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簌溟,中国新儒学代表人物,号称

“中国最后的大儒”

。1953年9月,他与毛主席在一场会议上发生龃龉,从此一生未再见面。

晚年的他,在接受一名美国记者采访时,美国记者提问道:

“在中国,您认为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

梁簌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是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与梁簌溟)

那么,时隔那次争论多年,梁簌溟为何依然认为毛主席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他与毛主席之间,究竟有过怎样的一段历史故事?

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毛主席与梁簌溟。

一面之缘

梁簌溟,原名梁焕鼎,1893年10月18日出生于大清直隶省顺天府。

梁簌溟的父亲梁巨川曾任光绪帝的内阁中书

,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家庭,让梁簌溟自年少之时就成为了忠实的儒学信徒。

随着全国各地革命的爆发,原本思想保守的梁簌溟开始尝试接触东西方各家学说,

最终成为了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与熊十力、马一浮二人并称为“新儒家三圣”。

1917年,新文化运动开展之际,梁簌溟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到北京大学担任印度哲学课程的讲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簌溟)

在北大任教期间,梁簌溟时常拜访自己的好友:杨昌济。每次叫门时,梁簌溟发现总有一个身形高俊的青年男子为自己开门,在他和杨昌济交谈时,那个男子总是一言不发,但听得十分用心。1920年,杨昌济病逝后,梁簌溟前往吊唁,并且和好友一起筹资来办杨昌济的丧事。当时杨昌济的丧事均由这个为梁簌溟开门的青年男子一手主持——

当时的他,还是投身在杨昌济门下,每月只领几块钱的北京大学图书管理员。

七年后,他的名字在华夏大地上人尽皆知。

他就是中国的历史伟人: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毛主席)

在结束北大任教后,梁簌溟远赴孔子的故乡山东,并在当地同友人一起创办曲阜大学。山东军阀韩复榘对梁簌溟的一些学说观点颇有兴趣,

在他的支持下,梁簌溟与晏阳初、黄炎培等人开展“乡村建设运动”

,试图发展乡村来为中国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的道路。

然而,随着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梁簌溟在山东苦心经营7年的“乡村建设运动”终化为了泡影。

为了抗日救亡,梁簌溟投身南京国民政府,成为了蒋介石麾下的最高国防会参议会会员。

在全面抗战爆发一年多的时间里,梁簌溟辗转全国各地,为抗日事业筹措物资。但令他深感失望的是,腐朽无能的国民党根本无法抵御日本侵略者的攻势,随着上海、南京等要地的沦陷,国民党内部开始弥散出对抗日前景极为悲观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保卫战)

对国家前路深感迷茫的梁簌溟一时间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当他听闻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有着一支扛着红色旗帜抵御日本侵略的革命队伍时,梁簌溟不禁心生向往之情:他想知道,

被蒋介石不容,被日寇视若大敌的八路军究竟是一支怎样的武装力量。

1938年,梁簌溟踏上了前往延安的旅途,在窑洞中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毛主席。毛主席一见梁簌溟来访,便说道:

“这不是梁簌溟先生吗,幸会幸会,我们许久未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窑洞内工作的毛主席)

见到毛主席主动和自己热情地打招呼,并且还说与自己“许久未见”时,梁簌溟不禁有些惊讶地说道:“主席,我们此前见过面吗?”

毛主席笑着说道:

“难道你不记得北京大学那个满口湖南话的管理员,杨昌济先生身边的那个小书童了?”

