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找工作,早已不是包分配的年代。比起祈祷好工作找上门,自己主动出击获得成功的概率显然更大。受够了简历石沉大海的求职者,开始学着怎样变着法地“推销”自己,怎样让自己的履历得到更大的曝光。

很多品牌显然也洞察到了求职者这一困境,从助力就业的角度传递品牌温度。不过,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作为快餐品牌的必胜客,也加入了这一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必胜客推出披萨盒印简历服务

最近,美国必胜客发起了一项特殊的“ResZAmes”计划,该计划名称结合了“Resume”(简历)和“Pizza”(披萨),有意向的求职者可以登录官方指定网站ResZAmes.com,必胜客会挑选一些幸运的求职者,将他们的简历直接打印在披萨盒上,并亲自将这些特制的盒子送到求职者选择的公司总部。

与此同时,每个ResZAme披萨盒都会附送一份温热的中型奶酪披萨。这份热气腾腾的简历,想必会让收到的人过目难忘。

据了解,目前这一免费的项目只对纽约市民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必胜客还用一支幽默的视频对这一计划进行了说明:当求职者的简历被无情地放到碎纸机时,披萨盒则不会受到这样的遭遇;而且,因为这是一份必胜客免费送的小礼物,所以也不算是贿赂面试官。

聚焦求职者的需求,必胜客这一计划给求职者创造了全新的求职思路,回应了社会关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代打工人为了找工作都有多拼

脑洞太大,不得不服

有人直接潜入兴趣领域的社群,把微信“拍一拍”改成“正在找大厂产品运营实习”,这样,当被拍时,群里就会显示“你拍了拍__,并给了他一个实习机会”。

有人通过社媒平台反向应聘。

图源:小红书用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

有人自掏腰包,把自己的求职简历投放到了地铁广告屏幕。

凭借一连串的比赛经历,单枪匹马闯江湖,谁看了不说一句,牛啊!这一颇具艺术气质的举动,也吸引了一波媒体流量的关注。

图源小红书用户:IDxiangyaoha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IDxiangyaohan

网友表示,工作太难找,突发奇想在广州地铁上投了自己的简历,结果2天内微信就被加爆了,已经有超30家公司主动联系他找工作的事。

地铁广告允许个人投放,为个人提供了表达与展示自我的全新平台,除了求职简历以外,广州地铁还出现了大量相亲信息、生日祝福等内容,堪称“大型整活现场”。

这也让我想起了在上海人民公园看到的乌央乌央一大片简历,看得我是津津有味。

现在工作难找是共识,在校生疯狂卷实习经历,毕业后拼工作资历,再过几年就被审视婚育问题,紧接着是年龄门槛,各种各样的问题纷至沓来。

在求职方面,老一辈的建议有时候会显得过于荒诞,主打的就是不请自来、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这句话放到哪一个年代都是通用的。

虽然没有选择那些看起来比较冒进的求职方式,年轻人也在通过各种创新性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工作能力,就像前文提到的那些擅用社交平台,以及特殊渠道来为自己争取求职机会的年轻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装:容易被忽视的广告位

华与华的华杉有一个观点,包装就是媒体,是最重要的广告位。比如,包装盒、快递单、小票……对于品牌而言都是天然的广告位。有的品牌热衷于在上面填满营销信息,也有的将其视为一种空置资源,用于投放公益广告,还能为社会公众尽绵薄之力。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大概率见到过这种带有寻人启事信息的纸箱盒。就算没有在线下看到,也很有可能在网上看到——这个项目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引发小范围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2019年,天猫超市将100万个印有8位走失儿童信息的快递箱投往走失儿童疑似所在地广东和福建。次年,天猫超市宣布自6月1日起,升级“盒子报”公益打拐项目:通过快递箱内刊载的形式,将17位走失儿童信息覆盖到全国,助力公安部门搜集走失儿童线索。

也许,将寻人信息印在这种用过即弃的纸箱上没办法得到太多的曝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多看了这一眼,让走失的儿童寻回了自己的亲人。

“小票营销”,一直是饱受消费者诟病的存在,长长的小票上面,打印了太多与结算信息无关的话,被网友吐槽“倾诉欲望太重”“小票比我命都长”“纯属浪费纸”。

但也有品牌,打印出长长的小票,却并不惹人反感。

2019年,中国银联启动“银联诗歌POS机”公益行动,当时,用户捐赠1元,POS机就会打印出一张“诗歌小票”,上面印着山区孩子们写的诗。

以诗为媒,让山区儿童的才华乘着诗歌飞出大山,也让山外的人透过诗句读懂大山。从公益层面来看,让活动的受益者与志愿者都能够获得更深的参与感,而不限于单纯的物资捐赠,这大概就是活动本身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将包装作为公益展示渠道,给品牌传播带来了新的思考。

作者 | 李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