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休市的“十一”黄金周,港股收获历史性增长。其中,10月4日,香港恒生指数收市报22736.87点,上升623.36点。IC供图
随着新政落地,A股指数在国庆节前迎来大涨。9月24日至9月30日的5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累计涨21.38%,深证成指累计涨30.26%,创业板指数累计涨42.12%。
A股休市的“十一”黄金周,港股收获历史性的增长。10月2日以来,恒生指数累计涨幅超8%。10月7日,港股高开后冲高回落,但很快拉升,再度飘红。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1.60%,国企指数涨2.14%,恒生科技指数涨3.05%。恒指及恒生科技指数均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
10月8日,A股将迎来节后的首个开盘日,同一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也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等有关情况。
对后市走向,部分专家与机构表示,市场有可能出现一定的调整,但A股已进入新阶段,投资者更应该以牛市思维做出投资决策。
股市直击
人在景区心在股市 00后开户量明显提升
国庆节前的A股市场,可谓“牛气冲天”。自“9·24金融新政”出台后,A股经历了连续5个交易日的大涨。在9月30日,早盘开盘仅35分钟,沪深两市成交金额突破1万亿元,刷新历史最快万亿纪录;全天更是放量大涨,成交量超过2.6万亿元。
赚钱效应吸引新股民
行情火爆之下,赚钱效应十分显著。据Wind数据统计,在9月24日至27日,A股总市值从74.98万亿元一下跃升到84.86万亿元,相当于市值增加了大约10万亿。如果平均分摊到每位股民头上,每个人差不多赚了4.7万元。
一名散户投资者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自己在节前选择卖出股票,如今到处都是大涨的利好消息,整个国庆都被“踏空”的恐惧所支配。10月7日,在微博上,#A股明天正式开盘##新股民跑步入场##股民担忧A股开盘第一天买不到#等话题,仍是热度不减。
在A股国庆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甚至有投资者建议A股不放假,要乘胜追击,继续大涨。而在刚刚结束的国庆假期,“人在景区,心在股市”也是绝大多数股民的真实写照。
面对这轮史诗级行情,不少历经牛熊市的老股民心情复杂,或想借机解套离场,又怕一步踏空,后悔莫及。而不少新股民已经跑步入场,据券商的开户数据显示,在近期的开户人群中,80后、90后仍为主力,但00后开户数量明显提升,年轻人正积极入市。
据国金证券方面介绍,公司近一周(节前)的新开户中,近七成是90后和00后,其中95后约30%,00后近25%。
券商加班开户夜市摆摊
而为了争抢新客户,不少券商在国庆假期选择加班,甚至有券商在夜市开设摊位,以方便人们现场咨询、开户。
为应对国庆假期海量的开户申请,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也提前上班了。据了解,中国结算于10月6日起提前开放统一账户平台和身份信息核查系统等渠道权限,支持网上开户审核。而该两项服务原定的开放时间是10月7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新申请证券账户仍要等10月8日才能完成,10月9日才可正常进行交易。
此外,多家期货公司也宣布,因期货预约开户人数较多,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拟于2024年10月7日(周一)8:30-17:30临时开放期货网开系统,投资者可以在10月7日完成网开手续。据悉,这是史上首次期货投资者可在“十一”长假期间办理开户手续。
随着A股行情持续火热,营业机构加班忙,各种民间股神也粉墨登场。上海爷叔站出来,叫股民们“满仓”;李大霄、任泽平等沉寂已久的财经大V,也纷纷出来指点江山;在网上,也不断流出外卖员、明星、大爷大妈们涌入券商营业部的照片,一时间真假难辨。
假期行情
港股假期继续涨 美股中概股狂飙
截至10月7日收盘,恒生指数涨1.60%,国企指数涨2.14%,恒生科技指数涨3.05%。恒指及恒生科技指数均再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
散户借道ETF进入港股
从板块来看,航空航天与国防、半导体产品与设备、电脑与外围设备领涨,涨幅分别为24.01%、15.09%、14.36%。
中资券商股也延续上涨趋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发稿时,中资券商指数大涨14.81%。其中,申万宏源涨41.82%,招商证券涨28.78%,中州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均涨超20%。此外,东方证券涨18.41%,国泰君安涨12.71%。
汇丰研报指出,当前市场与2014年股市上升相似,市场达到转折点并开始转向正面。2014年中至2015年中的股市升幅维持了12个月,券商及投行预计将从股市大涨中受益。
领涨个股中,港股脑洞科技早盘一度暴涨599%,收涨275.94%。中国再生医学涨308.91%,领跑涨幅榜。
恒指成分股中,中芯国际涨21.76%,领涨成分股,中信股份、中国人寿涨超10%。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华虹半导体涨16.25%,众安在线、金山软件也涨超10%。
据南都湾财社此前报道,国庆假期期间A股休市,港股在假期持续大涨,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
有散户投资者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我在节前突击买了一些恒生科技ETF,也是想在国庆假期还能赶上港股这波行情。目前粗略估算了一下,8日A股开盘交易,至少有10个点以上的收益了。”
外资显著增配港股市场
除了散户借道ETF进入港股市场。10月4日,港交所披露资料显示,摩根大通于9月27日分别买入多只港股,一天之内加仓41亿港元布局中国资产。目前,香港股市看涨头寸也达到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而自9月11日以来,恒生指数区间反弹超28%,年内涨幅达33.37%。目前,港股市场的年内表现已经排到了全球主要指数首位,领先于美股、日股等。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9月24日政策组合拳推出以来,港股涨幅显著,外资也呈现出显著增配港股市场趋势,9月16日以来的短短半月间累计流入606亿港元。
该研报认为,尽管经历了快速上涨,但港股目前难言已阶段性触顶。研报指出,港股当前估值水平仍处在具备较高性价比的位置。在政策逐步落地且投资者情绪依旧“兴奋”的背景下,其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至11月初。