梁簌溟说道:“当然记得,主席的记性就是好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延安)

在简单寒暄过后,梁簌溟便向主席吐露了自己深感国内抗日悲观情绪弥散的苦闷,并向毛主席讨教能够使前线战士重燃士气的办法,毛主席听闻后送给了梁簌溟八个字:

“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紧接着,毛主席从中日国力、民心向背和国际形势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自己做出这一论断的原因,并且指出:

唯有持久战,是中国抗日胜利的出路。

梁簌溟听闻后,觉得宛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不禁夸赞道:

“毛主席,抗日这些年来,中国如何抗日,怎么抗日,我都未曾见过有人著书立说,也从未见过如您这般精彩的论断

,这真的让我豁然开朗,精神振奋!”毛主席接连摆手,谦虚地说道:“过奖了,过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延安)

梁簌溟与毛主席两人的第一次交谈直至半夜,见天色已晚,毛主席说道:“梁先生,您远道而来,路途劳顿,不如权且休息一日,第二天我们再战如何?”梁簌溟爽快地答应了,

还给了毛主席一本自己所写的《乡村建设理论》作为礼物。

第二天,梁簌溟再和毛主席交谈时,

令梁簌溟感到惊讶的是毛主席竟在一天时间里就将这本书总计十多万字的内容看了大概

。从此以后,梁簌溟和毛主席成为了一对无话不说的朋友。

分道扬镳

1945年9月2日,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这是对毛主席曾经预言最有力的证明。深感国家和平与发展时期即将到来的梁簌溟与其他有识之士筹建民盟,希望通过缓和改良的道路让祖国重新走上繁荣富强。

遗憾的是,随着1946年6月26日解放战争的全面爆发,梁簌溟的“理想蓝图”再次被战火无情吞噬。蒋介石在战争期间屠杀知识分子,对工农横征暴敛的行径,更让梁簌溟深刻意识到:

唯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党内的朱德、周恩来同志,以及宋庆龄、张澜等开明人士一同见证了这个令华夏儿女骄傲的历史时刻。眼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毛主席,此时忽然发出一句感慨:

“要是梁簌溟先生在场就好了。”

此时的梁簌溟因从事学术研究而暂时栖身延安,在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梁簌溟毅然拒绝了蒋介石挽留他“入台”的邀请,在1950年1月从南方不远千里抵达北京。但不碰巧的是,此时的毛主席正在莫斯科进行国事访问。

1950年3月,毛主席抵达北京后,当他得知梁簌溟已在此等候多时,主席立即将梁簌溟安排在接见名单的首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簌溟与家人合影)

在见到梁簌溟后,毛主席十分高兴地说道:

“梁簌溟先生,时隔多年之后我们终于又见面了,不如一起吃个饭,等先生方便了我们再谈个通宵如何?”

梁簌溟爽朗地答应了主席的邀请后,略有不好意思地说道:“谢谢主席,不过我是吃素的,您看我们的宴会能不能……”

“这有什么?先生吃素,那我们也就吃素,这就叫做统一战线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簌溟与其妻女)

宴会结束后,毛主席让身边的同志带梁簌溟到河南、山东和东北三省等地进行乡村考察。一路上,梁簌溟受到了各地领导同志热情的接待——

此时的梁簌溟并不在人民政府工作,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学者。

然而,各地方的同志都十分虚心地向梁簌溟请教乡村建设的经验,这让梁簌溟既钦佩又感动。

结束此次考察之行后,梁簌溟为毛主席撰写了一份新的乡村考察报告,并感叹道:

“过去我在山东进行乡村建设没有做到的事情,中国共产党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簌溟与张澜合影)

考察闲暇之余,毛主席忽然问起梁簌溟如今的住处如何,在得知梁簌溟住所的条件并不好时,毛主席特批一张条:

让梁簌溟可以搬到颐和园内的一处四合院里居住——

这样的待遇,在共和国初期的诸多知识分子中可谓绝无仅有,足见毛主席对梁簌溟等知识分子的尊重。

1951年始,毛主席每隔一、两个月就会拜访一次梁簌溟同这位中国的大儒畅谈。

直至1953年9月,梁簌溟与毛主席之间产生了一些龃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后,国家迎来了恢复经济,改善民生的新发展时期。然而,彼时的美帝国主义仍对新生的共和国虎视眈眈。为了保卫人民,发展祖国,

