽然天色已晚,但主席的心情相当好。他们下车之后,就改乘汽车前往了颐和园。
在来到北京前,就特意安排这个行程,因为毛主席对北京的古建十分关心,尤其是颐和园。
平津战役时期,毛主席就曾特别嘱咐让前线抽调组织一支特殊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抢在对北京发起总攻前,先一步拿下颐和园,避免此处受到总攻的波及。
当时,国民党军在颐和园仍有驻军,他们一度以园林作为掩体,打算与解放军部队作战。毛毛主席得知此事后,立即给前线部队发出指令,要求他们确保当地安全。
于是军委就对前线部队作出指示,解放军各部不能故宫、颐和园的宫殿前拴战马,也不能让枪弹擦破墙皮。正是在毛主席的关心下,颐和园等地免遭战火。
而当毛主席一行进京的时候,颐和园自然也成为他们的第一个落脚点。
得知毛主席一行要在颐和园落脚,李克农等人早就先行,来到颐和园布置防卫。北京虽然已经解放,但这里可并不安全,傅作义虽然领导部队起义,可北京城内各方势力,特务群体多如牛毛,搞破坏也是防不胜防。
甚至傅作义本人都无法很好掌控下属所有部队,再加上城内还有大量敌特,这就给李克农等负责保卫工作的人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毛主席一行进入颐和园之后,他惊讶地发现这里一个人都没有,除了负责保卫工作的同志,毛主席就没有碰到其他人。到了中午,一行人打算休整一下,结果园林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这让毛主席十分不满,他也问了周边人,原来李克农为了做好保卫工作,索性就把园子里的人都给清了出去。没想到毛主席知道了原因后,勃然大怒,他直接对李克农等人说道:“你们搞什么名堂?”
李克农只能解释自己的难处,毛主席不满地说道:“你蠢么!你把水全排干了,你那个鱼还讲什么安全?饿死在那里吧!”这句话既形象,又有道理,可谓是一语双关点明其中的大问题。
而一旁的朱老总见状,则赶紧站出来打圆场,不过这个场景朱老总也看不下去,他也提醒李克农等人,做事不能一刀切,有敌人不假,但不要把所有人都当成敌人。
只是批评归批评,眼下一个尴尬的事实是,人已经都清出去了,结果连毛主席一行想要吃个饭,喝口水,都没地方搞去,这一点都不亲近民众。
幸好队伍里面有人机敏,立即跑到颐和园外面的饭店,先帮毛主席他们买了饭菜回来。于是,毛主席一行进京的第一顿饭就变成“外卖”,这个插曲影响到毛主席的兴致,但毛主席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习惯。
他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十分喜欢找当地的群众唠嗑,毛主席对于地方情况的了解,有不少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李克农这番安排,直接影响了毛主席与群众的交流,这是最让毛主席觉得不满的事情。
虽然群众很难立即找回来,但毛主席还是立即将颐和园的负责人柳林溪叫过来了解情况。毛主席对颐和园的现状十分关心,他很快就了解到,颐和园在解放前已经没有太监了,但园内还是有几十名职工。
只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些底层职工过得都非常艰难,工资少得可怜,还经常发不到位。柳林溪带人接管颐和园后,得知此事也是大吃一惊,他们还是跑去市政借了钱,才勉强给工人们发了两个月工资。
得知颐和园的目前情况后,毛主席特意嘱咐柳林溪,要他把原有职工的生活都包下来,不要解雇这些人,也不要降低他们的工资。
毛主席对颐和园的管理工作之所以重视,也有自己的想法。毕竟毛主席虽然懂得东西不少,却依旧还有“盲点”存在,但共产党人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便是善于学习。
国民党的一些公共管理工作,其实一样有可取之处,比如他们对大城市公园的管理就是如此,我们此前都在陕北,并没到大城市管理过,这类公园文化古迹必须要向这群老工人学习借鉴。
但毛主席也未照搬,对公园的性质方面也同样提出一些改进策略,过去公园是有钱人逛的,阶级属性分明,毛主席打算再未来搞更多新公园,目的是让所有人都能逛,劳动之余也能休息娱乐。
我们从对颐和园的处理上,其实也能看出毛主席身上最大的两个特点,第一,善于学习;第二,始终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这或许也是毛主席之所以伟大的缘由,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不断改进、优化工作。
即便是对于当时的对头国民党,依然认为有些东西可以学,而不是盲目排除。此后,颐和园管理方面也按照毛主席的吩咐执行了下去,这座沉寂数十年的皇家园林,在改良之下重新焕发新生。
只是当初毛主席在交待完这些事情后,他并没有时间在这里多停留,在这里仅仅住了几天后,就离开了颐和园,后来搬到香山双清别墅居住,那里则逐渐成为毛主席在北京后来主要的工作场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