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死一线间,命悬茅坑上。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如厕动作,竟然成为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据村民透露,这名不幸遇难的女子年仅不到50岁,本应正值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却因厕所离开了人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厕所还能要人命呢?

掉厕所要人命!

厕所是一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却又鲜少被提及的话题。

它既是一间不起眼的小室,也是一面折射时代变迁的镜子。

24年10月7日,河南商丘一起女子因为厕所意外丧生的新闻,再次将这个看似简单的话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惊讶于,在这个智能手机泛滥的时代,在这个高铁飞驰的年代,竟然还有人会因为上个厕所而失去生命!

信息来源:鲁中晨报2024-10-08 女子上厕所时掉落茅坑溺亡?当地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最早发布视频的网友透露,事发地点位于商丘市宁陵县乔楼乡韩庄村,遇难女子是本村村民,年仅不到五十岁。

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当地引起巨大震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庄村所在的乔楼乡地处豫东平原,经济欠发达,不少村民还居住在年代久远的土坯房里,房前屋后散落着一些老旧的茅厕。

王大娘的不幸遭遇,无疑再次将这些看似普通却隐藏着重重危险的茅厕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了解,王大娘是村里的低保户,丈夫早年去世,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居住在村西头的一处老宅里。

那里的房屋破旧不堪,厕所也是几十年前修建的旱厕,村里曾经提出要帮她修缮,但一向节俭的她却一直舍不得花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事发当天,王大娘如往常一样去上厕所,却不料厕板朽烂踩空,整个人直接坠入了近两米深的粪坑。

但其实,商丘女子厕所殒命的悲剧绝非孤例。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2024-10-07 河南商丘一女子上厕所时掉落茅坑,消防到场营救,当地:不幸溺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国君晋景公就因为上厕所掉进粪坑而香消玉殒,令人唏嘘不已。

千百年来,这样的事故还在不断重复上演,这背后,是一些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厕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实写照。

残破的厕屋,朽烂的木板,幽深的粪坑,隐藏的危险让如厕成为一种冒险。

当腐朽的厕板再也承受不住分毫,当一失足成为永诀,生命就在这样看似荒诞的情节中戛然而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该为此负责?有人将矛头对准了地方政府,谓其重城轻乡、投入不足;也有人指出一些农民“马桶情结”作祟,认为如厕`“能凑合就行”。

事实上,农村旱厕改造绝非一日之功,它考验的是各级政府的决心,更折射的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

信息来源:金羊网2024-10-7 河南一女子上厕所时掉落茅坑溺亡,茅坑为何会成夺命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然,并非所有农民都对旱厕情有独钟,也并非所有农村都还困守着昔日的如厕方式。

实地走访中,记者看到,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厕所革命”已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

一座座崭新的厕所平地而起,洁净的瓷砖、干湿分离的设计、畅通的排污管道......

这里,如厕不再是对生命的威胁,而是惬意生活的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民的笑容,道出的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然而,这样的变化还远未成为常态。

在一些偏远山区,厕所依然简陋而原始,成为横亘在全面小康路上的一道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显示,农村贫困地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还不到50%。

说到底,厕所之问,绝不仅仅是一个关起门来方便的问题。

它关乎人的尊严,关乎美丽中国的绘就,更关乎农村现代化的图景。

信息来源:吉林日报2024-10-07 和美乡村 美美与共——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治理扫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厕所革命”,绝非简单的基建大跃进,它标注的,是国家治理体系日渐完善,是民生事业开枝散叶。

让农民告别落后的厕所,不仅仅是卫生健康的需要,更是时代文明的必然要求。

厕所革命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站在新时代的门槛,那些存在于厕所的殇,理应成为历史;那些掩埋于粪坑的冤,更应昭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农村到城市,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让每一个国人都能享有体面如厕的尊严,让厕所成为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厕所是一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却又常常被忽视的场所。

它不仅承载着人们每天数次的生理需求,更连接着人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这个占地球表面积不到十万分之一的空间,却承载着亿万农民的民生期盼。

改则利国利民,不改则贻害无穷。

“厕所革命”,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2015年,领导小组在会议时指出,农村厕所改造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

此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厕所革命”在全国展开。

而滨海县就是改革的其中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这场革命已取得阶段性胜利。

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从17%提升至68%,8.4亿农村人口告别了过去简陋的厕所。

这背后,是各级政府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高度重视,是广大基层干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结果,更是千家万户农民踊跃支持、积极参与的结晶。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革命中,中央政府高瞻远瞩,为改厕工作指明了方向。

各地政府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条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改厕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会同住建、文旅等部门,积极引导和支持各地发展生态旅游厕所、特色民宿厕所等,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一举多得。

而在改厕资金紧张的地区,一些地方政府创新筹资方式,通过发行“厕所革命”专项债券、争取社会资本投入等,为改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殊途而同归,民心所向才是最大的政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村改厕,说到底是在为农民谋福祉。

一味地从城里人的角度出发来对农村人如厕难的问题评头论足,难免流于肤浅。

长期以来,受经济条件限制,很多农村家庭并没有将改厕视为当务之急。

当地政府在实施改厕项目时,注重发动和组织群众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户制宜,提供个性化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他们采取上门走访、提供无偿服务等方式,让农民感受到了“厕所革命“给生活带来的真正变化。

正是通过这种“沉下身子”的工作作风,当地实现了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吴江经验”。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24-5-20 滨海县正红镇:集中拆除旱厕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从“方便”到“幸福”,厕所革命任重道远。

这既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需唤起每个人的参与和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厕所成为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让农民告别“上茅房出人命“的悲剧。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也要看厕所的文明。

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推进这场触及民生痛点、事关国计民生的厕所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