毛主席认为此时的共和国应当大力发展重工业,富国强兵,待到时机成熟,再让工业反哺农业,改善农民生活。

而梁簌溟对此持有相左的意见,信仰儒学,从事乡村建设多年的他一直坚定地

认为农业才是国家之本,只有将农民时刻置于首位,才符合他所信仰的“孔孟之道”和华夏传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簌溟)

或许是因为二人友情深厚,又或者是因为梁簌溟为人一股倔强孤傲的品格。在一次发表意见的会议上,梁簌溟竟不顾公开场合,多次打断毛主席的讲话,并在台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这让众人对梁簌溟过分的举动十分不满。

台下的毛主席十分缓和地对梁簌溟说道:

“梁簌溟先生,您今天只需讲一讲要点即可,不要讲长了,给其他人一些时间好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与梁簌溟)

然而,梁簌溟丝毫没有停下来讲话的意思。最终,在众人的表决中,梁簌溟才被请下了讲台。事后,

许多人对梁簌溟这次过分的举措感到厌恶,也让喜好表达自己观点的梁簌溟很受打击。

或许是骨子里坚持己见的倔强,或者是因为自己对主席的愧疚之情,从此以后,相识三十多年的好友再未见面。

后悔晚年

尽管梁簌溟改善农民生活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当时抗美援朝结束之初强敌环伺的背景下,

毛主席的战略眼光更为高瞻远瞩。

一心专注学问,只看农业发展的梁簌溟因为他个人的视野局限,自然无法意识到这一点。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尽管梁簌溟与毛主席发生过龃龉,

但毛主席从始至终没有给过梁簌溟任何处分,对他的待遇也从未改变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簌溟)

可是,梁簌溟在一段时间里依然觉得自己是对的。后来就连梁簌溟的大儿子也不禁开始劝说起自己倔强的父亲:

“毛主席是需要从全局来看待问题的,父亲您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难道您不该去将心比心地位主席考虑一下难处吗?”

在亲友的劝说下,梁簌溟慢慢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走访全国各地的城市、农村后,梁簌溟对自己当时的冲动更感到懊悔,说自己

“当时只顾私情,不顾场合,一时冲动,酿成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簌溟)

但毛主席对这件事似乎并不在意,

1955年,毛主席还让梁簌溟撰写《告台湾同胞书》

,让他的文章登上全国各地报纸,并通过广播的方式传递向海峡对岸。梁簌溟对毛主席的雅量也十分钦佩,

1960年他为自己的孙子取名为“梁钦东”。意思就是钦佩毛泽东。

1972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79岁生日,梁簌溟特地前往中南海,为毛主席献上一份“生日礼物”

。这份生日礼物用包裹裹得严严实实,面对着这份样貌奇怪的礼物,警卫员表示“坚决不收”,并且对梁簌溟说道:“主席没有收生日礼物的习惯。”但是,当警卫员将梁簌溟的名字报给毛主席时,毛主席破例让警卫员收下了这份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书时的毛主席)

原来,

这份礼物是梁簌溟多达17万字的文稿

,里面有很多是毛主席与梁簌溟之间曾经促膝长谈过的内容。

遗憾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毛主席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已不能出远门看望老友。1975年国庆节,毛主席强撑身体,招待各方知识分子和开明人士时,不禁感慨道:

“要是梁簌溟先生在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簌溟)

1976年9月9日,

当毛主席病逝的消息传至梁簌溟的耳畔时,这位号称“中国最后的大儒”顿时泪流满面

,并说道:

“毛主席的离世,让我感到了深深的寂寞。”

这位与毛主席同龄的老人知道,从此以后,很难再有一个知己同他彻谈到半夜了。

1980年,当美国记者采访梁簌溟,问他谁才是中国最伟大的人时,梁簌溟不假思索地说道:

“一定是毛主席,毛主席的胸襟,气度从古至今无人能及。他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一系列胜利,是那个时代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成就!”

1988年6月23日,中国“最后的大儒”梁簌溟因病逝世。或许,在另一边的他会因为和故友的重逢,从此不再感到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