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0/18

后浪x青岛方所

新书活动回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2024年10月4日

地点:青岛方所

到场嘉宾:

· 薛易

《大唐诗人行》作者,本名王学义,山东济南人,青年作家,中国唐史学会会员。希望以当世之笔描绘正史,揭示更多历史人物的真容。

· 刘怀荣

中国海洋大学繁荣工程二层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乐府学会副会长,出版《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等著作30余部。

· 刘宜庆

笔名柳已青,文史学者, 作家。著有西南联大三部曲等20余部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1:《大唐诗人行》的创作初衷是:

薛易A1:

“唐诗我们太熟悉了,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在学唐诗,但我觉得学习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唐诗原本是与大唐气象血肉相连、与唐代历史紧紧缠绕的,然而传承中它却往往被割裂开来。唐诗变成了一本本单纯的启蒙读物,变成了一道道非对即错的考试题,变成了一个个名句,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放进去,觉得镶嵌其中可以给文章增添光彩,也就是说它变成了某种最常用也最廉价的装潢设施,”

“我觉得唐诗不止于这样。如果我背过了几首唐诗,就觉得了解唐诗,感觉好像稍微欠缺一点,于是我就写了这样一本书,也是我自己本来也不太懂,也想一点一点替自己解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2:《大唐诗人行》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

薛易A2:

“鲜活、立体、系统”

· 关于“鲜活

“这本书重点写的是人,写诗人的人生历程。他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唐诗,而不只是讲某个名句,不单纯做诗歌赏析。我关注的是一首诗是诗人在他的哪个人生阶段、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写出来的,这首诗在他的生命中又占据怎样的位置,这样的写法可以让唐诗有更浓的人味儿,摆脱符号化。”

· 关于“立体”

写的诗人不只是诗人,而是尽量还原他们的社会角色,将诗人身份之外的其他社会角色也发掘出来。“比如,骆宾王为什么会写‘讨武曌檄’?为什么造反的是他,而不是别的诗人?孟浩然那么有才华,为什么一直都考不上进士?”薛易书写中重回历史现场,尽量还原诗人的“朋友圈”,写那个时代社会交往中的诗人,让他们更好地“立”起来,“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真正了解诗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唐诗。”

· 关于“系统”

全书以时间为顺序写就,薛易用李世民、初唐四杰、陈子昂、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10位诗人,串起了自初唐到安史之乱后约150年的历史;同时,也写了王昌龄、高适、岑参等其他三十多位诗人。“这样捋出来看唐诗的话,唐诗就不再是单纯的碎片化的一首首诗了,而是一条线,进而连成一个面,能看到一个相对整体的大唐。”以此进入一位位诗人的“朋友圈”,继而进入大唐的“诗人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宜庆A2

“以诗证史,以诗证心”

· 关于“以诗证史”

“即用唐诗来见证大唐的历史。你进入唐代的历史,一方面要靠这些唐代诗人写下的唐诗,另一方面就要靠一些很具体的问题。这本书第一章就把视角放在了李世民身上,以开创大唐盛世的李世民出场开端,这是一个宏大叙事的开端,李世民本身也是一个诗人。书中涉及很多宫廷斗争,写到很多政变,几乎每一场政变都牵扯到一个重要的事,甚至一个或几个诗人成为了政治的牺牲者。以诗证史,他这个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 关于“以诗证心”

“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场景?他在怎样的场景下遇到了谁,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就是说,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你进入了历史的现场,你看到了他们是怎么样饮酒,怎么样跳舞,怎么样吟诗文字。我们说读一本书文字是有魔力的,你一旦打开这本书,你就进入到苍茫的历史画卷当中了,你就化身为某一位诗人,所以说薛易以诗证心,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看到一个诗人的所思所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3:《大唐诗人行》的印象是:

刘宜庆A3:

“虽然国人从小接触唐诗,那些名篇都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写这首诗的人,我们课堂上没有讲;他有着怎样的人生,是怎样走上了大唐的历史舞台,又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这些历史,课本上没有给我们仔细讲。我想说,读一读薛易的《大唐诗人行》,你完全就可以找到这些答案。”

