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常运中

近年来,河南省水利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坚持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为主线,围绕构建兴利除害现代水网体系的目标,以五水综改为抓手,一体实施四水同治。通过开展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国家节水行动、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地下水超采治理、用水权改革等重点工作,逐步构建了水资源管理和节约保护法规制度体系、指标控制体系、监督管理体系。

截至2023年底,我省黄河流域及供水区地表水水资源年均开发利用率约为25%;万元GDP用水量为22.3立方米,较2019年下降了25.9%;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27,较2019年增加了2.1%。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沿岸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和管控指标体系基本确立

一是水资源刚性约束法规制度基本建立。先后修订了《河南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河南省节约用水条例》《河南省计划用水管理办法》,制定了《河南省地下水管理办法》;会同发改委等部门制订《关于加强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意见》《河南省水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推进水资源管理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水资源管控指标体系基本建立。通过分解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十四五”期间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印发实施全省地下水水量、水位控制指标和24条跨省辖市主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明确54个控制断面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发布实施企业、公共机构用水单位节水评价规范系列标准等,‌提出了更为具体、‌更具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为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水资源监督管理全面加强。严格规划水资源论证和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审批,落实节水评价审查,开展水资源管理保护常态化调研,推进取用水监测计量体系建设,全省已有7万多个取用水户纳入取水许可管理。加大计划用水管理力度,目前,全省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工业服务业用水单位、高等院校已全部实行计划用水管理。

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节水,是治水大棋局上的关键落子,也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的首要环节。我省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为引领,深入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生活节水降损,不断拓展非常规水利用领域和规模。郑州、开封、焦作、三门峡、安阳、信阳6市成功入选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重点城市,促进再生水利用率不断提升。全省累计建成134个达标县域,达标数量居全国前列。累计建成节水型高校86所,建成率55%,超额完成40%的年度目标任务。累计遴选33个省级水效领跑者企业、2个园区,推荐创建12个国家级水效领跑者公共机构、3个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持续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全省累计实施24个合同节水项目。加强节水产业扶持,发放“节水贷”5.6亿元,新增合同节水管理项目34个,完成水权交易2.66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加快构建现代水网体系,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省水利厅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以黄河干流为主轴,以沿黄南、北两岸输水通道为两翼,统筹黄河水、外调水、本地水的“一轴两翼三水”流域水安全保障格局。2019年以来,我省已连续四年完成年投资额超千亿元,累计实施四水同治项目3389个、5588亿元;抢抓机遇,落实了418个、260.3亿元的增发国债项目。全省“八横六纵、四域贯通”水网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一是供水能力明显提升。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实现通水,小浪底南岸、北岸灌区试通水,前坪水库灌区工程、故县水库灌区工程、昭平台水库扩容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开工建设,将有效改善沿黄区域农田灌溉用水条件。全省94个县市推进农村供水“四化”,累计完成投资255亿元,建成水厂64处,已完工程受益农村人口1200万人。二是防洪体系不断完善。完善上下游、干支流水库联合调度方案,治理中小河流1509公里,骨干河道重点河段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开展黄河流域桃花峪工程、河口村水库防洪能力提升等项目专题研究,编制郑州、开封、洛阳等城市防洪规划,系统提升流域和城市防洪减灾水平。三是河湖水生态持续复苏。将黄河支流伊洛河、沁河纳入我省水资源调度名录,54条重点河道生态流量(水量)高标准保障,淇河等7条母亲河实现164公里断流河段全部恢复有水状态,达到全线过流目标。伊洛河高分通过水利部验收,被评为全国第一批示范河湖;此外我省还建成了10条(段)省级幸福黄河、62条(段)市县级幸福黄河,长度近1000公里,新增达标堤防286公里、河湖岸带植被240万平方米。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由2019年的2.12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023年的1.98万平方公里。

下一步,省水利厅将坚决贯彻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节约集约发展之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