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挑一个配享太庙,曾李二人还比不上左宗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我们先看看曾李二人都有哪些功劳。

曾国藩最主要的功绩是平定了太平天国,然后……然后就没了。

是不是很匪夷所思,但事实就是这样。

曾国藩对清廷最大的功绩就是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其他功劳就不值一提。

平定太平天国后,原本是派他继续剿灭捻军,但曾国藩屡次失败,毫无所获。

曾国藩倒是封疆大吏中最早开始提倡兴办洋务的,但也没有啥实质性成果。

一个天津教案处理的民怨沸腾,灰溜溜的卸任直隶总督。

数算来数算去就平定太平天国一个功劳。

当然,这个功劳是个名扬史册的大功劳,可这个大功劳有很多负面作用。

首先,曾国藩在平定起义时杀戮太重,被诛杀的叛军和平民达几十万之巨,“曾剃头”名号就源出于此。

其次,太平天国聚集的财富被湘军集团瓜分一空,朝廷一分没捞着。

再者,新任两江总督马新贻不明不白被刺杀,朝廷居然无力管控两江的事务。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平定太平天国之后,地方总督的权力大增,已经与朝廷貌合神离。之后的东南互保事件就源于曾国藩。

上述几个问题,都对朝廷不利,慈禧昏了头了才会让曾国藩配享太庙

曾国藩生前封侯,死后谥号文正,已经得到了清廷最大的褒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看李鸿章。

李鸿章功劳有好几个,但所有功劳加起来也比不上曾国藩那一个。

李鸿章以平定太平天国起家,但也是受到曾国藩的提拔,并且受命组建了淮军。在平定太平天国一事上,他的功绩还不如曾国荃。

之后李鸿章受命平定捻军起义,与左宗棠配合,一东一西,李鸿章剿灭了东捻,左宗棠剿灭了西捻。

再之后,李鸿章大力兴办洋务,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局、轮船招商局等一系列新式工厂,算是为清朝的工业打下一定基础。

李鸿章支持海防论,组建了新式海军北洋水师。

可是甲午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再之后,李鸿章就被清廷推到台前签订各种卖国条约。

李鸿章“纵横捭阖”,游走于列强之间,被列强赞誉为“东方脾斯麦”,名头叫的很响,但清廷割地赔款也赔的手软。

合着清廷没捞着什么好处,你李鸿章倒是誉满天下。

李鸿章还参与过东南互保,公然与朝廷对抗。

就他对清廷的功劳,怎么也够不到配享太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上述原因,曾李二人未能配享太庙还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即使没有曾国藩和李鸿章,太平天国和捻军也一样会被平定。

太平天国和捻军并没有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掌握实力的地方士绅敌视太平天国和捻军。

只要朝廷给地方督抚充分授权,也会出个张国藩、王鸿章。

是历史选择了曾国藩和李鸿章,不是曾国藩和李鸿章创造了历史。

洋务运动也是一样道理,没有李鸿章,清廷也会有人扛起学洋务以自强的大旗。

也会有人组建北洋水师,也同样会一败涂地。

曾李二人并没有再造清朝,只是延缓了清朝的灭亡,清朝衰亡非人力可以挽救。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

晚清时期满汉之分甚于清初,汉人大臣是他们防范的重点。

太平天国时期把权力下放给他们已经是巨大的让步。

在法理上,他们还是低满人大臣一等。

有清一代,只有张廷玉一个汉人配享太庙,这还是张廷玉作为三朝老臣,尤其是对雍正鼎力支持换来的。

曾李二人只是工具人,需要的时候可以拿来用用,放到太庙里受历代供奉那是万万不能的。

再说了,清廷的太庙有啥好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