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约:5659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典型轻躁狂/躁狂发作的根源是叠加性心理渴求

02、“叠加性心理渴求”主要来自这3种经历

03、如何觉察、消除孩子的叠加性心理渴求?

01、典型轻躁狂/躁狂发作的根源是叠加性心理渴求

在国内外主流精神科中,所谓的轻躁狂/躁狂发作主要分为2种情况。

第1种是患者的性情变得暴躁易怒,尤其是在家里,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冲父母大发脾气,甚至对父母拳打脚踢。

有些患者甚至在外也会跟别人发生剧烈冲突,险些发生悲剧。

国内外很多精神科大夫认为,这种情况属于轻躁狂/躁狂发作,进而会把患者诊断为双相障碍。

但从精准精神心理学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往往不是典型的轻躁狂/躁狂发作,而是“激越状态”。

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遭受过大量同类型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当这些心理创伤被激活时,他们会感到极度压抑、愤怒,从而出现负性情绪大爆发。

比如,患者容易冲父母发怒,其实是父母以往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过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只是患者以前生活比较顺利时,这些心理创伤暂时被掩盖了。

换言之,这种情况的患者并不是典型的双相障碍,而是“泛双相化”。我们认为更准确的诊断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

第2种轻躁狂/躁狂发作则更加典型——患者感到愉悦、兴奋、甚至亢奋,反应快、语言多、精力旺,自我感觉非常好,甚至自负自大,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在这种状态下,患者的感觉是非常美妙的,他们以为自己的病彻底好了,未来一片光明,根本不认为自己处于轻躁狂/躁狂发作状态。

尤其是轻躁狂发作,由于症状较轻,患者的家人也未必能及时识别出来,反而误以为患者变得乐观积极,病情好转,还为此感到非常高兴。

在这个时候,就算是临床精神科大夫指出患者出现了轻躁狂/躁狂发作,患者和家属也未必愿意相信。

直到患者再次陷入情绪低谷,出现重度抑郁发作时,患者和父母才意识到之前的“好转”其实也是病态。

有这种情况的患者,才是真正典型的双相障碍。

那为什么典型的双相障碍患者会突然变得兴高采烈、狂妄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他们之前明明还抑郁低沉、敏感自卑,怎么忽然之间就跟换了个人似的?这也太分裂了吧?

对于典型轻躁狂/躁狂发作的真正根源,国内外主流精神科都没有找到确切答案。

很多大夫认为这是患者大脑的神经递质浓度发生了改变,使用精神科药物、或电休克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这两种方法也是国内外精神科临床中,治疗轻躁狂/躁狂发作的主要方法,整体上确实有效。

可是,为什么患者大脑的神经递质浓度会突然发生变化?如果说变就变,那也太可怕了。

还有,到底是浓度异常出现在先,导致了轻躁狂/躁狂发作;还是轻躁狂/躁狂发作出现在先,然后才导致了神经递质浓度异常?目前的研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而对于神经递质浓度突然变化的原因,国内外很多精神科大夫认为主要是出于遗传因素,尤其是所谓的“基因遗传”。

也就是说,国内外很多大夫仍然认为双相障碍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主要病因是“基因遗传”。

我们多次分析过,这种认知已经不合时宜了。

“人类基因组计划”早就完成了,科研人员投入了30多年,耗费了30多亿美元,至今找不到所谓的常见精神障碍“致病基因”。

如果临床大夫还把病因归结于基因遗传,这是知识严重落伍的表现,甚至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既然轻躁狂/躁狂发作的主要原因不是基因遗传,那到底是什么?

系统化、精准化的临床心理干预已经发现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主要病因——是后天的心理社会因素。

具体来说,是患者在后天经历中形成的病理性记忆。

目前,我们发现病理性记忆至少包括3个类型——叠加性心理创伤叠加性心理渴求不良的归因模式

前不久,我们详细分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的具体含义和类型,它是抑郁、焦虑、恐惧、愤怒等负性情绪的主要来源。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常见精神心理障碍的主要病因里都有它。

