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是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来的五位著名战斗英雄,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1941年,日本侵略者集结重兵,大举进犯晋察冀革命根据地河北易县狼牙山地区,实行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相继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当年9月23日,3500余名侵华日军兵分三路,包围了河北易县狼牙山地区,根据地形势十分危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掩护部队和人民群众转移的过程中,担任阻敌任务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的五名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视死如归,临危不惧,与500多名日军巧妙周旋,边打边将日军引向狼牙山的悬崖绝路。

当五名勇士退至狼牙山天险棋盘陀顶峰时,手中的子弹已经打光,他们便举起石块向日军狠狠砸去。眼看日军已经登上了峰顶,为了不让日伪军活捉以及武器落到敌人手中,五名勇士在砸碎枪支后,手拉着手,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毅然决然地纵身跳下了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当场壮烈牺牲,而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却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但两人全都身负重伤。

伤愈后,副班长葛振林及时归队,先后跟随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奋勇杀敌,屡建战功。从朝鲜战场回国后,葛振林先后担任湖南省警卫团后勤处副主任、湖南省公安大队副大队长、衡阳市人民武装部副部长、衡阳警备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务,于1982年正式离休,享受正师级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葛振林和宋学义

宋学义在伤愈后也及时返回了部队。1944年,宋学义转业到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北管头村,成为了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久之后,宋学义担任农会主席,与当地一位贫农的女儿李桂荣结为了夫妻。

1947年,宋学义得知家乡解放,毅然携带妻儿返回到了家乡沁阳北孔村,先后担任北孔村党支部书记、公社和县党委委员,带领百姓们艰苦创业,逐渐过上了幸福生活。

同为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官至正师级干部,光荣离休, 而宋学义却选择了回乡务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农民,身份和地位简直是天壤之别。这里面有什么故事呢?

1958年,沁阳日报记者李成杰奉命采访沁阳北孔村大战“三秋”的情况,有幸接触到了英雄宋学义,从他质朴的话语里找到了些许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次见面,宋学义就给身为记者、见多识广的李成杰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老英雄笑容满面、和蔼可亲,浑身沾满了清新的泥土,活脱脱一个地道的农民,与他想象中的顶天立地、气盖山河的英雄形象相差甚远。但是,在随后的谈话采访中,宋学义再朴实不过的一句话,却不得不让李成杰对老英雄刮目相看,甚至是崇拜得有些五体投地……

李成杰开门见山,问道:“宋壮士,您有那么大的功劳,并且还有伤在身,就是不做官,也不应该在地里干繁重的农活呀?”

宋学义爽朗一笑,想也未想,随口说道:“我是农村生来农村长,农村是我的家。不做官,在家种好地也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呀!”

在采访中,李成杰还在当地人的口中听到了这样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人民军队并没有忘记老英雄,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时刻关心着老英雄的安置问题。1951年,当时的河北省委曾专门派人把宋学义一家接到了省会保定,热情款待。

当省民政厅的负责人见到宋学义三个面黄肌瘦、穿着补丁摞着补丁衣服的孩子时,在谈话中又得知老英雄一家目前生活十分困难,心下十分难过,当即便决定要给宋学义落实政策,在省会保定为其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

在随后的几天里,省民政厅派专人领着宋学义一家在保定市区内参观、浏览,看电影、逛商场、逛动物园等,极尽地主之谊。每到一处,宋学义都能见到曾经的老首长和老战友,他们转业到地方后都是省、市各部委机关的大大小小的领导。而这些老首长、老战友得知宋学义还在家乡务农时,便纷纷劝他留在保定工作,却都被宋学义一一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个月之后,宋学义准备返回老家,便对省民政厅负责人说:“我不能再住下去了,我得回老家了,那里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回去做,咱们就此分手吧!”

省民政厅负责人一再挽留,真诚地对宋学义说:“你在乡下农村的日子很清苦,省里已经决定把你留在保定,安排个合适的工作,既可以继续为革命作贡献,又能够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像你这样的大英雄,即使你不工作,国家就是全养起来,也不为过。你相中哪个单位了,只要说一声,省里都会安排的。”

宋学义依旧是笑呵呵的,不假思索地说道:“领导的关怀和照顾,我心领了,只是你们不知道我的家乡的情况。北孔村外号叫百苦村,百姓的生活都很艰苦,我得领着他们继续奋斗,过上好日子,我可不能留在这里享清福呀!”

第二天,省民政厅负责人再次劝说宋学义留在省城,可宋学义主意已定,再次委婉拒绝:“我思来想去,还是回去的好。一、我本身就是一个农民,没上过学,文化水平太低,当不了干部;二、我身上还有伤,身体不好,干不了什么大的工作,在大城市也不能很好为国家作贡献;三、虽然现在大城市的生活好了,可我们北孔村现在还很穷,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的任务在农村,我回去把北孔村建设好,也是为国家做贡献,也是成绩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民政厅负责人再三挽留,老英雄宋学义仍坚持回农村。

最后,宋学义毅然带着家人又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北孔村。

回到家乡后,宋学义十分谦逊低调,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着英雄本色,先后出席了全国烈军属和残废军人积极分子大会、全国民兵英雄代表大会,1969年,还来到北京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1年6月26日,宋学义因病在河南郑州逝世,享年53岁,遗体被安放在沁阳市烈士陵园墓区的正中央。

1979年,宋学义被追认授予革命烈士光荣称号。

【坚持原创,不忘初心,铭记历史,品读人生,欢迎关注,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