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是为实现“后来居上”奋斗目标、菏泽市明确的“四个定位”之一。
《中共菏泽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现后来居上的意见》提出,健全文化体制机制,实施文化品牌塑成工程、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体系形成的发端和源头,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重要记忆载体,在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菏泽作为黄河进入山东第一市,著名的黄河险工地段,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鲁西崛起,突破菏泽”的背景下,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尤为迫切和必要。
如何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菏泽市社会科学院院长荣海生认为:必须牢固树起具有菏泽特色的人文品牌。
菏泽历史悠久,但外人知之甚少,需要广为宣传,提高知名度。荣海生认为,大量的文献典籍和遗存证实,在久远的传说时代,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就孕育于古菏泽的雷泽湖畔。黄帝时期的蚩尤部落,生活繁衍在这一带。蚩尤战败被杀,肩髀骨被埋葬在巨野。尧、舜、禹等上古氏族部落首领也活动在这一地区,尧、舜时期建都城于陶丘。尧禅位于舜,死后葬于鄄城谷林。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辗转于这里。大禹分九州,这里属于古兖州的核心区域。菏泽现在还讲古称曹州,曹州就由西兖州改名而来。商汤不拘一格任用奴隶伊尹,灭夏兴商建都于亳,今天的曹县还有汤陵和伊尹冢、伊尹庙。西周建国后,实行分封制度,曹、郜、郕等诸侯国都在境内。曹国、陶、鄄、郓、大野泽等屡屡被《左传》等古老的史书提及。这里曾经是文化高地,也是今天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的历史依据。
菏泽文化厚重,但挖掘利用不够,需要营造氛围,形成品牌优势。荣海生认为,菏泽文化资源丰富,曾数度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一度有“天下之中”之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孔子说:《诗经》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以他提倡后人一定要学习《诗经》。《国风》是《诗经》最精华的部分,共15国风,其中《曹风》《卫风》反映的就是菏泽一带当时文化的繁荣。影响至深的诸子百家思想,如兵家、儒家、道家等,多在此交流、碰撞,最终形成。刘邦打败项羽,在定陶氾水之阳登基,建立汉朝,这里是汉文化的源头地之一。详细介绍黄河中下游流域耕种之法的《氾胜之书》,极大地促进了农耕文化发展。兵家文化、会盟文化、儒释道文化、汉文化、廉洁文化、移民文化、牡丹文化,以及红色革命文化、新时期建设文化等交相辉映,展现了黄河文化的包容和不断融合发展。上百年来,在菏泽慢慢形成的“非遗”文化,“一都四乡”品牌,无不彰显着菏泽文化的丰富多彩。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为菏泽市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提供充足的人文资源。
菏泽人杰地灵,受黄河泛滥和战争影响,遗存较少,需要另辟蹊径,做好展示,讲好故事。
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伊尹、军事家吴起、孙膑、思想家庄周,商业鼻祖范蠡,儒家代表人物冉雍、冉耕、宓子贱、巫马施,佛教代表人物临济、赵州和尚,文学家王禹偁等大批圣贤都在这里生活过。《左传》中记载的齐桓公称霸,其会盟地在鄄城。还有葵丘会盟、曹南会盟、青丘会盟等均发生在菏泽。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项梁与秦军的定陶之战,汉末的鄄城之战、兖州之战,隋朝时的曹州之战、成武之战,唐朝爆发的黄巢大起义,宋朝发生的宋江起义,明朝的徐鸿儒起义,清朝兴起的大刀会、长枪会以及李化鲸起义,清末僧格林沁战死曹州等,都与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关。
抗日战争时期,樊坝攻坚战吹响了八路军115师创建山东根据地的号角。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改革初期发起并推动的土地承包,近年来实施的黄河滩区搬迁等新时代建设文化,是在菏泽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都有着深深的黄河烙印。这是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的地理优势和人的优势。
荣海生认为,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牢固树起具有菏泽特色的人文品牌,必须把黄河文化的研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既要加强黄河文化的基础研究工作,又要系统研究黄河文化的内涵、外延、特点、历史变迁以及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更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研究弘扬历代治黄、治水文化,深挖黄河的菏泽元素,如祖源文化、汉文化、会盟文化、水浒文化、牡丹文化、宗教文化、移民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等,研究黄河与菏泽的密切关系,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黄河文化研究高地。
突出黄河文化元素与菏泽自然景观、人文遗迹的融合,如依托黄河资源、黄河地理标志,打造具有鲜明黄河符号特色的非遗手造工坊、创意休闲区、文化展馆、名村名镇、精品民宿、影视基地等文化体验空间,研发、推广黄河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文创旅游产品,实现在黄河文化创作、体验、展示方面的突破,不断扩大菏泽黄河文化的传播力和话语权。打造以黄河文创产品、黄河景区、旅游线路、现代农业等为核心的黄河文化品牌,通过品牌文化凸显菏泽黄河文化的特色和内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