而“叠加性心理渴求”有点像“叠加性心理创伤”的反义词。

心理创伤带来的是负性情绪,令人痛苦;心理渴求带来的则是正性情绪:高兴、兴奋、甚至是亢奋,令人很舒服。

但是,这种正性情绪是不健康的、有害的,很容易导致精神心理问题,而它正是轻躁狂/躁狂发作的主要根源。

对于国内外主流精神医学、主流心理学来说,“叠加性心理渴求”这个发现是颠覆性的、石破天惊的,可能会招致很多人质疑。

可当我们进入到患者的内隐记忆层面时,发现它们的存在是铁一般的事实,是典型轻躁狂/躁狂发作的真正病因,令人无法怀疑。

当患者的叠加性心理渴求被精准化、高效化修复,认知维度得到提升后,患者和家属不但明白了轻躁狂/躁狂发作的根源,它再次出现的风险也基本消除。

我们为何有底气这么说?

叠加性心理渴求到底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

以下是详细的分析和分享,希望能帮助网友们突破认知边界,真正理解轻躁狂/躁狂发作的根源。

02、“叠加性心理渴求”主要来自这3种经历

在系统化、精准化临床心理干预中,我们目前发现“叠加性心理渴求”的形成因素常见有3种情况:

反复受到过度夸奖;

反复受到阿谀奉承;

成瘾性心理活动。

先来说第一种:反复受到过度夸奖,这也是最常见的情况。

其实,从传统教育观念来看,很多国内的父母是不爱夸奖、表扬孩子的。他们担心把孩子“夸坏了”,孩子会因此骄傲、自满。这确实有一定道理。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孩子某些方面表现优秀时,父母一高兴,还是容易对孩子过度夸奖。即使父母有意识不夸,老人、老师等长辈也容易对孩子赞不绝口:

“你怎么那么厉害”“你真是聪明绝顶”“你将来就是上清华北大的料,当科学家、当大官”……

临床心理干预中发现,有典型轻躁狂/躁狂发作的患者,都曾有被反复过度夸奖的经历。他们对此非常高兴、享受,甚至是渴望被夸奖。

在幼儿、儿童时期,这些经历带来的问题还不大,孩子看起来还挺自信、挺优秀的,甚至是“别人家的孩子”,进而获得更多的过度夸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图为AI生成

可往往到了中学阶段,弊端就逐渐显露了。

这部分孩子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尤其是渴望一直得到赞扬,难以接受批评,更加无法接受一时的挫败,没有意识反省自身的不足。

长期的过度夸奖导致他们产生错误的认知:我是非常优秀的,我怎么可能失败呢?别人看来的小挫折,也能使他们受到很大的心理打击。

而当他们的生活、学习都比较顺利时,他们又会特别自恋,目中无人,认为获得的成绩都是因为自己很优秀,前途必定一片光明,非常自以为是。

我们分享过的典型双相障碍患者伟涛,他的患病根源就非常有代表性。

伟涛在大学时学习很刻苦,目标是考研成功,最终终于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这个结果值得庆贺,老师和同学也纷纷对他表达认可。但伟涛当时的表现远远超出了正常的高兴,而是出现了典型的躁狂发作:

他精力旺盛、非常亢奋,频繁跟同学打电话、吹牛皮、说大话,认为自己能成为爱因斯坦那样的伟大科学家。

他疯狂地买书和电子产品,给家人发大额红包,还因为目中无人、傲慢自大而跟老师、学长发生冲突。

更“奇怪”的是,伟涛在大学期间其实是一直比较压抑的,甚至有过重度抑郁发作,怎么考上了研究生后突然情大变?

