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赟芳)金秋十月,桂子飘香。近日,“习坎示教 启真厚德”教育家精神主题展在浙江大学(以下简称“浙大”)图书馆主馆盛大开幕。穿越展厅,浩渺的知识海洋与璀璨的教育家星辰交相辉映。一排排伫立的书籍,低吟着浙大百廿余年图治育才的动人篇章;一幅幅师者手书,饱含了求是大先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一件件珍贵展品,承载着教育家跨越一个世纪的风骨气韵。自求是书院创立之初,“育才”二字便深深镌刻在浙江大学的使命愿景之中,承载着浙大教师为“师”从“教”的精神印记。

三尺讲台上,他们将身奉教、矢志不渝。中国近代生物学奠基人蔡堡先生,耄耋之年依旧在一线授课,任教到90岁,为教书育人倾尽一生;工业心理学奠基人陈立先生,在弥留之际听到心理系马剑虹教授声音时说:“马剑虹是来向我汇报心理系工作的。”这成为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

流离岁月间,他们润物无声、甘为人梯。为了防止学生因经济困难而中途辍学,中国电机科学奠基人王国松先生在西迁途中倡议设立助学贷款,甚至为学生垫付学费以解学生燃眉之急;在西迁的艰难困厄中,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开展实验和教学。他曾说,“我的一生没有金钱,财富就是学生”。

百废待兴之际,他们归去来兮、开宗立派。王季午先生受竺可桢校长之邀筹办医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深知大学要办得好,师资极为重要,于是汇聚了一大批知名教授,带领医学院蓬勃发展;比较教育学科奠基人王承绪先生秉承教育报国信念回国任教,推动了中国教育革新和国际合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教育革新终身成就奖”。

从湄江之畔的弦歌不辍,到新征程中走在前列,浙大师生对教育家精神的履践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发吾先哲之辉光”的教育誓言,助力了今日之浙大,更助力了今日之中国。

百廿余年之前,求是书院秉“图治、育才”的宗旨应时而生;新时代新征程中,浙大人将高扬“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风帆再度起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张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