此外,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也继续“狂飙”。10月4日收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3.05%。拉长时间线看,从“9·24金融新政”出台后算起,A股带领中国资产大爆发,过去两周该指数大涨39%,上涨2256点;其间共有13只中概股股价翻倍。
据Wind数据,截至10月4日收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已经连涨四周,自2023年2月1日以来,首次收于8000点上方。此外,跟踪中国概念股票表现的明晟指数涨幅也创新高,9月30日的交易总金额为9月23日的4倍以上,MSCI(明晟)中国指数在过去一个月上升超过三成。
后市预测
“政策底”已确立 季度级行情可期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庆期间港股、中概股的表现,将直接助推节后A股市场的走势,继续看好A股市场。
对于此轮行情,综合多家券商的观点来看,A股前期已经处于底部状态,随着“政策底”的确立,对政策的乐观期待会推高股市。而在估值方面,近期市场的快速上涨后估值也仍然便宜。
正处于牛市起步阶段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陈果认为,目前市场正处于一轮牛市的起步阶段,对长假后的A股表现仍然乐观。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国庆节期间开户量猛增,银行存款理财向资本市场转移,高达140多万亿元的国内居民储蓄总量势必为节后A股市场进一步保持上升态势提供更多的资金。与此同时,假期楼市的火热将利好经济、利好股市。“预计节后市场大概率延续上涨态势,虽然短期内连涨了五个交易日后或出现震荡反复,但大趋势已经确立。”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随着金融政策组合拳出台,A股上演“奇迹5日”,市场情绪迅速脱离恐慌区,仅5个交易日即直入亢奋区。目前市场情绪时隔3年重回高涨区,时隔4年重回亢奋区,当前高涨的投资者情绪,意味着A股市场已经进入了新阶段,投资者更应该以牛市思维做出投资决策。中信建投表示,从2015、2019和2020年的经验来看,情绪进入亢奋区后市场短期内往往还有一个继续走高的过程。此后,随着情绪回落市场也有可能出现一定的调整,但这一调整并不意味着牛市行情的结束。以目前情绪指数位置来看,当前9月底的市场情绪相当于历史上2019年3月5日或者2020年7月7日。
投行积极“做多中国”
中泰证券指出,参考历史经验,这种力度的政策重心变化往往会带来月度及季度级别的中级反弹。这种高层级政策带来的行情往往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指数爆发期,往往在2-3周等较短时间维度,完成指数主体80%的涨幅;第二阶段,结构性行情阶段,之后大部分时间将呈现“震荡爬坡”的“结构性行情”,快速轮动的特征。中泰证券预计,本轮政策转向或产生月度到季度级别行情,后续仍有较大上涨空间。
华西证券指出,在稳经济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国内经济动能将不断修复,市场的乐观情绪也将逐步提升。随着投资者的信心增加,推动市场活跃度显著上升,市场有望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在增量经济刺激政策进一步加码和落地、投资者信心增强下,节后A股有望继续上涨,重点关注节后交易量变化:2万亿以上交易量的维持与变化将是影响行情演化的重要变量。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指出,假期港股继续大幅走强,主因国内政策预期大幅改善。本次政策转向后,外资对A股的态度明显转向积极,有望驱动未来A股、港股持续走强。从持仓角度看,外资当前对中国港股和A股的配置比例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全球共同基金在中国股票中的配置比例合计约为5%,是过去10年来的最低水平,仍有极大增持空间。
目前,投行也在积极“做多中国”。摩根士丹利在其最新的报告中表示,得益于中国近期推出的多项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股市有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再上涨10%-15%;贝莱德也将其对中国资产的战术配置从“中性”上调至“适度超配”,并表示看好科技和消费领域的增长潜力;高盛在最新研报中也将中国股票评级由“持有”上调至“买入”,并认为在经济复苏和政策支持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股市有望进一步攀升。
延展
未来财政政策仍有加码空间
机构:政策力度仍需兼顾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近日,外界对于财政政策呼声渐高,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首席经济师丁爽发文表示,如果没有财政政策的加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他表示,政策的取向应该鲜明,以便向市场传递准确的信号,引导市场预期。
李超也指出,未来财政政策仍有加码空间,将继续大幅改善市场风险偏好;居民储蓄以及外资未来均有望成为两地市场的增量资金。节后A股港股有望共振继续走强,A股方面重点关注创业板、科创50等高弹性板块。
不过,有机构指出,政策力度仍需兼顾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力度或小于市场预期。
国盛证券指出,节后关注点一方面在于财政政策刺激的力度。自9月24日金融新政以来,政策底部已现,货币、地产、股市等政策均有较大幅度提振,但目前财政政策的刺激力度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当前物价持续筑底,私人部门实际利率仍偏高,宽货币对宽信用的提升幅度有限,经济能否企稳回升仍需观测财政政策刺激的力度。
就后续政策而言,中泰证券指出,财政政策力度或小于市场预期。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持续不及预期,下行压力增大,逆周期调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升,但“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目标与“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短期目标并非互斥关系,政策力度仍需兼顾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中泰证券认为,此次政策重心变化与过去“四万亿”有本质区别,财政刺激力度或小于市场预期。长期来看,“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科技板块或依然是下半年的主线。
整合:李斌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常源 程洋 见习记者 赵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