我们利用临床心理干预技术进入到伟涛的内隐记忆层面,发现了这背后的真正根源。

原来,伟涛从小学习成绩优秀,接受过大量的过度夸奖。尤其在高中阶段,他的总分数屡屡排在年级前列,老师们说他考北大清华也不在话下。

这些评价让伟涛承受了不小的心理压力,他更加拼命地学习,要求自己必须达到外界的期待。

与此同时,他心里也暗暗高兴,认为自己特别优秀,肯定能考上非常好的大学。

结果,伟涛高考发挥失常了,他非常沮丧,觉得很丢人。上了大学之后,伟涛憋着一口气,继续像高三那样拼了命地学习,就是为了证明自己。

所以,他考上研究生的时候,心里的压抑一扫而光,认为自己果然特别厉害,心情极度亢奋,出现了躁狂发作。

第二种情况:患者曾反复受到阿谀奉承。

这种情况在成年患者身上比较常见。有的患者步入社会后能力很强,成为了单位领导、企业老板,身边的人自然会对他们阿谀奉承。

一开始,患者心里还比较理性,知道周围的人不过是拍自己马屁、彩虹屁。可赞美的话听多了,他们也逐渐当真了,心里飘飘然,以为自己真的无所不能。

还有的儿童、青少年因为特殊缘故,其实也受到过阿谀奉承。

有些孩子的父母是政府官员、体制中的领导,有钱有势,他们的资源甚至能触及孩子所在学校的老师、校长。

有的青少年患者说,他们本来在学校看到校长和老师高高在上,严肃严厉,心里比较敬畏。

可后来他们发现,校长和老师跟自己父母吃饭时,变得笑容满面、巴结奉承,对自己非常讨好。

他们心里先是惊讶,随即产生一股强烈的优越感,认为校长、老师也不过如此,还要忌惮自己三分。他们在学校里变得趾高气扬、目中无人。

其实,校长和老师的表现前后落差那么大,是因为孩子的父母很有地位,很有面子,这是社会中的人情世故。

可是,这些孩子对此缺乏意识,而是把父母的优秀当成了自己的优秀,误以为自己很牛,埋下了躁狂/轻躁狂发作的隐患,同时也埋下了重度抑郁发作的隐患。

我们此前分享过创伤修复师Lucy的真实经历。她在外留学期间,她的父亲罹患重病,很快就去世了,她备受打击,出现了重度抑郁发作。

这个打击的背后有她和父亲的深厚感情,是丧失至亲之痛。但还有一方面因素,是她父亲在世时有钱有势,Lucy受到过很多阿谀奉承。

她一度把那些马屁话都当真了。可父亲一逝世,人走茶凉,她发现人生之路其实困难重重,所以一下子难以接受。

反复的过度夸奖和阿谀奉承其实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个体多次接受外界过高的评价,尤其是对“天资”和结果的过度夸奖:

聪明、长得好看、有巨大成就等等。而不是认可个体后天的努力和付出。

这些“叠加性的过高评价”,导致个体对外界的赞扬产生了“叠加性心理渴求”,一想到就兴奋,一兴奋就更加认为自己很优秀。

所以,躁狂/轻躁狂发作不是突然、无来由地出现的。它有深层次的心理根源,还有现实生活中的触发条件,事出有因。

如果患者反复接受过过度夸奖、阿谀奉承,早就埋下了“叠加性心理渴求”,内心深处有自负的一面;

然后又在某个阶段过得比较顺利,甚至取得一些

进步和成绩,得到别人赞扬的话,他们的叠加性心理渴求就很容易被激活,出现轻躁狂/躁狂状态。

第3种叠加性心理渴求,不是来自外界的评价,而是成瘾性的心理活动,它的作用主要跟成瘾性疾病有关。

简单来说,就是“心瘾”的来源。

比如毒品成瘾的患者,他们反复体验毒品带来的强烈快感,也就是强烈的正性情绪,对毒品形成了牢固的叠加性心理渴求。

又比如赌博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的患者,他们在赌博和网络游戏中,反复体验快感,形成了叠加性心理渴求。

而且,成瘾行为和物质不是成瘾的唯一影响因素,还跟患者本来的精神心理状态有关。

有的人接触过毒品、赌博、网络游戏,但及时自控,没有成瘾。而有的人即使面对没有高成瘾风险的药物,也会沉迷(比如近年来发现有的人对右美沙芬成瘾),这是为什么?

主要是因为后者在生活中经历过不少叠加性心理创伤,内心是比较压抑、空虚的,成瘾物质和行为能让他们快速释放压力,体验到强烈快感,所以更容易沉迷。

换言之,从更加深的层次来说,成瘾疾病的背后其实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而且,成瘾疾病中的“心瘾”会令患者出现人格异常,本来是正直善良的青年,最后变得冷酷无情、欺骗家人,继发严重的人格障碍。

03、如何觉察、消除孩子的叠加性心理渴求?

以上深入分析了轻躁狂/躁狂发作、“心瘾”背后的真正根源——叠加性心理渴求,那么患者和父母该如何觉察、调整,逐渐缓解这些症状,加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