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的产生,跟自尊水平的高低以及独立意识存在较大关系。自尊水平高、且具有独立思维的群体,会存在逆反心理;自我水平低,独立意识较弱且容易受暗示,那么逆反心理就会比较弱。

学过发展心理学的人都知道,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两个逆反期。

第一逆反期是在幼儿阶段,大概会是3-6岁左右,孩子开始产生自我方面的意识,人的认知、思维有了较大快速的飞跃,此时他们就会开始产生逆反的心态。

这时候的孩子就会和父母顶嘴,会有“我长大了,很多事情我能够自己做,不用你们操心”,会是比较叛逆的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第二逆反期,是在青春期的时候,年纪的话大概会在14-18岁期间。这期间的孩子较难管教,常有不服从父母命令,不听话的情况出现。

与幼儿时期的叛逆不同,青春期的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即将进入成人”以后的冲突过程。马上就要18岁了,进入成年人了,需要独立生活。

有的孩子这时候认知、情绪就会比较复杂。一方面会有“我即将独立了,不需要父母管教”的心态,另一方面也会存在焦虑,面对未知的未来,也担忧自己能不能处理好,缺乏成人的社会经验也让他们随时会怀疑自己的想法会不会有问题。

在这样的内心冲突下,人的情绪就会变得情绪化,会有矛盾的心态。

在马斯洛需要层次里面,对于自尊的评价是比较高的,它是一种高级需要,是个体能否感觉到有价值和成功的过程,是否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自我评价。

自尊心抱负强的,以后独立面对社会的时候就会有不错的韧劲,意志力比较坚强,也能够很好地面对周围困难。

逆反心理通常来讲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会是在失败行为以及挫折事情中形成。失败遭遇越多,那么人就越可能产生逆反的心态。

例如你很喜欢玩游戏,玩《黑神话悟空》,结果面对虎先锋怎么打也打不过,那时候你的情绪就上来了,你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哼,不就是虎先锋吗?我就不信我打不过,等我查下攻略,看看别人是怎么玩的,有什么技巧,到时候我也能通关!

适当的挫折还有失败,对人的心理是有帮助的。它能够激起人的好胜心,还有奋斗动力,遇到问题然后主动去解决的心态。

很多专家会呼吁家长,教育的时候要培养孩子的挫折意识,指的就是这个行为。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总插手去干涉他的成长,要学会鼓励支持,让他独立去面对问题。

当人能够从挫折中走出来,人的心理才能够得到成长。

当然,说到这也要提醒一件事,就是挫折意识的培养它不是漫无目的,不是说故意设置障碍让孩子去面对,它处理好了就培养了这方面能力。

抗压能力的塑造,是在兴趣还有动力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一开始孩子的态度是不情愿,不想去做,然后家长强迫他去做不喜欢的事,这样就会导致反效果。

孩子不仅学不会独立面对问题,反而还会产生抵触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孩子喜欢绘画,你让他去学钢琴。他不愿意,你还拼命让他去学,这样做只会产生反效果,不仅亲子关系变得很糟糕,还会阻碍孩子学习的动力。

真正良好的教育方式是引导,在其喜欢的事情上去培养抗压性。就像刚才我们举例的玩游戏,孩子喜欢玩游戏遇到挫折了,家长就鼓励他自己去面对,找解决问题办法,看视频查攻略都行,而不是自己插手说“我来帮你玩游戏通关”。

这样的教育方式才是符合人心理规律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