“薛易书中以大量细节支撑起大唐150年间的宏大历史,用诗人视角、文学化的场景复原诗人的历史现场,既能丰富人们对唐诗的认知,也能够丰富人们对唐朝历史的认知。且比《长安三万里》视角更恢宏,时间线更广泛。卢照邻和王维的两段凄美的爱情,令我印象深刻,薛易的文笔特别美,让人很有代入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怀荣A3:

“《大唐诗人行》这本书,把他关于传统学问的这几种类型融合到一起了,融诗人、诗作、史实、虚构于一体,从写法上讲,一定程度上带有小说笔法,但又非常讲究史实,“比如说讲到科举考试,他会对唐代科举考试具体制度做出比较简要的介绍;讲到唐代的官制,比如说讲到了宰相,他也有比较简要的介绍,按唐代习惯的说法,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职位原来可能没那么高,类似某一部的侍郎,相当于我们今天某一部的副部长,比如说吏部侍郎,这样一个人也可以去兼宰相,这其实是一种变化,他书里讲到了要削弱相权,本意是增加皇帝的权力,这跟史书里记载的官制、科举制度都能对上,说明这方面他是非常严谨非常严肃的。就虚构笔法来讲,或者说小说的笔法,他写初唐四杰这一部分的时候,反复出现一个胖掌柜,这个人物肯定是他虚构出来的,目的是把这几位唐代诗人的活动给串起来。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王维出行去京城的时候带了一个仆人叫王平,这肯定也是虚构人物,你在史书里是找不到的。即使有史书也不会记,这个仆人是没有资格被写在王勃的传记里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4:分享《大唐诗人行》里

一些发生在诗人身上的有趣故事?

薛易A4:

“比如陈子昂摔琴。因唐代有行卷制度,举考试中的一个程序,举子把字写在丝帛上,一卷一卷送给那些硕学名儒、公卿将相,以求得他们的荐举。各地举子都要在长安奔走,想方设法结识达官贵人。假如送一次不成,还要送第二次、第三次,叫作“温卷”。有的直接拜见考官,博取关照。高门大姓,人脉广、资源多,占尽优势。寒门学子,难以出头,只好剑走偏锋。

陈子昂的父亲是一个很小的官,远在四川,长安城里没有这方面的人脉,但好在陈家有钱,于是陈子昂就想了一个办法制造影响力,他买下一个价值百万钱的琴,然后把它摔了,以此方式获得了巨大的名声。我为大家算了一笔账,看这‘百万钱’是怎样一笔款项,是他工资的多少倍。毕竟衡量收入两个标准,一是社会购买力,二是工资水平。

陈子昂第一个官职是麟台正字,每月俸禄一千五百文钱。假如只算官俸的话,赚够一百万钱,不吃不喝大约需要五十六年。而这价值百万钱的琴,这算是他一生事业的‘起步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我们都知道的,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上官家被灭门时,她尚在襁褓,与母亲郑氏一起被发配入后宫为奴。到婉儿十三岁时,她偶遇十二岁的太平公主,得其喜爱又被推荐给武后。武后出题考校,大悦,不仅免除婉儿奴婢身份,还命其随侍左右,掌管宫中诏命。李显即位后,上官婉儿被封为昭容,为九嫔之一。她一度成为诗坛领袖,策划了众多文学活动,也提携了不少寒微诗人。比如张说被上官婉儿提携。张说后来提携了张九龄。张九龄又提携了王维。

这里还要再说一下张九龄。无论学识还是考试能力,张九龄都出类拔萃。他所出身的岭南,在当时被认为是化外之地,历代科举中极少有人及第。而张九龄二中进士,此后还二中制举(又中“道侔伊吕科”)。他是一代名相,更是以帅著称。《新唐书》称:“李林甫无学术,见九龄文雅,为帝知,内忌之。”你看,长得帅也会惹祸。即便在张九龄离职后,每当宰相推荐人才,皇帝还会问一句:“风度得如九龄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些趣事外还有更多内容

欢迎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唐诗人行》

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

著名作家、纪录文学主笔刘勃

联袂推荐

方所活动暂时告一段落,

之后,整个十月

《大唐诗人行》
也将“行走”过更多书店与大家见面:
10月19日 阡陌书店·579百工集店
10月20日 阡陌书店·百花洲店
10月26日 良友书坊
11月23日 如是书店
……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有同作者佳作

《刀头上的绝响:乱世名将的荣耀之路》

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