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人文历史的见证。在历史的长河中,南通海门因独特的文化艺术的积淀而闪耀着永恒的光辉。近年来,南通海门积极布局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文化供给、文化遗产传承等,全面推进全区的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优化文化供给,满足群众娱乐需求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有了文化、有了艺术的滋养,就有了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魅力。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力作,是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凝聚精神力量的内在要求。
8月3日,首届东布洲国际艺术节在南通市海门区拉开帷幕。本次艺术节为期9天,以“初生”为主题,节目内容包含戏剧展演、艺术交流、展陈荟萃、在地融合四大板块,为广大市民带来一份丰盛的文化大餐,也为展示海门城市魅力、促进南通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近年来,南通持续擦亮“话剧之乡”品牌,涌现出一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具、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9月16日至17日,由海门山歌艺术剧院创排的海门山歌剧《常乐儿女》入选2024年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剧目会演,先后走进淮安、涟水分会场,为当地市民朋友带来别样的视听盛宴。
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南通市海门区也有多场精彩演出轮番上演。在海门文化法治广场每天有“江海欢歌颂祖国”国庆红歌会、海门山歌艺术剧院专场;10月3日在悦来镇袁李村有“金秋送爽庆华诞,国富民强歌盛世”文艺演出;“展国粹风采 向祖国致敬”京剧演唱会分别在余东剧场和余东古镇景区上演;海门大剧院将于10月3日和10月7日分别上演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日出》《巴洛克音乐之旅——不莱梅巴洛克乐团音乐之旅》,充分满足群众在假日里的娱乐需求。
挖掘非遗资源,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南通海门,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一批重点非遗项目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江苏省江海博物馆的倪琴展厅,阵阵琴声悠扬,引得游客纷纷驻足。南通梅庵派古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倪氏制琴,艺袭古法,料承古制,选料制胎、合琴上漆、上弦校音……工序不下百道,良材精工历时两三载而成器。
图源:海门日报
倪琴在古琴行业起到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被认定为海门区第一批“非遗工坊”。2023年,倪琴创新传承模式,在线上新媒体平台定期进行直播,交流古琴艺术文化,共计超过140场。古琴销售渠道已逐渐扩展,全年实现销售940多万元。
同样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沈绣,作为一种独特的刺绣艺术形式,起源于江苏南通,在海门区得到了重要的发展和传承。
江苏凯利绣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占贤作为国家非遗项目沈绣第四代传承人,30余年来致力于刺绣文化的传播与技艺的传承。她不仅自己从事刺绣创作,还带领团队进行技艺创新,将传统的18种针法拓展至30余种。周占贤通过成立海门沈绣刺绣传承发展中心,将沈绣技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了沈绣的教育和旅游文化发展。
图源:海门文广旅
该公司实施的沈绣艺术传承与创新项目,已录入国家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库,设计的旗袍外观专利100多个,申报版权专利30个,手工双面刺绣工艺品被评为“江苏特色伴手礼”。
近年来,海门区政府及文旅部门加大了对非遗项目的扶持力度,沈绣作为重要的非遗项目,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实现了产业化发展。
推进文旅融合,焕发产业新气象
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让旅游更有“诗意”;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走向“远方”。
今年4月,2024南通文化旅游(上海)招商推介会在上海市南京东路中央广场启幕。来自沪通两地的300多位嘉宾代表与会,在黄浦江畔感受江海之城——南通与上海之间一衣带水的亲密联系与“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特色风情。
图源:海门发布
活动当天,张謇故里文创、非遗南通色织土布、非遗沈绣互动展示项目纷纷亮相。张謇故里景区颐生酒非遗研学基地、色织土布非遗传承基地,余东古镇旅游景区凤城刻纸展示馆……海门区精心打造以“非遗为魂、A级景区为形”的非遗产业集聚区,通过文化传承、非遗研学游等活动,带动景区人气,初步构建“一区多点”的非遗集聚发展新格局,助推区域文旅产业的发展。
此外,近年来,海门以农文旅产业融合为抓手,积极推动旅游与乡村自然资源、文化价值、生态环境、特色村落的深度融合和产业嫁接,激活海门乡村振兴新动能。
在推进过程中,海门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民俗表演、本地美食等文化资源,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特色品牌,形成具有竞争力多元化的文化产品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文/孙一鸣
资料来源:海门发布、海门日报、南通发布、央广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