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一、青少年异化的现状 ###

(一)消费观念扭曲 有个消费调查挺权威的,调查了1000个小镇青年。结果表明,近乎半数之人皆持有价值逾万元之包。然而,小镇青年月入大多仅 4000 元罢了。这般高昂的消费标准,对他们来说,着实是难以承受之重。他们经常靠贷款或者分期付款去买奢侈品,就因为这个,连日常的生活质量都没法保证了。一旦这种消费观念发生扭曲,青少年便会形成对劳动价值的错误认知,进而影响其价值观的树立,对未来发展极为不利。他们觉得财富可以轻松得到,也就不把劳动放在眼里了,这样高校的劳动教育效果就被降低了。

### (二)劳动价值观缺失 有些青少年一心贪图安逸,讨厌劳动不说,还看不起穷人,根本不尊重劳动者。以北京的一位小学生为例,其母乃清洁工,他却觉丢人,于校内见母竟不招呼。此等行为,实在令人慨叹不已。广州有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呢,对待保姆就像使唤佣人一样,呼来喝去的。现在啊,像“小皇帝”“小公主”这样被宠坏的孩子太多了,“老儿童”“巨婴”这种现象也屡见不鲜。在南方,有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参与军训,整整七日不曾沐浴,亦未更换衣物,只因其内心对洗衣服充满恐惧。再看看大学生,有的让家长陪着读书,把脏衣服寄回家让父母洗,还有的花钱雇钟点工打扫卫生,这生活自理能力简直太差了。在青少年群体里,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想法是客观存在的,大中小学生超前消费的情况越来越多,校园贷的例子也与日俱增。啃老这种现象现在也变得非常突出了,一些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回家依靠父母生活。为什么职业教育没有吸引力呢?就是因为产业工人的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也低,所以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工厂去工作。