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秒瞰“村”光灿烂》第六期
走进避暑旅居“热出圈”的
——乌当区平坝村
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的平坝村,因凉爽的气候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短短数年间,从重庆、湖南、广西等地慕名而来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旺季时民宿房间“一房难求”。
资料显示,2018年到2023年,平坝村的民宿经营主体从4户增加到32户,年接待游客从150人次增加到2000余人次,年接待收入从10余万元增加到200余万元……依托避暑旅居产业,如今,平坝村实现了农村变样、农民增收。
敢想敢做,闯出来的“新”产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平坝村村民王兵常年在外承接工程项目。2018年,他做工程时发现,重庆、四川等地的市民热衷于“组团”到贵州旅居,“平坝村气候、环境、生态不比外地差,是不是也能搞起来?”
“我回家后就向村里汇报了这个想法,也得到村委会的认同和大力支持,动员家里有闲置房屋的村民把房屋改造后吸引游客来避暑。”王兵回忆说:“当年就有3家农户和我先动了起来,引流150余名游客来考察入住,每家增收3万多元。”
海拔1300米以上,夏天气候凉爽,并且交通方便,旁边还有花画小镇、香纸沟等景区,村里闲置农房也有100多栋……在刘丽看来,要发展避暑旅居,平坝村是具备条件的,她说:“当时大部分群众都认为这个产业做不起来,我们就由村委会干部和党员带头做,第一年有了成绩,也激发了村民参与避暑旅居产业发展的热情。”
旅居经济“起步”后,平坝村抢抓机遇,通过集成农村“五治”项目建设,铺设沥青路4公里、建设小广场2个、宜居农房改造53户、河道治理600米、整村饮用水接入市政管网、4个村民组污水接入集中管网、水冲式厕所全部普及,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刘丽说,平坝村的游客主要来自重庆、四川、湖南、湖北、广州等地,连续两年到村旅居游客有1000人以上,连续三年以上的游客超500人,获得游客的长期认同,光靠外部环境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还是淳朴的民风和互相建立起来的感情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吸引大家。
用心用情,呵护出来的“新”经济
“第一年我们把住户当客人,用最好的特产、优良的环境、可口的美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年再来时就变成了友人,互相学习美食制作、一起钓鱼跳舞,无话不谈。现在,常住的游客已经成为了亲人,逢年过节都要电话问候,甚至互送节礼。”刘丽说,淳朴的民风、真挚的感情架起了村民与游客的情感纽带,也成为稳定客源的一大“法宝”。
平坝村避暑旅居重点集中在上改马与下改马村民组,王兵的民宿就在下改马组沿河而建。“刚开始只是想试一试,没想到这么受欢迎,现在我家可以同时接待100人入住。”王兵说道:“大家都处成了亲戚一样,像重庆那位梁师傅,已经连续来我家七年,去年回去的时候直接把行李放在房间里,钥匙也随身带走了,就等着天气热了又过来住。”
住在王兵家对面的马慧也是村里第一批发展避暑旅居的村民,说起村民和游客的关系时也深有感触,她说:“在我家常住的有位郭大姐,每天就喜欢到处耍,周边哪家有菜卖、哪家东西好吃比本地人还清楚,整个组的村民没有她不认识的。去年底,她家去西双版纳旅游还专门打电话邀请我一起去呢。”
“去年接待游客超过2000人次,为提供更周到的服务,我们还组织了一日游、周边游等项目,并带动了农特产品销售,除旅居食宿外人均消费超过了3000元。”刘丽表示,游客来村里不仅带动了经济,也带来了其他方面的益处,甚至改变了一些生活方式。“有位重庆师范大学退休的黄成萍老师,每年都利用旅居的时间,为村里孩子补习功课。而她的爱人每天清晨都带着袋子捡拾沿路遗落的垃圾,周边的村民受他影响,养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今年,平坝村还将组织发动村民新增实施20栋旅居农房改造,计划增加客房140间、床位280个,接待游客总量将达1280人,年旅居收入预计超过350万元。“村里的庙坪大草原大概120亩,地势开阔又凉爽,可以看云海、看日落,也适合露营,今年努力争取项目开发出来,为游客提供新的游玩去处。”在刘丽随身的笔记本上,还记录着计划实施的项目,有观景台、音乐喷泉、庭院美化、健身设施……
策划:杨阿敏
执行统筹:杨阿敏 李远芳
片头设计:李远发
文字撰写:李佳旭 吴鸿媛
视频摄像:杨晓伟
视频剪辑:方吉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